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如何正確的“丟車保帥”?

上馬、中馬和下馬……

“以小博大”與“物盡其用”

大家都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吧,田忌與齊威王賽馬,三局兩勝,田忌的辦法是用“自己上馬對對方的中馬(勝)”“中馬對下馬(勝)”“下馬對上馬(負)”——這是一個理論上穩贏的策略。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這個策略你是很難用的:

在競爭中,你怎麼知道對方出的是“上馬”?

就算知道了,你怎麼知道對方只有一匹“上馬”?

“田忌賽馬”是一個典型的“後發制人”策略,如果對方遲遲不肯出招,怎麼辦?

……

策略要活學活用,重點在於核心邏輯,“田忌賽馬”的核心邏輯是什麼呢?

大家都打過“跑得快”撲克牌吧,如果對方出一張9,最好你能打掉手上的10,即對方出“下馬”,你出“中馬”;最糟糕的是你手上是一張8和一張A,這就變成了對方出“下馬”,你手上沒有“中馬”,只有一匹“上馬”和一匹“下馬”。

這就是“田忌賽馬”的核心策略,由“進攻策略”和“防守策略”兩部分組合:

進攻是“以小博大”策略,要想辦法用自己的“下馬”逼出對方手上的“上馬”,怎麼才能逼出“上馬”,是策略的關鍵;

防守是“物盡其用”策略,保證自己手上的“馬”剛好壓對方手上的“馬”。

進攻“求敗”,目標是“丟車保帥”,用最小的代價吸引對方的注意力;防守“求勝”,實踐中追求的是“勝多敗少”,追求的是“穩贏”。


人生如棋,如何正確的“丟車保帥”?


知道了“田忌賽馬”核心策略後,我們來看看它在生活中的一系列“變形運用,最好的例子是在外交上。


外交中的“上中下馬”

在世界各國的“愛國青年”的印象中,本國的外交總是很軟弱,只知道“抗議”“強烈抗議”,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但如果對照“田忌賽馬”的兩個核心策略,你就不會這麼想了。

外交手段根據激烈程度,分為三個層次、N多級別:

第一個層次,打嘴仗,相當於“下馬”。其中最低級別是“沉默”,很多時候,沒反應也是一種反應;往上是“關注”“深表關切”,再往上是“遺憾”“不滿”,再往上是“堅決反對”“抗議”“強烈抗議“。

第二個層次,非外交行動,相當於“中馬”,包括“凍結兩國官方交流”等政治信號,“經濟貿易制裁”等經濟手段。

第三個層次,又回到了外交手段,但性質就完全不同了,相當於“上馬”,從“召回大使”到“斷絕外交關係”,最後的終極手段就是“宣戰”。

這些手段的出牌順序非常有講究,原則就是田忌賽馬的“中馬鬥下馬”的“物盡其用”策略:如果“深表關切”足夠表達我們對對方行為的不滿,就不會輕易用“強烈抗議”,可以用“強烈抗議”的,就不會草率地用“非外交手段”。

為什麼呢?跟打牌一樣,外交手段是有限的,用掉就要升級,你用“深表關切”,因為大概率問題沒有那麼快解決,下回就可以升級到“強烈抗議”;但如果你一上來就“強烈抗議”,下回就得“經濟制裁”,萬一對方繼續不服軟,打出“中馬”,你勢必要出“上馬”。可出什麼呢?出“王炸”,斷絕外交關係嗎?回頭想想,用外交手段就是為了防止激化矛盾,你倒好,主動升級衝突,把國家架到火上烤。

很多“愛國青年”在外交事務上,動不動就想出“王炸”,恨不得中國跟“環球列國”一一宣戰。這就跟打牌一樣,上來甩掉QKA,真爽,可接下來拿著一手的“數字”,沒牌可打。

“田忌賽馬”中的另一個策略“下馬鬥上馬”的“以小博大”策略,在外交上也很常見。

英劇《Yes,Minister》中有一集,一個前英國殖民地的非洲小國總統,為了“敲詐”英國的援助,在出訪英國時的發言稿中準備讚揚“蘇格蘭和愛爾蘭人民反抗英國統治的精神”這個令人尷尬的問題(類似訪問中國的外國元首在致辭中大談“敏感詞問題”),並且事先把發言稿傳給了英國政府。


人生如棋,如何正確的“丟車保帥”?

這其實就是“開價”——你不給我援助,我就讓你“難堪”。這是小國對付大國最常見的策略,為什麼它能奏效呢?劇中進行了一番分析:

對方發言稿一出,英國肯定要外交回應。可回應什麼呢?“沉默”“關注”“深表關切”和“遺憾”,都不夠有力,最合適的是“強烈抗議”——所以咱們國家經常“強烈抗議”。

可問題是,“強烈抗議”的作用是“掙回面子”,對美國日本歐盟這些大國有效,人家有面子,但小國的面子就不夠“掙”了——你“強烈抗議”什麼呢?遇上大國,可以說是人家“干涉內政”,可說小國家“干涉大國內政”?只會落下國際笑話。

那麼試試“中馬”的手段?人家就在這兒等你呢!斷絕經濟援助?人家來就是談援助的,你斷絕什麼啊?其他手段同樣用不上,因為你跟他們本來就沒什麼關係啊。

再往上的“上馬”呢?不管是“斷絕外交關係”還是“宣戰”,都太過火了,你打不出來。

這就好像對方知道你手上要麼是“2、3.、4”,要麼是“QKA”,特意亮了亮手上的“5”,逼你跟他談判,人家的“中馬”早準備好了——在劇中,就是逼英國政府給援助,換取“改發言稿”,以免在國際上出醜。

這裡可以看出,“以小博大”並非真的“以卵擊石”,而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個“沛公”,其實是手中下一輪要出的“中馬”。

這個策略在商業競爭上,就更常見了。

決勝中馬

互聯網企業中,最擅長“田忌賽馬”中的“物盡其用”策略的,美團可算一個。

美團為上市做大市值而拿下的摩拜,其實是個定時炸彈,有人測算過,共享單車想要打平成本,騎一次至少要收2元,但肯付這個價格的消費者又太少,而摩拜業務的攤子又鋪得太大,很可能成為吞噬美團利潤和現金流的“怪獸”。

不過,慣於精打細算的美團在收購摩拜後,用的是“中馬鬥劣馬”的策略,大量減少在共享單車上的投入,其原則是“剛好比競爭對手多投入一點”,因為這個“賽道”的玩家大部分都拼光了,剩下的ofo自身難保,滴滴身陷醜聞,哈羅被困在三四線城市,哪怕摩拜的服務比以前差一點,只要比僅剩的競爭對手好一點,就能佔據消費心智第一的位置。

互聯網商戰中,更常見的是“以小博大”策略,最初的經典案例就是2010年的“京東噹噹圖書大戰”。

京東以IT起家,用戶偏男性,為了切入消費頻次更高的女性用戶,京東盯上了擁有大量女性消費者的圖書類目,這麼一來,剛剛在美上市的圖書垂直電商霸主噹噹網,就成了京東必須打倒的對手。

為什麼說此役為京東“以小博大”的戰役呢?這跟雙方手上的“牌型”有關。

噹噹網的圖書業務佔了絕對份額,其他為上市而做的母嬰、服裝類目完全不成氣候,其陣營是名符其實的一匹“上馬”加一堆“下馬”;而2010年的京東,表面上看,跟噹噹類似也是3C加一堆不成氣候的類目,但仔細看,京東的“牌型”更豐富,“上馬”中,IT數碼是“王炸”、家電是“JQKA”,除了一堆“下馬”的小類目外,京東還有一匹決定勝負的“中馬”——“物流”。


人生如棋,如何正確的“丟車保帥”?

2011年3月,京東的“下馬”逼出了當當網的“上馬”——圖書促銷大戰正式打響。京東以20萬冊圖書對陣噹噹的60萬冊圖書,看似毫無勝算,但前面說過了,“下馬鬥上馬”本來就是“求敗”,真正的致勝核心在於手裡的“中馬”。

圖書大戰在出版總署的協調下偃旗息鼓,噹噹和京東都宣佈自己贏了,噹噹的理由是自己捍衛了圖書市場絕對老大的市場地位,但實際上,真正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京東出了物流優勢的“中馬”,噹噹竟然無牌可打。圖書是標準的“大頭長尾市場”,京東憑藉暢銷書戰略和物流能力,不斷蠶食噹噹的市場份額。雖然在圖書業務上,噹噹此後一直是老大,但整體電商業務份額上,跟京東卻越來越遠。

有人說,那噹噹為什麼不能也用“小牌逼大牌”的策略呢?事實上,噹噹在第一時間也試圖挑起了3C產品促銷,誰料京東基本沒有應戰,“上馬”好好地呆在家裡睡大覺。

為什麼京東如此放心呢?因為圖書市場的供應方“出版社”高度分散,每一輪衝擊,京東多多少少能攻下一些;而3C產品集中度很高,京東對供應商的網上渠道控制力很強,看準噹噹沒有“中馬”的後手,京東自然不必出“上馬”回應。

回頭看,京東的“上馬”比噹噹的“上馬”更強,“下馬”又搶了先手,還有一匹隱藏的“中馬”,可謂未戰而先勝了。

此役之所以經典,之前電商領域一直有“垂直電商網站”和“綜合電商平臺”之爭,而噹噹的尷尬,讓“垂直電商”明確看到自己缺少“中馬”的“阿喀琉斯之踵”,紛紛轉型。

“以小博大”策略在互聯網商戰中的運用要高於“物盡其用”策略,因為它是經典的“拓展業務品類”的戰術,無論是“騰訊攻阿里”的“支付大戰”,還是阿里反攻的“來往”,都是這個“下馬打上馬”的邏輯。萬一得手,就做成了“微信支付”,就算是像“來往”一樣輸了,也不影響大局,說不定還能出一個“釘釘”這樣“無心插柳”的成果。

前面的案例都是競爭博弈,“田忌賽馬”不僅是競爭策略,也是合作策略,特別是在職場領域,因為合作本身是利益交換,同樣有“上中下馬”的博弈,這是個大話題了,有機會再講。

長板、短板與中板

以前有個“短板理論”,強調競爭中“補短板”的作用,後來又有了一個“長板理論”,強調競爭中要充分“發揮優勢”。

這兩個理論明顯是對立的,而且今天的文章又可以總結出個“中板理論”:大家都有“長板短板”,又都知己知彼時,“中板”的長短,就成了決定性因素。

通過前的案例,我們不難看到“短板”“中板”“長板”三者其實正是“上中下馬”的關係,可以概括成:

用“長板”構築自己長期的“絕對優勢”;

用“中板”形成短期競爭中的“相對優勢”;

補“短板”則是為了提高競爭對手的攻擊成本。


所以在競爭中,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田忌賽馬”策略看似簡單,實際運用中至少要把握下面的要點:

1、瞭解對手,隱藏實力,活用規則;

2、“局部戰場”的競爭,靠的是實力,別老想著以弱勝強,該放棄就要放棄,但任何“棄子”都要發揮其“剩餘價值”,

3、“整體戰場”的競爭靠策略,形成“上馬”、“中馬”、“下馬”的整體格局;

4、要打勝仗也要講成本,寧要低成本低收益的“穩贏”,也要避免高成本高收益的“慘勝”。


人生如棋,如何正確的“丟車保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