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人过着更幸福的生活

慷慨使人更快乐,即使他们只是一点点慷慨。只考虑自身利益的人不太幸福。仅仅承诺变得更慷慨就足以在我们的大脑中引发一种让我们更快乐的变化。这是UZH神经经济学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的。

有些人已经意识到很长一段时间,另一些人发现很难相信:那些关心他人幸福的人比那些只关注自己进步的人更幸福。为别人做点好事会给很多人一种愉快的感觉,行为经济学家称之为温暖的光芒。在与国际研究人员的合作中,苏黎世大学经济系的Philippe Tobler和Ernst Fehr研究了大脑区域是如何通过交流产生这种感觉的。研究结果为利他主义和幸福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线索。

慷慨的人过着更幸福的生活

即使是一点点的慷慨也会让人更快乐

在他们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行为慷慨的人比行为自私的人更快乐。然而,慷慨的程度并不影响满足感的增加。你不需要成为一个自我牺牲的殉道者才会感到更快乐。只要稍微慷慨一点就足够了。

在实验开始之前,一些参与者口头上承诺要慷慨地对待他人。这群人愿意接受更高的成本来为别人做一些好事。他们还认为,在慷慨行为之后(但不是之前),他们比承诺慷慨对待自己的对照组更快乐。

意图本身就足以引起神经变化

虽然研究参与者在他们决定慷慨的行为或不行为,研究人员检查活动三个领域的参与者的大脑:颞交界处(亲社会行为和慷慨加工),在腹侧纹状体(与幸福有关),在眼窝前额皮质(我们权衡利弊在决策过程)。这三个大脑区域的相互作用是不同的,这取决于研究参与者是慷慨还是自私。

仅仅承诺慷慨地行为就激活了大脑的利他区域,并加强了这一区域和与幸福相关的区域之间的互动。托布勒说:“值得注意的是,在行动真正实施之前,仅仅是意图就会产生神经变化。”

慷慨的人过着更幸福的生活

从慷慨行为的承诺中受益

托布勒说:“承诺慷慨的行为可以作为一种策略,一方面强化你想要的行为,另一方面让你感到更快乐。”他的合著者Soyoung Park补充道:“仍然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这些大脑区域之间的交流能得到训练和加强吗?如果是这样,如何?如果一个人的慷慨行为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那么这种效应是否会持续下去呢?

慷慨的人过着更幸福的生活

关于实验

在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向50名参与者承诺,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们将收到一笔钱,并打算花掉这笔钱。一半的研究参与者承诺把钱花在他们认识的人身上(实验组,慷慨承诺),而另一半承诺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对照组)。

随后,所有的研究参与者都做出了一系列关于慷慨行为的决定,即是否要给他们亲近的人送钱。礼物的大小和价格各不相同:例如,一个人可以花两法郎给另一个人五法郎。或者花十五法郎给二十法郎。在研究参与者做出这些决定时,研究人员测量了三个大脑区域的活动:颞顶叶交界处,处理亲社会行为和慷慨行为的地方;在腹侧纹状体,这与快乐有关;在眼窝额叶皮层,我们在决策过程中权衡利弊。参与者被问及实验前后的幸福感。


声明:本文章及内容仅作交流之目的,任何仅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做出的行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如果您需要专业的医疗服务或医疗咨询意见,应向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士及机构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