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真俠侶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我想大多數華人都看過,鑑如當今的武俠劇翻來覆去的拍攝,年輕的朋友還是多看看原著比較好,否則你將和真正的金庸武俠漸行漸遠。

在此,我想談談楊過這個人物,因為我是從喜歡這個人才開始喜歡金庸武俠的,故而對他頗有好感,這一部著作可以說是射鵰三部曲中顛覆性最大的一個,因此也充滿更多的神秘色彩,細心的讀者甚至能感受到一股來自人性深處的隱隱涼風。如果說《天龍八部》矯枉過正、異域迷風,那麼《神鵰》則是隱寓超脫、人性乍現;如果說《射鵰》是狹之為國照丹心,那麼《神鵰》則是出世破俗震古今。

楊過的前半生是孤苦伶仃的人生,直到三十六歲才和小龍女聚首隱居,我想他最後形成的孤傲偏執狂野性格也和這樣的成長經歷密不可分。從小沒有父愛的楊過在穆念慈去世後便成為孤兒,那年他才十一歲,可以想象一個正處於身體和心裡成長的少年沒有父母將是怎樣的狀況,況且在頻臨崩潰的大宋恐怕沒有孤兒院之類的機構吧,再加上又無親朋可依,楊過只能成為流浪的孤兒,這和我們說的三毛是一個意思。楊過經過兩年多的流浪生活他才被郭靖夫婦發現並收為徒弟,結束了他野外乞討生活,因此生存能力對楊過來說是五顆星的。那麼這個時候他會是個什麼性格呢,從書中他救程英姐妹這一情節來說他是個內心有點小自卑又很有勇氣的少年,同時別忘了他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他很珍惜自己幸苦掙來的食物但又不絲毫吝嗇,並且還帶有市井流氓的無賴和花言巧語,這些也完全符合他那樣的成長經歷,我想如果這個時候的楊過不被郭靖發現,楊過絕不會是後來的楊過。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無猜

被破格成為大俠郭靖的徒弟時,楊過是幸福的,更別提遇見改變他這一生的郭芙了。可以想象一群十三四歲的孩子在一起是什麼樣子,那時我們估計也剛上初中吧,最重要的是有了郭靖夫婦,楊過無父無母的狀態有了改觀。雖然對父親的死有些疑問,但這樣年紀的楊過對郭靖應該是非常崇拜的,這和我們當年崇拜某個巨星還不一樣,如是他不僅有了導師,而且成為導師學生的一員,可以說郭靖對楊過初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我們也該感謝黃蓉的小心眼,讓楊過也有了科學文化水平上的提升。然而,這一切並不是平靜的,懵懂初開的少男少女各懷心思,不可否認楊過曾經對郭芙抱有幻想,但他俱來的自卑和倔強沒有被高傲愛好虛榮的郭家大小姐理解,外加歐陽鋒的暗中相助,不出一年就被郭靖送往鍾南山跟了丘處機。其實郭靖是迫於內外壓力才如此的,再加上他也怕自己帶不好楊過這才出此下策,看來野孩子難用家養這句話是再正確不過,這裡當理解郭靖,更何況楊過已從小道消息得知誰是殺了他父親的嫌疑人,這樣的處境也由不得郭靖作何解釋。總之,楊過此時憑藉在外面混日子的本事也大略懂得這其中的緣由,學不到武功,又打不過仇人,還耐著不走就更不符合他了,從某一方面來說那時他是期望自己在全真教有一番作為的,從此這個年輕人也就有了一定的目標。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重陽宮

然而,事情總是和願望不一致的,年少還清純的楊過把全真教當福地,全真教卻把楊過推向一個極端,這時的楊過正是身心長成的時候,可以說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趙志敬的為人和他名字是截然相反的,當然他教出來的徒弟也是一樣,準確的說楊過是他逼出來的,既然成不了他掌控全真的棋子,他就要斬草除根。楊過的倔強和反擊是最好的證明,這個迫害他要挾他的偽君子,成為楊過咬牙切齒的仇人。自此不得不說,楊過倒希望那一年死在李莫愁的毒針之下,也就不用這麼幸苦這麼悲催了,然而生命的轉機往往是從最危險的時候開始,浴火重生的楊過找到了他的轉折,那一年他十四歲。可以說在古墓的日子是他最難忘的日子,孫婆婆用生命換得他入室古墓派的機會,本來對外界一無所知的小龍女只願在古墓呆一輩子,不想卻因為這個毛頭小子轉入與全真教的鬥爭中,第一次大漏身手便讓全真教苦不堪言,世外人藐視塵世的心態一覽無餘。楊過的調皮搗蛋徹底改變了小龍女的獨往之習慣,這個年紀相仿的姑姑也成了他唯一的親人。兩個人的世界是甜蜜的也是無察覺的,楊過的天真燦漫和悽苦身世讓小龍女有了保護的衝動,小龍女的神秘和高潔讓楊過仰慕無比,在此不要侷限於書中的描述,要從時間的角度來考察感情的產生,他們之間發生的一切也遠比書本中要多,兩個人就這樣相互影響著成長起來。在小龍女要刺死楊過然後自殺的情節裡,已經不僅僅是答應孫婆婆的諾言那麼簡單了,她想用最自私的方式留住楊過,直到楊過不捨離小龍女復爾回頭最終在斷龍石放下的那一刻,兩顆心才真正撞在了一起。 “問天下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金庸先生用最精妙的語言闡述了神鵰的愛情魅力,我想不少讀者和我一樣在這兒感動的熱淚盈眶。

古墓逃生讓楊過收穫的遠比失去的多,學會玉女心經和九陰真經讓楊過武功上得到實質提升。死而復生是這個小說的特點之一,有人總是在說這不符合規律,每一次面臨絕境,又從絕境中重生,楊過實在太幸運了。我想這是你沒有真正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楊過的幸運和被寵愛不是偶然,而對於他來說這些幸運和寵愛是承受不起的,為什麼呢?

因為他的要求並不多,也就是說楊過並不貪婪,也不是貪生怕死之徒,相比他的疼苦遭遇,這些幸運和寵愛不值一提。他和小龍女的情感關係幾度陷入絕境,幾度撒手作別,斷臂之痛、身中劇毒之痛、生死離別和相思之痛等等交織在他的人生結構裡,最後他還是選擇相信自己、勇敢的站在別人面前不顧一切的捍衛。這些經歷最終造成這樣的楊過,一個孤狂偏執、堅如磐石,人們看了會心疼,但又無法征服的一個絕頂人物,他遠比郭靖灑脫,遠比張無忌清晰。所以幸運和苦難是並生的,無論怎樣你都要學會接受學會勇敢應對。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小龍女

走出古墓後的小龍女有一個適應世俗的過程,她開始考慮楊過的感受,開始關注他們的未來,然而她有不懂世俗的規矩道德,所以也就不存在自己的障礙,關鍵是楊過怎麼想,如果楊過是郭靖那樣的一個人物這一切也不會發生了,所以說楊過要闖的難關比小龍女多得多,他能做到衝破世俗,毅然為愛情挺身的勇氣值得人們稱讚。然而這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首先是世俗道德的不恥,接著是門派聲譽江湖地位,然後是愛情不幸被尹志平玷汙,最後還需越過這個貞潔之坎。顯然楊過是果斷的,他幾乎毫不猶豫的認定小龍女的唯一性,即便天下人都不認同,即便身體遭到摧殘,然而精神的天堂永遠只屬於他們倆,這是一種對社會邪惡和人性缺失的最好回應。我想心理上精神上的考驗更加堅定一個人的信念,這之後我們看到他們不再為這些世俗而相互隔閡,愛情的考驗上升到生離死別上來,也達到一新的高潮。那麼在這一道路上,楊過是怎樣發生改變的呢?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玉女心經

先看看他們練玉女心經,要赤裸身體,當然這是誇張了,從小在古墓長大,小龍女和楊過應該是形影不離,相當親密了,這樣的動作也不為過,他們能把持住是有原因的,總不能說小龍女在古墓幾年不長身體不洗澡吧。這時的楊過還未確信自己愛的人是姑姑,也就是說他自己不確定那是愛情,其實那已經是了,只是未分開過表現不出而已。所以從這種其中可以推測到為何在小龍女被玷汙後他們的對話了,楊過在不知情時的反應是驚異的,對於小龍女的突然變化他不知所以,可以說正是這裡激發了楊過心中的愛情深潭,他才定義下自己一直緊張一直最在乎的最愛的人--小龍女。

但是小龍女的離開把故事推向前去,楊過和小龍女在冷靜下來後為丐幫大會上的相遇做了鋪墊,再次相遇是如此的讓人動容,再一次展示了他們愛情的魅力和氣場,也許讀者希望時間靜止在那一刻,那一刻不管別人在議論什麼,楊過眼中只有小龍女,小龍女眼中只有楊過,其他一切都是浮雲,兩個抑鬱已久的心重新歡聚在一起。現實中楊過心中的小龍女美玉無瑕,小龍女還沒認識到自己被玷汙,然而這一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愛著彼此,超越世俗。美好總是短暫的,黃蓉的作用顯而易見,這個聰明伶俐有心機的上了年紀的女人終於發威了,作為旁觀者她做的是對的,要想勸別這兩個人是不易的,一個從小孤苦流浪從未讀過四書五經,一個深居古墓與世隔絕,沒有人世間的半點俗世陳規。黃蓉從他們太在乎對方來下手,讓小龍女替楊過著想,總之一句話你不能給楊過帶來幸福。小龍女真的被擊敗了,第一次出古墓是勇敢的,第一次退縮也是無奈和後悔。沒了楊過她想念古墓,她不懂為何自己愛錯了人還是怎麼了,她重回到一個人的日子,不想再和世俗接觸。可是覆水難收,回到鍾南山她更加思念楊過,以至於想著一個人活著痛苦不如死掉的念頭,看到這我們是多麼同情又是多麼無助。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離去

和大多數愛情故事相同的是,出現了一個公孫止,這個比嶽不群還噁心的人物出現了,我們說任何人物的產生不是憑空的,公孫止之所以出現和他的經歷息息相關,他和裘千尺是一類人,這類人可以是低級的合夥人卻不能做親人,再加上長期積壓在心中的怨恨和忍受最終都要找到發洩點,只能說他們提醒我們夫妻相處之道,他們只是被放大了而已。這些隱藏在面具下的人都在掩飾兩個自己,為達目的決不罷休,心狠手辣就更不用說了,為了殺別人一刀他寧願自己先挨十刀,關鍵是還感覺不到疼。公孫止想娶小龍女除了小龍女貌若天仙,同時也是有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的,這和現代社會的大叔戀是一致的,唯一的區別是小龍女沒有賤到自己送上門而已。可說到這小龍女為何要同意和公孫止的婚姻呢?這個問題很好,難道僅僅是救命之恩?顯然小龍女心灰意冷是尋死而去,救命在她那應該只是感激,難道是谷中環境伊人,生活愉悅?這也談不上,小龍女整日的憂傷思念,公孫止只是得到人吧。最後只能說公孫止偽裝的大叔著實讓她放心,外加自己孤身在外蒙受照顧和救治之恩,只是拿這當個棲身之所,並無任何精神上的希望,說白了小龍女成了行屍走肉,失戀後的放縱絕望,活一天是一天,我想要是真結婚也遲早是要走的。

然而,這種情況下楊過是無辜的也是最讓人可憐的,要不是他到了絕情谷,真的難以想象故事的結局。我們明白他們是在和誰作鬥爭,為何要這般折磨和痛苦,這一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楊過終於打敗了它,用生命捍衛愛情,面對這樣的楊過,小龍女不動心觀眾都動心了。如是公孫綠萼的出現還是把絕情谷的絕字否定了,可以說在整個《神鵰》的愛情訴求中她的地位僅次於小龍女和郭襄,我們可以想見這個奇女子嬌弱外表下的堅定內心,但我們不鼓勵這樣為愛放棄生命的做法,縱然可以確信在楊過以後的生命中時常會記起這樣一個女子,也為他和小龍女的愛情來之不易再一次添磚加瓦,但在鼓掌的時候還要說生命可貴還要且行且珍惜。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16年之約

最後兩人不得不雙雙中毒到襄陽刺殺郭靖夫婦時,情節再起波瀾,將故事推向一個高潮,小龍女終於知道了是尹志平玷汙了自己,再加上和楊過的誤會,再一次離開,小龍女要和自己作鬥爭了,反正身中劇毒,自己就是同歸於盡也要殺到重陽宮。這期間再次面對郭芙,楊過已經沒有了昔日的愛慕和自卑,只是把自己當個客人罷了,然而面對自己的初戀情人和小龍女,作者多個角度再次展現出來高水平的描述。從開始的楊過在大庭廣眾之下拒絕做郭家女婿,說出要和姑姑長相廝守的話,接著寫道郭靖的大發雷霆和黃蓉的勸阻,到如今小龍女的不辭而別,楊過始終都是如此的不解,這時的小龍女是憂鬱的也是痛苦的,她覺得委屈和不幸都難以形容自己的心境,在聽到楊過要娶郭芙做乘龍快婿時,僅有的堅定沒了,湧上的是自卑和委屈,我想這時的小龍女經受了巨大考驗,很是不易。可是楊過更顯無辜,郭芙怒砍左臂讓這個孤傲的人經受了有生以來最慘的身體摧殘,儘管不幸總是在一起發生,可身中劇毒又斷臂的他絕處逢生,結交上了另一位好友—神鵰,可以說楊過的一生肝膽相照的朋友幾乎沒有,唯一稱得上的是這位神鵰,而神鵰的前主人是孤獨求敗,從這一點上作者透漏出楊過的孤獨,尤其是精神上的孤獨無處得到慰藉,也沒有人讓他得到鼓勵和效仿,即使有也只是死去的獨孤求敗,然而楊過也成不了獨孤求敗,顯然獨孤求敗大多是技術上的獨孤,楊過卻是精神上的獨孤,他只想做個普通人,可你要是讓獨孤求敗練黯然銷魂掌那幾乎也不可能了,至此,大略可以看出缺少父愛給他帶來的影響。所以說,這是楊過最艱難、也是最孤之時,由此也就不難解釋他為何練成黯然銷魂掌了,在眾多武俠人物中,可以說他和周伯通是兩個極端,絕對的極端。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重陽宮拜堂

當楊過背起玄鐵重劍作別神鵰時,楊過的性格基本已形成了,也可以看出發生的巨大變化,這也讓楊過內心更強大,道理也屢的更清晰了也更果敢了,我想孤傲變果敢是最重要的,因為孤傲可能帶有盲目性和天真性,這也符合一個人的內心成長曆程。書中寫抱走郭襄的那一刻充分體現出楊過不忍己又剋制己的內心,作為報復還是心理安慰他都是矛盾的,就在這樣的矛盾下他再上終南山找小龍女,這一次他來得及時,這一次相比上一次,我們對楊過充滿期待,因為他的武功已大為精進。果不其然,楊過大發神威,從此名聲大震,全真七子和金輪法也奈何不得,再次相遇的兩人多的是相互擁抱和愛護,兩顆心緊緊擁在一起,這一次不同過去,他們都經歷了死亡般的絕望之苦,永將分離的相思之苦,這樣的兩個人還有什麼不可以放得下呢,如是在王重陽的畫像下他們結為夫婦,楊過一掃心中的霧霾和怒火,還有誰能拆散他們,我想只剩下死亡。

故事的發展出乎意料,又一次是郭芙扮演了這個導火索,身中情花毒的兩人註定生不能在一起。在滅掉公孫止和裘千尺以及貫穿整個故事的李莫愁以後好像世界都平靜許多,最起碼他們可以合力對付金輪法王。這一次楊過決心死也要死在一起,當他將公孫綠萼捨命保下的絕情丹扔下懸崖時,楊過已經想通了。無奈龍兒聽了黃蓉的話,留下讓人絕望的16年之約,過兒是誰,也許16年之後他就會放下這段情吧,然而沒有,在波濤洶湧的南海,早黯然銷魂的歲月裡,楊過始終沒有放棄,他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而那個印跡就是16歲跟他一起跳下絕情谷的郭襄。

如此楊過 怎能不愛

風陵渡

《神鵰》的迷人之處就在此,像一位詩人,撐著一葉扁舟在茫茫的海上,固執地前行!如果你理解他你就會愛上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