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庸要把一個漢奸寫成反清義士?原來背後有這樣的緣由

金庸筆下的小說,總是有真實的歷史背景,真實的歷史人物,所以金庸的武俠小說幾乎沒有架空的,真實的歷史人物和虛擬的文學人物交織在一起,讓人體會到真實的江湖世界,五彩繽紛。他筆下的成吉思汗、丘處機、完顏阿骨打等人都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這些人物的基本設定和性格都和歷史上符合,可是有這樣的一個人物,在歷史上是一個漢奸,在金庸的筆下卻變成了反清義士。

為什麼金庸要把一個漢奸寫成反清義士?原來背後有這樣的緣由

這個人就是小說《鹿鼎記》當中的吳六奇,詞人在書中的設定是一個隱匿的豪俠,重情重義。為了能讓丫鬟出身的雙兒配得上韋小寶,還特意和雙兒結拜成兄妹,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富有人情味的角色。而他表面上是朝廷的將軍,實際上卻是天地會的紅旗香主,他忍辱負重打入清朝內部,就是為了滅掉清朝完成反清復明的政治理想。但是最終卻沒有成功,他的一腔愛國之情躍然紙上,所以吳六奇在書中是大家都敬重的大俠。

為什麼金庸要把一個漢奸寫成反清義士?原來背後有這樣的緣由

可是真實歷史上的吳六奇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和金庸小說中的文學形象有很大的差別。首先他肯定不是天地會的成員,因為吳六奇去世的時候天地會還沒有成立。他也曾經想要反清復明,可是在順治七年的時候,尚可喜攻打廣東,吳六奇看見明朝大勢已去於是投降了清朝,成為明朝的叛徒。大肆屠殺潮汕海民,剿滅明朝的殘餘部,可以說他做了許多對不起明朝的事情,是一個“漢奸”。

為什麼金庸要把一個漢奸寫成反清義士?原來背後有這樣的緣由

那麼這樣一個在歷史上名聲並不好的人,為什麼金庸要把他的形象修改了呢?原來吳六奇和金庸的祖上有不一般的淵源。金庸本名查良鏞,是清朝時學者查伊璜的後人,當時查伊璜不幸被牽扯到“明史案”的株連當中,作為清朝忠臣的吳六奇出面幫助了查伊璜,最終查伊璜留下一命。所以正是看在這個緣故,金庸把吳六奇從一個失節之人,寫成了愛國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