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無恥之“尤”

尤者, 尤二姐尤三姐之母尤老孃也。看了電視劇的人們,見了尤二尤三的香消玉殞,就痛狠鳳姐的狠毒、指責柳湘蓮的背信。其實,她倆的悲劇根源,不是鳳姐也不是柳湘蓮,而是尤老孃。

且看第63回,“原來尤老安人年高喜睡,常歪著……。”賈蓉遂得以與他的兩位姨娘輕薄調笑。“尤二姐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臉,賈蓉用舌頭都舔的吃了。”丫頭都看不過,賈蓉很是胡打瞎鬧了一陣子,“尤二姐拿起熨斗,摟頭就打,嚇得賈蓉滾到懷裡求饒。”打、罵、嬉笑,動靜很大。雖年高喜睡,但是老人又都“喜睡易醒。”此處尤老孃嘈雜聲中的睡眠,必是裝睡,以放縱女兒與賈蓉的輕薄調笑。

再看尤老孃的履歷。賈蓉道:“……我老孃又自那家嫁了出來。”因書中六十三回稱其“安人”,那尤老孃再嫁之夫就是朝廷的六品官,這樣的官宦之家已能保證其母女三人衣食無憂了,這也許正是尤老孃再嫁的原因。隨著“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廣泛宣傳,朝廷以及民間對女人改嫁都幾乎是變態的抵制,清代受到朝廷旌表的守節烈婦有100萬人之多。尤老孃的再適顯然是違反當時的道德要求的。

再者,尤老孃是嫌貧愛富之人,為依傍富貴,幾乎沒有道德底線。 尤二姐原指腹為婚與本也富裕的皇糧莊頭之子張華,後來張家遭了官司,敗落了。“我老孃時常抱怨,要與他家退婚……。只等有了好人家,不過全人找著張家,給他十幾兩銀子,寫上一張字兒。”“時常報怨,要退婚。”無非是因為張家敗落了,不是先前那般富裕,而且還“騎驢尋馬。”找著了好的,便退婚,這種行為顯然有違公德,在任何社會都會遭到鄙視和譴責的。

書中有一段尤老孃特別失行的描寫。賈珍見賈璉不在,前去與他姨妹廝混,尤二姐備下酒饌,當下四人處吃酒。

尤二姐知局,便邀他母親說:“我怪怕的,媽同我到那邊走走來。”尤老孃會意,便真個同他出來,只剩下小丫頭們。賈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臉,百般輕薄起來。小丫頭子們看不過,也都躲了出去,憑他兩個自在取樂,不知作了些什麼勾當。

四人一處吃酒已是不當、不雅,作母親還讓三姐與賈珍,孤男寡女一處吃酒。尤老孃的行為與老鴇無異!“尤老也會意,便真個同他出來。”尤老孃顯然知道事態的發展,而且也希望那樣發展。“真個”兩字反映了作者的態度:意料之外、失行之舉。

母親,女兒的學校;尤老孃這樣的母親,女兒的悲劇便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