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是否“虛幻”?——日軍將士的目擊記錄

根據國務院批覆,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主會場下半旗,以悼念在那場大屠殺中遇難的生靈。這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已是不爭的事實。

可是,關於這場災難,日本國內極少數人試圖抹殺、掩蓋、歪曲這段歷史,甚至把近代日軍殘暴的行為說成是虛幻的。歷史不容篡改,事件須辨分明,我們只需要出示日軍在佔領南京前後的目擊證詞,日本的上述說法就變得毫無說服力。

南京大屠殺是否“虛幻”?——日軍將士的目擊記錄

南京大屠殺之所以成為歷史認識問題的焦點,是因為它不僅是中日戰爭甚至是整個日軍近代史上所犯下的最為殘虐的暴行,它是對戰爭俘虜和一般民眾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殘暴的、有組織的掠殺、放火、搶奪、性暴力等。在海外諸國,南京大屠殺事件在發生當時就已經廣為人知,但在日本國內,直到東京審判以後它才變成了著名的事件,成為中日戰爭中日軍侵略性的象徵。正因為南京大屠殺是極具象徵意義的事件,所以想掩蓋日軍侵略性的人們再三否認其存在,或主張認為其規模很小。關於南京大屠殺,如果否定意見勝利的話,歷史修正主義者便以此為依據,把近代日軍殘暴的行為說成是虛幻的。

儘管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難以否認的事實,但由於被屠殺人數不能確定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屠殺發生後,日軍有組織地將遺體拋入長江)以及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照片中被發現有偽造和不確定問題,這都為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被歪曲留下口實。

以下列舉典型的歪曲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的說法:

(1)並不存在大屠殺,只存在少數屠殺;

(2)屠殺並非日軍而是中國軍隊所為;

(3)當時在南京的日本人並沒有目擊此次事件;

(4)南京大屠殺後,南京人口反而增加,說到底,屠殺並不存在;

等等。

南京大屠殺是否“虛幻”?——日軍將士的目擊記錄

反駁以上前三種說法,只需要出示日軍在佔領南京前後的目擊證詞,這類說法就變得毫無說服力。比如指揮攻佔南京的日軍第十六師團團長中島今朝吾中將,在日記裡就記載了1937年12月13日佔領南京當天所發生的事情。

一、本日正午高山劍士來訪。恰好有七名俘虜。立即讓其試斬。

二、到處可見俘虜,已經到了很難收拾的程度。

三、執行不保留俘虜方針,一邊收容一邊將俘虜處理掉……很難迅速處理。

四、僅讓佐佐木部隊就處理約一萬五千人,讓太平門守備一中隊長處理約一千三百人,仙鶴門附近集合的約七八千人……

五、處理這七八千人要相當大的壕溝,這樣的壕溝很難找到。一個方案是將其分割為一百、兩百之後,帶到適當地方處理。

日軍以七個師團的主力部隊約20萬兵力包圍南京地區,其中,司令部所在的第十六師團(京都)從南京的東南方向而非長江沿岸進攻,他們開展了所謂的試斬俘虜(殺害後進行掩埋)行為。日軍一開始就採取不保留俘虜的方針,各部隊將俘虜殺害後進行掩埋處理,有記錄表明,僅第十六師團就留下了處理或要處理的俘虜近兩萬四千名。這種作戰和信息前線中樞的師團長所留下的實時記錄,對於歷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進攻長江沿岸的日軍第十三師團山田支隊中,也有很多日本軍人記錄了南京被佔領前後的樣子。步兵第六十五聯隊第八中隊的少尉在1937年12月16日《遠藤高明陣中日記》中記錄如下:

午後零時三十分,俘虜收容所因發生火災,命令出動,同日三時歸還,同所朝日新聞記者橫田氏聽取一般情況,俘虜總數一萬七千二十五名,傍晚接到軍令將三分之一的俘虜拉到江岸射殺。一天供給一個俘虜兩合(一合約150克)糧食的話,需徵用百俵(一俵約60公斤)兵士自身供給,如今根本不可能,所以軍隊命令適當處分。

從這裡可知,為了避免給俘虜提供食物,日軍方發出了這樣的處分命令。第十三師團佔領地區的一萬七千餘名俘虜,其中三分之一在長江沿岸遭到射殺。事實上,事發現場有朝日新聞記者(根據其他記載,現場還有東京日日新聞的辦事處),但他們選擇了保持緘默。


在殺害俘虜事發現場的士兵也留下了記錄。日軍山炮兵第十九聯隊第三大隊上等兵黑鬚忠信在12月16日的《陣中日記》中記錄如下:

午後一點,我段二十名士兵為掃蕩殘兵目的向馬風山方向前進。二十三天前抓住的俘虜支那兵一部五千名,帶到長江沿岸用機關槍射殺,其後用刺刀隨意刺殺,自己也僅僅在這個時候產生怨恨,狠下心來大概刺殺了三十名支那兵吧。

爬到堆積如山的死人身上,拿出勇氣刺殺,用力刺殺時,支那兵發出啊啊的呻吟聲,有年老的,也有小孩,一個不留全部刺殺,借來大刀嘗試著砍(支那兵的)頭,這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回來的時候,已是午後八點,手腕相當疲累。

這個記錄和之前遠藤少尉射殺俘虜的記錄完全符合,而且是在事發現場由刺殺的當事者所做的實時記錄。還有,第十三師團的很多將士在日記中記錄下他們在射殺俘虜之後從事將遺體扔到長江的工作。那些說南京大屠殺是“虛幻”的論者,如何解釋這些將士的記錄呢?

目擊大屠殺場面的日軍將士大量存在,但那些事件發生後才到達現場的日本兵中,有人雖然看到了大量中國人屍體,卻並不認為這是屠殺的結果。比如,第十六師團第十六聯隊交通特務兵小原孝太郎在12月24日的日記中記錄如下:

朝岸壁往下看,波浪打到淺灘上,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光景。沙灘上混雜著無數的橫屍,有幾百上千吧。南京激戰肯定在這裡落下帷幕,留下決定性質的一面。數也數不清的屍體橫七豎八。敵人到這裡,遭受水陸夾攻,受到致命打擊。南京就是這樣被攻陷的。

他們雖然身處現場,但去的時間稍晚一些,因此看到堆積如山的屍體,便認為這是戰鬥的結果,沒有意識到這是屠殺的場面。“當時在南京的日本人並沒有目擊此次事件”這樣的議論,就是利用前述那種報刊記者保持緘默的態度,以及像小原孝太郎這樣的士兵的記錄,他們當初的記憶中就認為是戰禍而非屠殺。

還有主張南京大屠殺後南京人口反而增加論,因此否定屠殺的人,他們認為當時南京人口僅20萬,能殺30萬人嗎?這種說法是有意識地將南京的領域過小設定,從而與通常意義上的南京所轄人口不一致,只是一種騙術罷了。

說到南京,有南京市中的南京城區,也有南京城區中的國際安全區。屠殺在南京城區中心展開,結果,避難民眾湧向國際安全區,那裡的人口從20萬人增加到25萬人。主張南京大屠殺虛幻論者,試圖用國際安全區的人口增加來證明不存在屠殺。而事實卻正好相反,為躲避南京城區日軍的屠殺行為,南京住民逃亡國際安全區,那裡的人口出現增加,這恰恰證明屠殺的存在。

至此,以上列舉的歪曲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的說法,被一一反駁。除此之外,南京大屠殺期間,《紐約時報》《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中外媒體,也均對這一事實進行了大量的揭露。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殘暴罪行,鐵證如山,國際社會對此早有定論。

(以上內容摘編自《日本如何面對歷史》,圖片來自《日本如何面對歷史》、網絡)

南京大屠殺是否“虛幻”?——日軍將士的目擊記錄

《日本如何面對歷史》

[日]山田朗 著

李海 譯

人民出版社

2014年7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