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變壞,是從我們嘲笑努力開始的

世道变坏,是从我们嘲笑努力开始的

世道變壞,是從我們嘲笑努力開始的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時刻意識到,我們這代人,已經不太敢標榜自己努力了:

在朋友圈曬加班,會被diss是“作秀”;

選秀節目的選手說自己克服艱辛實現夢想,會被評價為“賣慘”

如果你評價一個人“你好努力”,那他多半會認為這是句諷刺……

只有理所當然地“喪”是時髦的——於是我們羞於談自己的努力,卻可以理直氣壯承認自己的懶惰。

1

所謂的“喪”文化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恰如其分的宣傳出來。

知乎上一個問“為什麼喪文化在年輕人中間這麼流行”的問題下,高贊答主說:

以前的人生活,打拼,就像在看一部從沒看過從沒聽說過的電影。


不知道人物會怎麼走,結局會什麼來,過程會如何上。


於是生活是新鮮的,感覺是豐富的。


現在我們的人生很透明,你現在是什麼樣,以後大概是什麼樣,你成功了會怎麼樣,平庸會怎麼樣,有錢會怎麼樣,沒錢會怎麼樣,你都清楚的很。


所以不管故事如何發展,你人生階段如何變遷,你都不會有什麼新鮮感,因為事情的發展,就和我們整天聽到的他人他事是一樣的。

這個答案,聽起來像是:我們知道努力了也沒什麼用,所以索性不努力了。

因為生活不再有新的可能,所以我們也就放棄新的可能,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幾年前,自媒體剛剛興起的時候,無數人都搭著潮水,開啟了公眾號,寫起了文章;幾年過去了,因此而發家實現財富自由的不在少數;但更多的人,只能悔恨當時沒有好好堅持。他們說:“當年火起來多容易啊,看那些寫的比我差得多的現在都百萬粉絲了”。

不是你沒有遇到新的機會和可能,而是——新的機會和可能擺在你面前,你渾然不覺已經站在時代的潮水旁。

我那位做了自媒體而早就辭職創辦公司的朋友,他是如何工作的呢?

為了完成每天更新的承諾,他在每天下班後開始寫作,每天要產出至少幾千字。工作到了忙季的時候,他幾乎每天要為更新熬到凌晨,就這麼雷打不動的堅持了半年多,公眾號才稍微有了起色。最常見的情況是,我們約出來吃飯,他身上都隨時揹著電腦和充電線,做自媒體,內容隨時要修改,隨時要跟進熱點,幾乎是常事。飯吃到一半開始改稿,是他的日常。

喪當然是容易的,悔恨也不太難,難的是當時那些抓住一個看不清前路的機會的人。在未知的道路上前行,比退回普通的日子當然要難上許多。

到底是這個時代已經沒有機會了,還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已經不願意好好抓住一個機會了?

機會常常偽裝成普通的樣子,但你總需要耐心點,才能等他顯示出真面目,而現在的人,都不願意再等了。

2

從來沒有哪個時候,像我們一樣強調“效率”。

書店裡賣的最好的書是《高效成為XXX》《7天速成XXX》《XX其實很輕鬆》;

許多付費課程主打的口號是“5分鐘看懂一本書”“10天學會寫作”“20節課看懂世界”;

鋪天蓋地的廣告教我們高效,教我們“遠離低質量的努力”,人們把穩健當成是拖沓,甚至那些不可避免的重複性工作,也被許多人認為是彎路,成為許多人抱怨工作的藉口。

有個朋友總是頻繁跳槽,在每一家公司,最多待半年就匆匆離職了,而她待的公司,不乏許多業內知名口碑很好的。問及她原因,她說:我覺得在這些公司都成長太慢了,我想要在工作中快速成長,但是卻總被安排很多很基礎的工作。

我問她,你覺得什麼樣的工作才算是有成長呢?

她說:我希望至少是能夠經常接觸新鮮的東西,有很多東西可以嘗試,這樣才能學到東西……你看我現在,每天都在寫一樣的文案,做一樣的活動,一直做這些,誰能受得了呢?

沒有哪一家公司,會讓一個新人直接負責重要的新活動;也沒有哪一家公司,沒有重複的工作;要求效率和成長固然無可厚非,可是工作中的成長,本來就是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總結經驗的,既要高效又要成長,就跟要求吃一口飯就可以吃成胖子,本就是不現實的。

人們越焦慮,越有野心,越希望成功,就越容易忽略眼下努力的價值。人人都追求捷徑的時候,人們就會忘記正常的成功該是什麼樣子。

3

羞於談夢想的時代,我們連目標也不再談了,以至於,那些在新年早早立下的flag,只有在下一年開始的時候,才被翻出來。

我不覺得談論目標是羞恥的事情。

馬克·扎克伯格每年都給自己立flag:他的flag,從每天打領帶、一年內跑500公里;到開發家庭AI系統,堅持吃素;再到直面公司醜聞和爭議,承諾好好解決。

2009年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青年,執掌一家明星公司,可想而知會面臨多少看笑話的質疑。那一年他給自己的目標是每天打領帶上班,哪怕穿著衛衣套頭衫也要堅持。

他想通過每天打領帶這個動作,提醒自己每天都要嚴肅認真地對待Facebook的發展,藉此告訴投資人他的信心。

名人立下flag的好處是,哪怕自己不記得,全世界等著看笑話的人也都會替你記著——但好在,這麼多年,他的flag無一落空,都早就實現了。

我們當然不能斷言Facebook的發展,是否因為小扎打領帶的動作而有所幫助,但是在每天完成這個目標的時候,他會知道自己該開始用怎樣的態度工作。

flag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讓我們在年復一年的調侃中,繼續一成不變的人生;而是,它用一種簡單直接的方式提醒你該把時間用在哪些地方。

當你再也不敬畏自己立下的每一個flag的時候,你可能也就放任自己虛度人生了。

某平臺最年輕的副總裁粥佐羅說:“世道變壞,是從人們嘲笑努力開始的”。這位在畢業幾年裡潛心寫作,靠多篇爆文,在20多歲就成為副總裁的年輕人,比別人更能感受到,成功的真正滋味。

而或許,除了嘲笑努力,還有人們再也不願意為自己認真定一個目標,然後去盡力實現它了。所以,朋友圈調侃的人那麼多,但到年底,完成的人卻寥寥無幾。

但在這個世道上成功也很容易,把那些人們的嘲笑收起來,認真的把你的目標列下來,然後盡力去實現它。

如果無法去芬蘭看極光,至少可以先習慣早起看一次日出

如果無法跟上別人優秀的步伐,至少先為自己培養讀書的習慣

如果無法立刻升職加薪,至少可以先學會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

……

這些努力看似庸俗且無趣,但卻會印刻在你走過的每一步路里。

限時7折,僅限今日

長按上方二維碼馬上搶

不要讓你每一年的新年flag,都成為只停留在朋友圈的自我調侃。

如果你為“出口傷人”焦慮過,如果你為複雜職場疑惑過,如果你還有很多藏在心裡想要完成的“小目標”,希望現在開始的你,還不太晚。

我們為你準備了蔡康永、馬東、張萌、樊登等許多大咖的優質課程,1月9日-1月10日,限時7折優惠,在人人都“嘲笑努力”的時代,讓我們一起做為努力正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