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真理:認知大於事實

文|劉春雄

營銷真理:認知大於事實


01

2019年是不是寒冬,我不爭辯。

大家認同了,不是事實也成了事實。印證了營銷的一個道理:認知大於事實。

寒冬之中,自保是人的本能。於是,“活下去”成了目標。

“活下去”,其語境通常是保守策略,比如,開源不行就節流。減少投資,減少費用,降低目標,是慣常策略。總之,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但是,2019年的寒冬,可能有點不那麼一樣。

02

世界經濟每隔10年左右有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

1987年,1998年,2008年,按規律,現在輪到2019年了。如果加上中美關係“不確定中的確定性”,悲觀論佔上風。

悲觀是確定性的,不確定的是悲觀到什麼程度。

經濟學、管理學都是顯學。有關話題,能引起全社會重視。

營銷從來不是顯學,儘管營銷對企業特別重要,但營銷的聲音很難引起宏觀關注。

從宏觀看微觀,從來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從微觀看宏觀,從來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然而,只見世人批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卻鮮見批評“只見森林,不見樹木”。這不公平。微觀方案,最終要落實到具體的“樹木”。

下面,我們就從宏觀經濟和微觀營銷的雙重角色角度,既看樹木,又看森林,分析一下,也許會有所收穫。

營銷真理:認知大於事實


03

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從“短缺經濟”快速過渡到“過剩經濟”。這是宏觀經濟的狀態。

1997年之前,中國的營銷狀態是“央視傳播+大分銷”。1997年,恰逢一個營銷週期的尾聲。1998年,相當多的企業開啟了“市場重心下沉”,康師傅、雙匯、娃哈哈等是先鋒。我剛好在這個時期進入雙匯,經歷了這個過程。

宏觀經濟結束,有一批企業進入了吳曉波的《大敗局》,另有一批企業藉助微觀轉型迅速崛起。後來落實“深度分銷”的也是這批企業。

簡單表述一下,1998年,宏觀經濟與微觀營銷的週期重疊了。宏觀經濟結束後,“保守療法”的企業死了,即使是宏觀景氣也與已無關了。而踏上微觀新週期,“有所作為”的企業成了行業翹楚。

04

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涉及中國。這是宏觀角度。

從營銷角度看,此時正是“深度分銷”的中期。深度分銷的週期是2003年至2013年。

也就是說,宏觀危機,微觀上無“抓手”,無能為力。於是,保守策略是正常的。

好在4萬億刺激後,宏觀迅速回暖。保守策略等到了宏觀機會。

不過,提醒大家一個細節,淘寶B2C平臺“淘寶商城”就是2008年上線的,“雙11”是從2009年開始的。

2008年宏觀危機所產生的保守消費,與淘寶“屌絲”迅速集結形成人氣,可能有那麼點相關性。

營銷真理:認知大於事實


05

2018年下半年開始,寒冬論就有了市場。我們假設它是一次宏觀經濟週期的低谷。

從微觀角度看,它是新一輪週期的開始。

2013年,深度分銷的紅利就已經結束,營銷進入了“空窗期”。不過,因為電商的崛起,微觀的注意力轉身電商。

2016年,電商流量開始枯竭,微觀進入了傳統週期的尾聲和新週期的開始。2016年12月,馬雲提出“新零售”;2017年初,我提出“新營銷”。一個是零售商立場,一個是品牌商角度。

2019年的狀況,與1998年的狀況有點相似:宏觀上的低谷,要求企業經營“保守”,微觀上的新週期,要求企業“有所作為”。

宏觀與微觀的矛盾,考驗企業的決斷。

06

比較三次宏觀低谷,微觀表現有所不同。

1998年和2019年,雖然宏觀低谷,但微觀上有“抓手”,使得上勁。所以,相當多的企業在低谷崛起。保守策略想“活下來”的企業死多半沒有活下來,“奮力一博”的企業反而找到了活路。

2008年,宏觀低谷,微觀週期處於中期,微觀上沒“抓手”,所以,“活下來”的保守策略真活下來了。

2018年下半年,我與方剛老師、牛恩坤老師“遊學”的經歷證實了這個判斷:保守的企業“一片寒冬”,轉型新零售、新營銷的企業“一片春色”。

也許,等到寒冬過去,春天來臨,會有一批企業進入吳曉波的《新版大敗局》。

營銷真理:認知大於事實


07

商業有三大板塊,一是供給;二是需求;三是連接。

宏觀研究供給和需求,微觀研究連接。只研究供給和需求,沒有連接,是有問題的。

只從宏觀角度研究問題,只有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只有森林,不見樹木,豈不見森林是由樹木組成的,沒有微觀的集成,哪有宏觀?

對於企業個體而言,或許對宏觀無能為力,但微觀卻可能是商機無限。甚至有可能宏觀的問題本身就是微觀累積的結果。

與美國對比,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宏觀問題,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問題。

我曾經看過一張美國GDP變化的圖。實行凱恩斯主義之前,美國經濟大漲大落。大漲之年,GDP增長接近20%;大落之年,GDP增長接近-10%,而且大漲之後,必有大落。

美國的宏觀危機,解決辦法主要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調整空間有限。唯獨中國還有見效最快行政政策(我們不討論行政政策好不好)。所以,中國宏觀經濟的震盪幅度相對比較小,企業的問題,更多不是宏觀經濟帶來的,而是微觀應對不當的結果。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簡稱賽尚)成立於中國品牌快速崛起的2007年。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國的品牌崛起,特別專注於食品領域的品牌創意、設計、策劃。近年來成功服務消時樂,從品牌命名策劃、創意設計傳播等助力消時樂一年實現0-3億快速增長,被中國食品成長之星授予“年度傑出營銷案例”獎。賽尚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創意、策劃機構。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不同於傳統智業公司和單純的品牌設計公司。賽尚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從消費洞察、場景創建、品牌創意(基於逆向創意,轉化公共認知為品牌認知) 、品牌命名(可註冊、可傳播) 、品牌設計(堅持原創: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包裝設計、瓶型設計、空間設計、互聯網傳播設計) 、互動傳播(基於互聯網的傳播、互動、UGC等的設計、策劃內容生產、傳播造勢為品牌賦能) 、場景化落地(產品如何連接消費者,實現無人化推廣) 、精準招商、新營銷導入(打造樣板市場,終端快速爆量、實現規模化複製) 、戰略產品孵化(助力有思想企業家、有潛力品牌、產品早日躍升一線) 。

賽尚服務客戶均為一線和快速增長準一線品牌。賽尚品牌創意機構成立十年來,服務消時樂、統一企業、中沃實業、樂天、福森源、北大荒集團、完達山等,取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