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時隔11年迎來“雙響”!中國越來越有範兒!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

每年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都是反映我國科研成果的重要風向標。“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重大項目,都曾獲獎。在今年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出的271個項目中,不僅有油氣田開發、深海探測等重要領域的核心技術突破,也不乏現代農業、環境治理等改善民生的科技創新成果。在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同時,致力於改善民生的科技創新,在我國科研中所佔的分量也越來越重。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時隔11年迎來“雙響”!中國越來越有範兒!

在代表國家基礎研究硬實力的自然科學獎領域,早年曾出現多次空缺,不過2013年以來,每年都有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產生,今年還產生了兩項,這是時隔11年之後,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再次迎來“雙響”。而相應的研究領域,也從以前比較集中的基礎物理學,擴展到化學、生物學。其中,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水稻理想株型關鍵基因方面取得重要發現,已在實踐中發揮出明顯的水稻增產作用。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時隔11年迎來“雙響”!中國越來越有範兒!

中國科學院院士 項目第一完成人 李家洋:

我們在水稻所有研究獲得的這些知識,今後都可以利用到其他的農作物上面去,說這種技術的提升,就能夠使我們用更少的土地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糧食出來,從而確保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或者說對世界的糧食生產都有貢獻。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時隔11年迎來“雙響”!中國越來越有範兒!

今年,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防治體系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的團隊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個人感染H7N9的禽流感病毒疫苗種子株,打破了我國流感疫苗株必須依賴國外提供的歷史,並向全球提供了“中國經驗”。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時隔11年迎來“雙響”!中國越來越有範兒!

中國工程院院士 項目第一完成人 李蘭娟 :這個世界衛生組織呢,專門做了調查報告,上面說,中國在這次新發多發傳染病當中,堪稱國際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