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綜合客運樞紐工程多項創新技術獲專利

近日從連雲港市交通控股集團瞭解到:連雲港綜合客運樞紐工程建設單位申報的8個專利,現已獲批6個,另有2個正在審批,並經相關專家評定,該項目的分項工程創我市工程建設史上的9個新紀錄,創造了令港城人民引以為傲的“城市客廳”精品工程。

連雲港綜合客運樞紐工程多項創新技術獲專利

連雲港綜合客運樞紐涉及專業眾多,包含城市隧道、橋樑、市政道路、房建、裝飾裝修、消防、通風、水電安裝、園林綠化、建築智能化、智能停車等。該項目地下工程需開挖土方50萬方,相當於我市萬達廣場的體積;樁基工程需打入7089根預製方樁,首尾相接長122公里,相當於連雲港市區到淮安的距離。

經過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該工程開創了連雲港市城建史上多個第一,即獨立地下停車場面積最大(3.87萬平方米)、地下隧道距離最長(全長1149米)、基坑支護工程最深(17米)、基樁工程單樁長度最長(26米)、第一次在地下工程頂板採用無粘結後張法預應力鋼筋、第一次在隧道工程採用單側組合鋼模板安裝、第一次在地下停車場建設反向尋車系統、第一次在圍護樁上採用植樁工藝、第一次在施工管理中設置安全體驗區。同時他們還發揚工匠精神,通過創新實踐,申報獲批了6項專利,即:環保鋼棒螺旋樁、預製混凝土基礎與鋼管樁的環保連接結構、帶有可旋轉外伸臂板鋼管樁、節能殼式預應力裝備式混凝土基礎、豎向分層裝備式環保混凝土基礎、節能支護樁及支護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