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二手車的風險在哪?是否划算?

一、買二手車肯定有風險,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風險點和防範措施。

雷區1:宰的就是熟人 

朋友之間進行交易知根知底,但是在談交易價格方面輕者容易“傷感情”,重者被“宰”掉不少銀子。“熟人之間好辦事”,可是牽涉到經濟利益時,雙方一定要“親兄弟明算賬”。

提醒:瞭解車況打探行情

商人喜好專宰熟人朋友,是利用了熟人朋友抹不開情面的弱點。這種商人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的,只有熟人而已。無論價格怎樣,車況一定要看準了,有無事故、機械故障等,都要說清楚,以免留下“後遺症”。第二,雙方最好一起到舊車市場,共同瞭解交易行情,明明白白地做交易。

雷區2:騙的就是生人

有的人通過其他方式交易車輛,比如通過網絡找到“個人急購、白領求購”這樣的廣告,筆者不敢妄言這其中的真偽,但和陌生人交易一定要謹慎。如果是賣車,要檢驗購買者的身份證。賣車過程一般都是“一手錢、一手車”,但一定要當時過戶。在符合手續齊備、無任何違章記錄等條件下,過戶時間不到20分鐘,所以,時間上應該不是問題。

事件:騙走手續賣掉車

某女車主要賣一輛本田,找到一個陌生人,此人不具備舊車經紀人資格,也不屬於經紀公司人員,結果他以幫著補辦手續為理由,把車、手續、車主身份證都騙走了,其目的是想把車賣掉十幾萬元,好在被公安部門及時偵破,在這個騙子準備倒手時將其抓獲歸案了。

提醒:過戶要到舊車市場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看車的地點不要到距離市區很遠的地方,以免被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過戶要選擇舊車市場辦理,如濟南華瑞源二手車市場,辦理過戶都非常方便。

雷區3:蒙的就是車盲

賣車不要只圖價錢合適,要及時過戶以保障自身利益。

事件:賣車不過戶違章全兜著

某男車主要賣一輛寶來,也是找到一個非舊車經紀人員,當時得到的價格是14萬元,由於超過心理價位,就把車賣給了他,此後半年時間過去了,一直沒有過戶,車主有些擔心,打電話找到那個人,他卻說車已經轉手了,接著再找到下家後,得到的答覆是又轉手了,車被轉手兩次了,車主有些著急,又找不到車在哪兒,上網一查,違章記錄卻不少,而且這些罰款都是要車主來承擔的。

提醒:過戶要全程跟隨

這個例子是典型的只圖價錢合適,卻沒有過戶,給自己找麻煩。可以看出,如果確實需要和個人進行交易,交易後要立刻辦理過戶,並在車管所把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變更(還包括在購置稅、養路費的變更),而且應全程跟隨辦理,這是對自己權益的最大維護。

雷區4:唬的就是“摳兒”

收車小廣告上的價格“僅供參考”,賣車時避免被“塞價”。一些貪圖便宜的人容易上當。

事件:小廣告價不實

平時交養路費、年檢時經常收到很多個人收車小廣告,上面印有各種車型的“收購參考價格”,但是小廣告上登載的車型不夠具體,比其實,行情的差異很大。廣告上的價格一般比實際價格高很多,高的價格只是為了吸引客戶,這就是“塞價”。

提醒:廣泛收集舊車信息

應到正規的舊車交易市場熟悉行情,最好能廣泛收集舊車信息。最好找到與愛車的品牌、年份、車況相近的車型,通過它的標價判斷大致的收購價。

雷區5:粘的就是所有人

“賣嗎?賣嗎?”很多車主前往舊車市場,在市場周邊總會聽到一些人在向您大聲喊。如果您說要賣車,結果是十幾個或更多的人圍攏上來,之後是能鑽進車裡的都擠進來了。他們就是專門粘你的拼縫人。

提醒:不要理睬“拼縫人”

到了市場,面對這些人最好的辦法是不予理睬,即使想賣車也不要“宣佈”出來,我們可以通過在市場裡多轉、多看,親歷親為之後,就能形成自己的判斷。

總之,賣車前一定要多瞭解交易行情,多收集一手信息,準確把握實際價格,做到心中有數,切不可操之過急。

二、買二手車划算嗎?怎麼買最划算?

建議第一、二年的汽車

對於一輛車的殘值,目前汽車業內普遍用“折舊法”計算:第一年折舊15%-20%,第二年10%-15%,第三年7%-9%,中間四年每年按價值減少5%來計算,七年以後基本靠銷售估值。除了折舊算法,評估人員會綜合新車車價變化、油耗、品牌情況和車況變化規律等來估價。

比如說,2008年尼桑軒逸當時新車售價18萬元,目前市場折舊後價值5萬元。雖然也是7年老車,但是因為其經濟、省油,在二手車市場仍然受歡迎。相反,老別克君威,2007年款售價40萬元以上,目前折舊後不足5萬元,還有的車商不收,原因就是油耗高、不實用,

對於賣家來說,第三年賣車買車最划算。對於買家來說,第一、第二年的二手車最划算。

“兩年以內的的車輛貶值率其實非常低。4S店一經售出新車價就直接打8折,這還沒算上各種雜費比如購置稅。對於買家來說,這種八成新的舊車有良好的維修保養記錄,汽車性能也與地面有了很好的磨合,對於買家來說靠譜。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在確認品牌後,看汽車的年限也是最重要條件之一,雖說現在已經取消了乘用車的強制報廢年限,還是建議根據以往強制報廢的界限來看車,切不可貪圖便宜購買使用年限過久的車輛。

里程錶是否造假,出廠日期和行駛里程,是影響二手車價值和使用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利用技術篡改里程錶公里數,這已是公開作弊手法。購買二手車,絕不能單純相信車主提供的信息:

1、車架號

【1】、驗證合法性。鑑別二手車是否合法(非盜搶涉案車),車架號(VIN號)是一項重要指標。方法:將車上車架號,與該車行駛證、車輛註冊登記書上的車架號比對,看三者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該車合法性就可能有問題。

【2】、看出廠時間(生產日期)。車架號第10位數字或字母,即為其生產日期。7是2007年,8為2008年,依此類推。2010年,編碼改用字母A表示,2011年為B,依此類推。26個英文字母除去5個易混淆的字母(I、O、Q、U、Z),加上9個阿拉伯數字進行循環,每30年一個循環。上圖中車架號第10位是8,表示該車出廠日期為2008年。

車架號一般在3個位置:一是在前擋風玻璃與儀表盤交界處。二是在銘牌上,不同車型位置差別較大。三是副駕位下方,年審時要拓印,部分車型在B柱和後排座椅下方。

2、輪胎

【1】、看出廠時間。輪胎上有編碼,DOT代碼後有4個數字,如2907———07代表2007年,29代表29周,該輪胎出廠時間就是2007年第29周。

【2】、里程錶是否作假。一般來說,新車輪胎的出廠時間不會比車子出廠時間晚。如果輪胎出廠日期比車子出廠日期晚很久,基本可判斷更換了輪胎,如果目標二手車行駛里程不多,使用年限也不長,卻換了新輪胎,購買者就需警惕其真實使用里程數———很可能是跑了很多里程,輪胎磨得都換新的了,通過技術手段將里程錶改小了。

【3】、磨損程度判斷里程。如果車子前胎磨損快接近安全線時,車輛一般在7-10萬公里左右。若里程錶與這個數字相差幾萬公里以上,便說明其中有問題。

3、發動機是否修過

看發動機、變速器有沒有維修過,最直觀方法就是看發動機、變速器的連接螺栓有無拆卸痕跡,缸蓋等連接處的密封膠是否均勻。

上圖中螺栓有拆卸痕跡、密封膠不均勻,可以斷定發動機經過拆裝。

4、是否買到事故車

二手車行業普遍認為,普通擦掛不屬事故車,只有對結構造成損傷的車輛才屬事故車:主要指前後縱軸,A、B、C柱受過損傷的車輛。

判斷事故車需要豐富的驗車經驗。對車車族來說,事故車的一些明顯痕跡是可以判斷的。

5、看大燈

假如這臺車輛右側大燈總成的出廠日期是2012年,與這臺車輛的生產日期相符,但左側大燈總成出廠日期是2014年,明顯晚於車輛出廠日期。這基本可以判斷該車更換過大燈,極有可能是出了事故的。

6、看翼子板

打開引擎蓋,觀察兩側翼子板有無拆卸鈑金痕跡,大燈和保險槓接縫有沒有差異。如果有,就要特別注意了。右圖翼子板有鈑金痕跡,懷疑發生過事故。

7、看縱梁

輪包下面的縱梁,經切割後再燒焊,用一段時間後就有明顯鏽蝕,可以清楚看到縱梁維修的痕跡。翼子板內骨架(減震包)有修復痕跡,一般能看見有鈑金修復或切割痕跡,鈑金膠(鈑金接口處的物質,顏色多為黑白黃等)不一致等。之後再看前防撞梁及縱梁有無切割、修復痕跡,來判斷是否有過碰撞事故。無事故車輛,縫隙是比較整齊且一般無拆卸痕跡。有條件的一定要上舉升機,觀看縱梁(車身骨架)及底板有無切割、修復痕跡。

8、看ABC柱

重點檢測A、B、C柱,把裝飾橡膠密封條打開,看有無燒焊、切割、修復等痕跡,有變形或修復則為事故車。

假如是修復過的B柱,有焊點和鏽蝕。而沒有修復過的B柱,漆面是光澤、光滑的,焊點是均勻的,無鏽蝕。

9、看後圍板

左右後翼子板(側圍)鈑金有無差異,後圍板有無變形或修復,底板有無變形、切割、修復痕跡。後縱梁是否有切割修復(參照前縱梁檢查方式)。

10、看是否買到水泡車

坐進駕駛室內明顯有股黴味或異味,點火時啟動也困難,應警惕車輛是否是水泡車。應當重點檢測內飾,觀察水泡跡象,檢測駕駛座椅有無黴斑及拆卸痕跡,駕駛室底板有無泥沙或水線痕跡。可再看看保險盒裡保險絲、空氣濾清器。正常保險絲為亮銀,有鏽蝕需注意。有條件可把線束撥開看看,有無泥沙沉積在裡面。

三、最後說說二手車如何估價,影響二手車價格主要有三種因素。

1、品牌。進口、合資或國產品牌差價相差較大。保有量大的合資品牌如一汽大眾、上海大眾、長安福特等最保值,國產品牌相對差些,一些冷門車型最不保值。

2、使用年限。對熱門且保有量大的車,有個粗略計算公式,即9-使用年限,換算成百分比。例如,裸車價10萬元用了3年,9-3=6,估價為原價60%,即6萬元。

3、是否有事故或故障。前後縱梁,ABC柱等結構件發生事故,會極大影響售價格,以10萬元轎車為例,結構受損價格會便宜10%-30%。發動機拆裝也會影響車價,大致折價10%。

如果您喜歡,就請動動手指關注並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