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飛了一會兒,再來聊聊小罐茶

◎ 文劉春雄

子彈飛了一會兒,再來聊聊小罐茶


01

自媒體新聞,第一時間只有情緒,難有真相。

有時候,情緒就是真相。

自媒體新聞,一定要“讓子彈飛一會兒”,經過兩三輪新聞反覆,真相才漸漸顯露。

小罐茶風波,我一直在抑制自己想發言的衝動。現在,子彈飛了一會兒,可以平靜地聊聊了。

02

子彈飛了一會兒,再來聊聊小罐茶


先聊聊這個行業吧。小罐茶被質疑不奇怪,因為茶行業本來就是充滿內在邏輯矛盾的行業。

原生態的茶行業,是分散的“小農”,分散的“小作坊”,以及集中的茶市“小店”,三者之間是和諧、匹配的。

然而,隨著一批新型茶企,包括小罐茶的崛起,原生態的行業被打破了,進入了大產業、大消費、大市場、大製造的階段。但是,消費的原生態價值觀仍然存在,比如對“手工”工藝的欣賞,對茶文化的推崇。同時,上游的茶農的分散化仍然短期內無法改變。於是,形成了目前茶行業原生態與大產業內在邏輯的衝突。

在中國,凡是突破5億銷量的茶企都遇到這種內在衝突。茶行業超過10億的茶企極少,也是大產業對原生態妥協的原因。

20億是茶企的一個坎。多少接近20億的茶企,又被打回原形。小罐茶已經創造了奇蹟,但還是沒有輕鬆過這個坎。

誰出頭,都有可能被質疑。當然,質疑也要有資格,太小,誰在乎你?質疑的邏輯,就在原生態與大產業的不匹配。

03

子彈飛了一會兒,再來聊聊小罐茶


原生態與大產業有哪些內在邏輯衝突?我舉幾個。

一是行業“無限分割”與大產業的衝突。“7萬家茶企,抵不過一個立頓。”很多人質疑過。實際上,中國何止7萬家茶企,每個茶農就是一家茶企。前店後廠,雖然做不大,日子過得滋潤。

本來規模就不大,還在被無限碎片化。某個產區,據說茶葉品類高達上千種,每個茶農、小店都可以自創一個品類,品類被無限分割,都無法複製。更有各種山頭茶、年份茶、古樹茶等都無法複製的小眾,在無限分割這個行業。無限分割,個體看沒錯,整體看難做大,對產業化不利。

二是“手工”等消費價值觀與大產業的矛盾。小罐茶風波引爆,就是既想向“手工”等消費價值觀妥協,又要做大產業。這兩者是對沖的。

三是“手工”工藝與產品安全性的矛盾。茶首先是農產品,農產品就有農藥殘留。無論什麼大師,用什麼“傳統工藝”、“手工”方法都無法解決農藥殘留問題。

解決農殘只有兩個有效辦法:一是規模化的農藥服務商,指導茶農用藥,把農殘控制在國家允許範圍之內。茶農沒有農殘概念,但大型服務商才有。從事農資行業多年,我瞭解的規模化的茶農服務商很少,但是有,有的每年能服務上千萬畝;二是規模化的現代生產技術,我贊同“傳統工藝,智能製造”。農殘是個科學問題,不是手藝問題。

大產業需要現代工藝保證品質穩定性、安全性。實際上,大品牌都在這樣做,但不敢說。小罐茶是欲言又止,既在傳播中強調“大師手藝”,又在傳播“投資10 多億建現代化工廠”。還是在衝突中尋求妥協。

四是茶行業產業鏈的不均衡。前端是分散的小農,而且短期內無解,後端是大工業、大營銷。到底誰整合誰?當然是倒著整合。整合誰都沒有整合農民難,這是一個有超級難度的事,也是必須要過的一關。

04

凡是超過10億的,都是破局茶行業的結果,而且以外部進入者為多,包括大益、小罐茶、八馬等。但每次整合,都推動了行業進步。

比如八馬,讓我看到單個茶企可以做多品類;比如大益,大膽走出茶葉批發市場,大膽投入央視做品牌,大膽做拼配茶。但是,他們的破局還不夠徹底,也因此走得不夠遠,而且遇到突破瓶頸。

小罐茶也是有破局的,我認為有幾方面。

一是場景破局。傳統茶的消費場景太有侷限,而且茶文化限制了消費場景。杜國楹在媒體上說禮品不是他的初衷,那麼它的初衷是什麼?“隨時隨地,喝杯好茶”。小罐茶之“小罐”,就在於攜帶方便。

比如,在餐飲場景,喝好酒,吃好菜,就是沒有好茶。再比如,出差途中想喝茶就不方便。

場景破局帶來的結果,帶來的是茶行業的增量空間。我在《新營銷》中提出“場景是產品邏輯”,講述了小罐茶的案例也是基於此考慮。

二是現代製造的破局。大產業一定基於現代製造技術。當然,現代技術也能夠吸取傳統工藝有價值的成份。從媒體上看到小罐茶在投資10多億在黃山建廠,我認為做得很對。

媒體報道,杜國楹剛進入茶行業時,想打“安全”、“生態”的概念,但行業整體環境不支持。這與我的觀點一致。

與農業相關的領域,越是分散,越是無法控制安全。安全問題是上游茶農帶來的,但安全問題只有通過下游的“生產”環節來解決。也就是說,茶農的農殘問題,要通過茶企解決。

茶企遇到的安全問題,在所有涉農行業都存在。上游分散,下游集中。問題在上游,責任在下游。分散不引人注目,集中易成焦點。

大師工藝,智能製造。這是大產業的方向。既有傳承,也有突破。沒有現代生產技術,無法確保品質穩定,無法確保產品安全。這樣的話可能得罪人,但不破局,瓶頸永在。

三是產業鏈破局。大商業才能有大產業,大產業才能改造“小農”。這個過程,難倒了多少想在茶行業淘金的投資者。在產業鏈佈局中,一定要引入大型農業服務商,按照科學標準定製化農業。沒有整合“小農”的能力,別談大產業。

四是營銷的破局。小罐茶的營銷有破局,有效果,但沒有獲得完全認同。這是應該反思的。

小罐茶受詬病的文案,其實反映了茶行業的內在衝突:既想突破“大師手藝”取悅消費者,想不到又與大產業衝突了。

營銷很重要,但把營銷做得“了無痕跡”更重要。華為、喬布斯也做營銷,甚至營銷投入大得很,但他們做到了“營銷沒有痕跡”,價值感也是從“了無痕跡”出來的。

05

小罐茶風波,偶然中的必然。茶葉原生態與大產業的內在矛盾,總會折射在某個行業龍頭身上。

一個分散行業的亂,找不到“債主”,大家也就放棄了。一個行業龍頭有了“緋聞”,大家很興奮。行業龍頭也要有這個承擔,至少有這個心理準備。我曾經說過,凡是涉農的龍頭行業,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我仔細觀察了新媒體的反映,多數屬湊熱鬧,或情緒發洩。光明日報新媒體的評論比較中肯:有誤導嫌疑,不能上綱上線到“虛假宣傳”(大意)。

誤導嫌疑,也是來自想順應傳統消費價值觀,但想不到大產業與傳統消費價值觀是衝突的。所以,才能“把大師累壞”的調侃。

任何茶企要想真正做大,還真得站出來,把行業內在衝突挑破。儘管這樣會得罪不少人。

外行看熱鬧,內行從這輪風波中,反而看出了茶行業破局之不易。

我參與過很多涉農行業,深知在中國做涉農行業之不易,要想放心地喝到好茶,還真得靠茶葉行業的大產業成功。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簡稱賽尚)成立於中國品牌快速崛起的2007年。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國的品牌崛起,特別專注於食品領域的品牌創意、設計、策劃。近年來成功服務消時樂,從品牌命名策劃、創意設計傳播等助力消時樂一年實現0-3億快速增長,被中國食品成長之星授予“年度傑出營銷案例”獎。賽尚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創意、策劃機構。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不同於傳統智業公司和單純的品牌設計公司。賽尚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從消費洞察、場景創建、品牌創意(基於逆向創意,轉化公共認知為品牌認知) 、品牌命名(可註冊、可傳播) 、品牌設計(堅持原創: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包裝設計、瓶型設計、空間設計、互聯網傳播設計) 、互動傳播(基於互聯網的傳播、互動、UGC等的設計、策劃內容生產、傳播造勢為品牌賦能) 、場景化落地(產品如何連接消費者,實現無人化推廣) 、精準招商、新營銷導入(打造樣板市場,終端快速爆量、實現規模化複製) 、戰略產品孵化(助力有思想企業家、有潛力品牌、產品早日躍升一線) 。

賽尚服務客戶均為一線和快速增長準一線品牌。賽尚品牌創意機構成立十年來,服務消時樂、統一企業、中沃實業、樂天、福森源、北大荒集團、完達山等,取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