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展了100年,為什麼遲遲實現不了智能網聯功能!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想象中的 AI 大多存在於科學家們的實驗室裡;後來作為第一個戰勝人類世界圍棋冠軍的AI——阿爾法的隆重出場,讓大家對AI的概念和應用有了生動的認識,AI 既可以是我們的工作夥伴,也可以是我們的生活助手。

AI的應用很廣泛,不僅可以將我們的生活與藝術結合,還可以讓大家的衣食住行更便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未來AI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汽車發展了100年,為什麼遲遲實現不了智能網聯功能!

人類作為地球上的原生智能生物,對於新智能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這可能是一種天性,阿爾法戰勝人類圍棋冠軍,令人口瞪目呆幾個月後,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人類就是這樣,當見識過新的智能的時候,很快就會覺得它不怎麼智能了。

汽車發展了100年,為什麼遲遲實現不了智能網聯功能!

汽車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剛被普及的時候,一定是當時最智能的產品,但是現在汽車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簡單的代步工具,遠遠達不到我們心中的"智能"。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地圖導航這一個互聯網的基礎功能,與汽車的基礎功能,與汽車出行的關係極為密切,理應由汽車本身來實現。有人給汽車裝箇中控大屏Android系統,甚至上汽在10年前曾獨立開發InKaNet系統,但用戶並不買賬,最後用戶發現最好的辦法還是給車上裝個支架,最後不得不用手機導航!

幾十萬元汽車的智能網聯功能,依賴幾千元的外設才能實現,這樣的汽車只能說即不智能、也不互聯。

人們在汽車之外的生活,智能互聯化越來越高。當進入汽車後,這種反差感越來越強。幸運的是,在未來25年,AI(智能化)與互聯網將在汽車領域同時席捲一場風暴。

汽車發展了100年,為什麼遲遲實現不了智能網聯功能!

100年多年,Benz發明的第一輛汽車,唯一的座位就是留給駕駛員的。百年以來,無論是四座轎車、七座MPV還是幾十座的大巴,都必須要有駕駛員的位置。與之相應的,開車成為了一項技能、社會上產生了司機這項職業。然而在未來的25年裡,汽車將會迎來一場新的革命,這場革命,主要是由AI(智能化)帶來的,但卻深深依賴於互聯化!

汽車發展了100年,為什麼遲遲實現不了智能網聯功能!

智能交互:開車時,不太方便用手操作屏幕,所以最重要的是語音交互,聽得懂人話,幫人開窗、開雨刷、查路線、拍照,最好還有足夠的智能與人聊天解悶。當然,像上面講的特斯拉門把手,也屬於智能交互的一種。

智能互聯:自動連接外部Wi-fi、將自己變成Wi-fi熱點、無縫連接手機等等,比較重要的一點是連接的時候智能一些,不能像七八年前那樣,連接個手機藍牙都操碎心。

智能導航:車載導航可以獲得駕駛信息、屏幕更大,理應比手機導航要更好用。過去,車載導航的短板是系統更新、地圖更新、與其他APP連通(例如大眾點評)要弱於手機導航,而智能導航應該完全彌補這些,應完勝手機導航。

汽車發展了100年,為什麼遲遲實現不了智能網聯功能!

有限度的社交:在一些特殊的場景,從人性化需求的角度來設計社交功能,例如在保證隱私的情況下,與附近的車友建立車隊聊天室,基於地理位置分享美食、交通等信息,帶來切實的便利。而不應該像一些打車軟件那樣強行社交,釀成悲劇。

OTA(Over the Air): 車機系統版本自動更新、導航地圖更新;進一步地,能實現汽車控制系統的版本更新,這樣就不必跑4s店更新固件了。

以上這些功能,從技術角度來說也並不是很難。但在過去幾年中,卻少有成功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