“畸形”的無產階級:貧窮卻又奢靡的年輕人

“為了住五星酒店,我吃了一個月的老乾媽。”

“用兩個月的工資,買了最新款的蘋果手機。”

“為了追求獨特審美品位,我買了一些我並不喜歡的東西”

poverty——extravagant年輕人:我們是遊蕩無產階級和中產階級之間,沒有固定資產和生產資料,依靠廉價勞動力賺取一點微薄工資,卻又嚮往中產階級的消費方式和審美品味的群體。

當代的經濟增長就是刺激消費,網上消費廣告竭力的讓年輕人買買買。今年數據顯示九零後的平均消費比前幾年上漲了兩倍之多。理想的生活方式與實際的收入差距,逐漸趨向不均衡的消費習慣,年輕人有獨特的審美品位和奢侈的消費方式,但是口袋,相形見絀。

他們就是一群:奢靡的窮人。

01 在天亮之前,眼前都是一片漆黑

瀟瀟27歲 月薪6.5k 狀況:窮逼的我在微博上過的像一個網紅。

小從五線小鎮的鄉土女孩,變身為讓人羨慕的審美品味,我只用了一年。

我的大學室友是現實中的標準小康家庭,塗著讓我仰望的卡姿蘭黛護膚品,偶然趁她不在寢室偷用一下,那種感覺不是十幾塊錢的絲瓜水能比的。漸漸的,室友的消費習慣潛移默化的轉移到我身上,讓我對消費方式有著天翻地覆的改變。

我連續吃了一個月的袋裝方便麵,都不敢買桶裝的,就是為了淘汰掉在網上打半價沒牌子的衣服,省下來的錢都變成我精挑細選的小眾輕奢品牌。生活費都是死的,所以我會仔細斟酌每一件入手的商品。那種虛榮感,像上癮般,讓人慾罷不能。審美品位和商品花費都一路高歌猛漲,從此再也沒有降下來過。

開始實習的時候,拿著四千塊錢的工資,住著一個月2500的主臥,畢竟在狹小的次臥裡,堆積著用命換來的品質小物,很難拍出富足感。住次臥的室友實習工資是我的兩倍,我在微博裡過的像網紅,但是她應該比我更配那個帶陽臺的主臥。

虛榮驅使下的我,消費不斷升級。每年休年假去國外出國旅遊,在途中花的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早上不吃,中午吃一份高檔的午餐,然後晚會吃泡麵,住一晚高級酒店,等照片拍的差不多了,就換一個便宜的地方消費。

為了維持這種消費習慣,我幾乎對吃的沒什麼要求,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畢竟精緻的生活更加重要。

“畸形”的無產階級:貧窮卻又奢靡的年輕人

“畸形”的無產階級:貧窮卻又奢靡的年輕人

“畸形”的無產階級:貧窮卻又奢靡的年輕人

02 拼搏了五年讓自己脫貧,但一場戀愛讓我回到瞭解放前。

小磊 26歲 月薪1.5w 狀況:戀愛,讓我破產,

現任女友是我在一次行業交流會上認識的,因為有同事介紹,聊的很愉快,就開始慢慢試著交往了。她是實習的大學生,月薪五千左右,出來約會時卻帶著幾萬元的卡地亞手錶,她說是一朋友送的。

在尷尬的年紀遇上心動的女生,都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是不幸的是偶然在一次搶著買單中,我無意看見她微信餘額有十多萬。從那以後,我和她的約會消費,都是平常開銷的五倍以上。我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消費標準,不想讓她為了我改變,並且我總結出了一系列《跨階級戀愛的基本準則》用來維持我和她的相處方式,在我生日當天她送給我一隻歐米伽碟飛系列的手錶,為了送等價禮物,我吃了兩個月的饅頭。前兩天我和兄弟通電話,他說又為了女朋友消費了好幾千, 我恨不得和他抱頭哭痛幾小時。

我和她正在做一場不等價交換的遊戲, 我想繼續下去,但是,真的很累。

03割一把野草

李松 24歲 月薪 6K 狀況: 貧窮且奢靡

在高中的時候,看了《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從此改變了我整個人生。

伯爵那高貴、優雅的生活方式,刺激著我的每根神經,原來生活來能這樣精緻。

在大學時,我就開始注重身材,花三千塊錢辦一張健身年卡,並且用省吃儉用的錢購買一套五千塊錢的課程。我喜歡香水的味道,不過經濟條件不予許,目前最貴的只有一千塊左右。雙休我喜歡騎單車圍湖遊玩,露營,野餐。為了讓我有更好的追求生活品質的條件,我是同事眼裡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與別人合租也是600塊錢的上下鋪,從不喝星巴克的咖啡,也不買貴的衣服,穿的合適就好,最近我想學小提琴,我喜歡它的音色。

至今我的腦海中,一直勾勒著,伯爵在月光下,搖晃著紅酒杯的情景。

“畸形”的無產階級:貧窮卻又奢靡的年輕人

無產階級是對生活品質追求極致的人,他們消費奢侈、生活精緻,卻對自己也苛刻至極。他們是生活在我們周邊的隱形貧困人口,以“奢靡的姿態,過著貧困的生活”這種畸形的消費方式,正在蔓延開來,這種消費方式是個人消費理念的不同,他們對追求心中那一點點虛榮的滿足感,正是每個人心中對奢侈消費與美好生活嚮往的射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