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小姐”的由來:浣紗女救命伍子胥以死明志,古人思維好奇怪

“千金小姐”的由來:浣紗女救命伍子胥以死明志,古人思維好奇怪

“千金小姐”這個稱呼大家都不陌生吧,一般我們都是在古裝電視劇裡看到的,是古時候的稱呼,一般都是稱呼大戶人家的小姐為“千金小姐”。到了現在,這個稱呼也沿用了下來,不過不怎麼使用罷了,因為這個稱呼顯得很莊重。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千金小姐”這個稱呼可是很有來歷的,和春秋末期吳國的伍子胥有關,於吳國爭霸的就是越國的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都瞭解吧。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千金小姐”的來歷。

“千金小姐”的由來:浣紗女救命伍子胥以死明志,古人思維好奇怪

古時候把富貴人家的未婚女孩稱為“千金小姐”,現在一般指所有未婚的女子,不過不怎麼富裕的家庭幾乎不會用這個稱呼。

說跟伍子胥有關是因為伍子胥逃亡的經歷。原來,伍子胥並不是吳國人,而是楚國人。

楚王因為猜忌伍子胥一家,殺了伍子胥的父親和大哥,自己逃了出來,準備投奔吳國。但是路途遙遠,苦難重重,便是在這過程中發生了一些故事。

“千金小姐”的由來:浣紗女救命伍子胥以死明志,古人思維好奇怪

逃命途中的伍子胥飢餓、勞累,又沒有食物可以充飢,甚是悲慘。偶然看見一個在河邊浣紗的女子,旁邊的竹筐裡有飯,於是便上前乞討。

姑娘看見伍子胥十分狼狽,生了惻隱之心,便將食物慨然相贈。伍子胥吃飽飯之後,因為安全需要,要求姑娘對他的行為保密。因為伍子胥在逃離楚國之後,楚王便派人在沿途和周邊國家通緝伍子胥,這才使得伍子胥的逃亡之路膽戰心驚。

“千金小姐”的由來:浣紗女救命伍子胥以死明志,古人思維好奇怪

結果,姑娘聽到伍子胥要求自己保密的話後,竟然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於是一塊大石頭,投水自盡,以死明志!

什麼操作?我真是看不懂了,難道說古人和我們的思想在這樣的問題上差距很大嗎?動不動就以死明志?

伍子胥看到這樣的情況,頓時感到羞憤不已。然後,他咬破手指,在旁邊的大石頭上寫下血書:“你浣紗,我行乞;我飽腹,你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恩!”

“千金小姐”的由來:浣紗女救命伍子胥以死明志,古人思維好奇怪

後來,伍子胥在吳國當上了國相,並且大力輔佐吳王闔閭,並親率軍隊攻入楚國。這時,使伍子胥家破人亡的楚王早已經死了,但是伍子胥還是憤恨不已,將楚王的屍骨從棺材裡掘了出來,鞭屍三百。

報了大仇的伍子胥想到了曾經救自己性命的浣紗女,但是卻不知道那位姑娘的家在哪裡,於是就將曾經承諾千金投到了她當時跳水的地方。

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