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歐洲歷史上史詩級傳奇女王瑪利亞·特蕾莎執政時,是奧地利帝國的巔峰時期。1740年她的父親查理六世去世,特蕾莎成為奧地利首位女大公,諸多朝臣不滿,戰爭頻發。特蕾莎贏得了戰役,鞏固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奧地利的統治。1745年,查理七世逝世後,特蕾莎讓自己的丈夫弗朗茨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位,史稱弗朗茨一世(Franz I,1708-1765)。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哈布斯堡王朝以近親結婚為榮,弗朗茨和特蕾莎是姑表兄妹,特蕾莎從小就愛上了這位大她9歲英俊瀟灑的表哥,弗朗茨也沒有辜負她,還為她放棄了繼承托斯卡納大公國王位的機會。1742年,特蕾莎決定將美泉宮建造為家族的夏宮。早在1695年,凡爾賽宮花園設計者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ôtre,1613-1700)的學生,法國園林設計師讓·特雷(Jean Trehet)設計建造了美泉宮花園,但畢竟主要功能是獵場,花園只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1750年,花園擴建到了今天的規模,規劃工作主要由弗朗茨一世負責。弗朗茨一世性格寬厚和藹,從來不插手妻子管理國家的事務,反而沉浸在自己喜歡和擅長的科學研究、理財和藝術品收集上樂此不疲。設計方案中,美泉宮中心位置的大花園和後山要融為一體,就必須將後山上的樹木砍伐掉重新修整。可惜後山還沒修整完弗朗茨一世就於1765年去世了,這對特蕾莎來說是一場不小的打擊,從那以後她幾乎每天都身著黑色衣服以示哀悼。或許是為了排解悲傷,她更是一心撲向工作。1773年,特蕾莎開始著手參與花園的工程,她請奧地利宮廷建築家約翰·費迪南德·赫岑多夫·馮·霍恩伯格 (Johann Ferdinand Hetzendorf von Hohenberg)在園中建造了包括凱旋門觀景臺(Gloriette)、尼普頓噴泉(Neptunbrunnen)、古羅馬舊墟(Römische Ruine)、方尖碑噴泉(Obeliskbrunnen)等在內的多處景觀,請來德國建築師Johann Wilhelm Beyer(1725-1796)根據古希臘神話為園林設計了32座雕像分立於花園東西兩側。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對稱佈局的花園中間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連接起後山和美泉宮主樓。這條路的盡頭就是尼普頓噴泉,1780年特蕾莎去世前,上面提到的二位建築師合作完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噴泉正中央是古羅馬神話中手持三叉戟的海神尼普頓,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古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右手邊是海洋女神忒提絲(Thetis),左手邊是水精靈寧芙(Nymph),四個特里同(Triton)為尼普頓駕車。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噴泉後方的假山上有個小洞,透過泉水可以遠眺美泉宮主樓。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山頂坐落著一處凱旋門,也是一個觀景臺,是美泉宮的最高點,完工於1779年,上方雕塑由奧地利雕塑家本尼迪克·亨裡奇(Benedikt Henrici,1749-1799)製作,口銜勝利桂冠的雄鷹,兩側用盔甲盾牌等戰利品作為裝飾。下面的文字意為建築是瑪利亞·特蕾莎和約瑟夫二世共同建造。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仔細看凱旋門旁邊的雕塑下面還有“S.P.Q.R”的字樣,是拉丁語 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 的首字母縮寫,意為“羅馬元老院與人民”,是羅馬帝國的正式名稱。畢竟,哈布斯堡家族一直以羅馬帝國的後代而自居。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最喜歡在凱旋門裡的大廳吃早餐,俯瞰山下的宮殿。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今天凱旋門裡面已經成了一家咖啡館,任何遊客都可以來此休憩,像曾經的皇帝一樣審視著帝國輝煌的曾經。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看了一下價格不算離譜,點上一杯啤酒,眺望遠處的美泉宮。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遊客可以購買“豪華遊Grand Tour”的票遊覽美泉宮對外開放的全部45個房間,出禮儀大廳後,再次檢票進入駿馬廳。房間因裝飾了約瑟夫一世遺孀阿瑪利亞皇后收藏的駿馬圖而得名。19世紀這裡是等候覲見皇帝的官員用餐的場所。(美泉宮內不允許拍照,以下所有圖片來自官網)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藍色中國沙龍。18世紀的歐洲非常喜歡東方藝術,房間裝飾了從中國進口的藍色牆畫。1918年11月11日,奧匈帝國最後一任皇帝卡爾一世就是在這個房間裡簽署了退出政府放棄行政權力的聲明,哈布斯堡王朝也退出了歷史舞臺。可憐的卡爾一世只能流亡異國他鄉,1922年因肺炎病逝於葡屬馬德拉群島(也就是C羅的老家),年僅35歲。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卡爾一世

漆畫廳。曾作為弗朗茨一世·斯蒂芬的書房。1765年弗朗茨一世去世後,特蕾莎十分悲痛,用從北京進口的黑色漆畫作為裝飾鑲嵌在房間桃木牆面中間。還請來意大利畫家畫家Pompeo Batoni(1708-1787)於1769年繪製了弗朗茨一世的油畫掛在中間牆上,左邊是她和孩子們,右邊的畫像是她的兩個兒子約瑟夫二世和利奧波德,先後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拿破崙廳。1805年和1809年,拿破崙兩次佔領維也納,都居住在曾經瑪利亞·特蕾莎的臥室。1810年,為了講和,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將女兒瑪麗·路易斯嫁給了拿破崙,生下一個兒子拿破崙二世(Napoleon II,1811-1832)。拿破崙垮臺後瑪麗帶著兒子回到了維也納。哈布斯堡家族要求男性成員必須學會一門手藝,拿破崙二世就學習了園藝,房間裡的一幅油畫描繪的就是他作為園丁的情景。不幸的是,1832年年僅21歲的拿破崙二世因肺炎病逝於這間房間裡。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拿破崙二世

陶瓷廳,位於美泉宮東南角,牆壁上佈滿了213幅仿青花的素描,都是弗朗茨一世和孩子們的作品,每幅畫都有他們的簽名。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寫到這裡只想說:弗朗茨一世除了不善於治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簡直就是奧地利的“宋徽宗”。

百萬廳。顧名思義,美泉宮裡裝飾最昂貴的一間,護壁鑲板都採用珍稀玫瑰木,來自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細密畫被切割成不同的形狀,再拼貼成新的牆畫。牆角的胸像是瑪利亞·特蕾莎最小的女兒瑪麗·安東尼特(嫁給路易十六後在法國大革命間被雙雙推上斷頭臺)。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瑪麗·安東尼特

壁毯廳。牆上掛有18世紀的比利時壁毯,展現了安特衛普碼頭和集市的忙碌場景。座椅上還有星座的圖案作為裝飾。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母親大公爵夫人蘇菲的書房,蘇菲勸說丈夫放棄皇位繼承權,由他們18歲的兒子繼位,她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垂簾聽政”,私下裡人們稱她是“維也納宮廷裡唯一的男人”。有這麼個強勢的媽可不是什麼好事兒,蘇菲和茜茜公主婆媳不和,任性的公主只能常年在外旅遊。1872年,67歲的蘇菲死於腦癌。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紅色沙龍。廳內懸掛的都是哈布斯堡家族帝王的肖像畫:左側是瑪利亞·特蕾莎的二兒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1747-1792),他的哥哥就是約瑟夫二世,去世後由他繼位。旁邊是他的兒子弗朗茨二世(Franz II,1768-1835),神聖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同時也是奧地利帝國首位皇帝,史稱弗朗茨一世(Franz I)。右側兩幅肖像畫是弗朗茨二世(一世)的長子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1793-1875)和皇后安娜(Maria Anna von Savoyen,1803-1884)。斐迪南一世被老百姓稱為“好人斐迪南”,不是因為他真的性格平易近人,是因為他有智力缺陷,每天要發作超過20次的癲癇,既不能獨立執政也沒有子嗣,所以他的父親臨終前起草了一份詔書,請路易斯大公作為顧問,國家大權掌握在有“歐洲馬車”之稱的奧地利帝國外交部長克萊門斯·馮·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手中。1848年維也納爆發革命,梅特涅被迫辭職逃往倫敦,安娜和蘇菲兩位妯娌勸服斐迪南一世退位,蘇菲這個工於心計的女人勸說自己的丈夫、斐迪南的弟弟弗朗茨·卡爾放棄了繼承權,讓位給兒子弗朗茨·約瑟夫。斐迪南和安娜夫婦搬至布拉格城堡居住,外界一概不問,只照料他們的園藝。1875年82歲的斐迪南去世,安娜於1884年去世,享年81歲。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利奧波德二世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斐迪南一世

東露臺閣,位於美泉宮東北角的這個過間,牆上佈滿了鮮花圖案,又名鮮花閣。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帝國廳。瑪利亞·特蕾莎訂婚時定做的帝國彩床存放於此而得名,也是維也納宮廷唯一留存下來的彩床,之前一直放置在霍夫堡宮內,1980年才移到這裡。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弗朗茨·卡爾的書房和沙龍。卡爾生前居住於此,房間裡的油畫由瑪利亞·特蕾莎御用宮廷畫家Martin van Meytens所繪製,描述了他們一家的溫馨生活。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狩獵廳。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還記得美泉宮最初的用途嗎?最早曾是皇家獵場,所以完整的“豪華遊”參觀路線最後一個房間迴歸了帝國最初的夢想。牆上的油畫也展現了老費舍爾·馮·埃拉赫最早所設計的獵宮形象。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Tips:建議遊覽路線:從正門進入,參觀宮殿,再進入花園,到美泉山上的凱旋門俯瞰宮殿全景。全程大約3-4小時,通往山頂的凱旋門步行約15-20分鐘。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到達方式: 搭乘地鐵U4到美泉宮下,電車60到席津下,電車10、58,以及公交10A到美泉宮下。

=====================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4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