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生態一流”讓長春更宜居

長春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凝心聚力、克難攻堅,深入落實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紮實推進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使長春全市環保工作取得新進展。

改革開放四十年:“生態一流”讓長春更宜居

藍天白雲成為城市新名片 全市環境質量逐年整體向好

空氣質量持續向好。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長春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向好。至12月13日,長春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5天,其中優級117天,良級188天,優良率90.2%。

監測數據還顯示,到今年12月13日,長春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上年同期增加42天。重汙染天數僅1天,同比減少9天。空氣中主要汙染物細顆粒物(PM2.5)均值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7 %,其他5項汙染物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項參數濃度值均達到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實施以來同期最好水平。特別是8月份,我市空氣質量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位列第七,成為8月份北方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這也是長春市有空氣質量狀況記載以來在全國的最好排名。今年以來,我市整體環境空氣質量達到有記載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2017年,全市9個國、省考核斷面中,水質為優良等級的斷面比例為44.4%,較2016年提高了11.1%。劣五類水體比例為55.6%,與2016年持平,其中劉珍屯、靠山大橋2個斷面水質有所改善。地級以上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地下水8處點位符合考核要求。

經過兩年多的治理,伊通河流域水質明顯改善。與2016年同期相比,2018年1-9月,伊通河楊家崴子斷面(出城)COD和氨氮指標改善比例分別為48%和70%;伊通河靠山大橋斷面(出境)COD和氨氮指標改善比例分別為11%和16%。飲馬河靠山南樓斷面COD指標改善比例為29%和-17%。

改革開放四十年:“生態一流”讓長春更宜居

土壤環境質量本底較好。試點監測結果表明,居民區、公共綠地、文教區及其它敏感用地周邊,土壤均未受到明顯汙染,長春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汙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標的情況,無疑似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

其他環境質量狀況。長春全市區域環境噪聲和道路交通噪聲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全市33家放射源應用單位611枚放射源,檢查覆蓋率100%,廢棄源收貯率100%,輻射環境保持安全;危險廢物、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100%;全市未發生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