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你,除了雙塔寺的雙塔還要去看看這座塔

眾所周知,龍城太原的雙塔寺雙塔是出了名的太原標誌建築。然而,在太原市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有這麼一座塔,為明清太原縣八景之一,名叫阿育王塔。創建於隋文帝二年(602年),號稱“古塔凌蒼”。

太原的你,除了雙塔寺的雙塔還要去看看這座塔

相傳古印度阿育王(公元前268-前232年)發動過一次大規模戰爭,使生靈塗炭,血流成河。事後感到戰爭殺戮太重,受沙門感化,皈依佛教,發願在大千世界建84000座舍利塔(一名阿育王塔)。“舍利”是梵語,意為“身骨”,相傳釋迦牟尼死後火化,骨灰成為各色晶瑩的珠子,佛家稱為“舍利子”。旅遊景點就是這樣,一座塔往往能吸引不少人前往。

為了能免費去這些旅遊景點,小編在這裡建議大家上58同城的本地服務,在這裡你可以找到135家免費通行的優惠,還不抓緊機會?

太原的你,除了雙塔寺的雙塔還要去看看這座塔

信佛之人將此奉為靈物,當時有八國國王分取釋迦牟尼舍利子建塔供奉。其後,凡供佛之處都建塔,於是塔的數量逐漸增多。據清初傅山先生《重修惠明寺舍利塔碑記》載,惠明寺舍利塔(阿育王塔)系中國19大舍利塔之一,與北京北海瓊華島白塔,阜成門內妙應白塔、五臺山塔院寺大白塔、代縣果園寺阿育王塔等在建造結構大體相同。另據現代作家王進所著《三晉之旅隨筆》一書介紹,惠明寺舍利塔與西安法華寺塔齊名,與代縣阿育王塔、洪洞廣勝寺塔、永濟鶯鶯塔、榆社縣塔並稱“山西佛祖真身五塔”。

太原的你,除了雙塔寺的雙塔還要去看看這座塔

阿育王塔(惠明寺舍利塔)高25米,為寶瓶形狀,下有塔斯社基二層,塔基上為磚砌須彌座,座上為圓開塔肚,再上為13層相輪組成的塔脖,象徵十三天,再上為木質大華蓋,周懸鐵鈴,華蓋上為琉璃瓦塔頂。

太原的你,除了雙塔寺的雙塔還要去看看這座塔

現存的阿育王塔,為明初重建之塔。據《元一統志》記載,北宋太平興國年晉陽城毀,惠明寺及佛塔亦同時傾圯。其後該處顯現靈光,宋真宗命重建惠明寺及高90米之木塔。鹹平二年(999年),塔遭地震雷電毀。鹹平六年(1003年),朝遷遺內侍王守真等率諸州兵1300餘人重建,塔改為磚砌,三年成,塔身累甕九級,高約52米,皇帝降詔以汾州僧啟為住持,並欽賜金書。此次重修可以從元豐八年(1085年)資政殿學士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呂惠卿《惠明寺舍利塔碑》(現存晉祠博物館)“沼廣堂廬五十有四間”得到證實。元末,惠明寺及塔再遭戰火毀。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有僧德閡化緣募資重修惠明寺,此後明正德、清康熙時都曾修葺,傅山先生撰《重修惠明寺舍利塔碑記》都有記載。從民國始,惠明寺逐漸沒落,寺廟盡毀,只有塔存。

徒步的遊客,可以乘坐公交線路:從下元公交總站乘坐839路公交,票價2元,古城營站下車。來到古城營中學校門口,即可看到晉源阿育王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