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勞力士一直贊助各種探險項目,給他們手錶,探險歸來回收並調查各項數據;喜馬拉雅探險隊也是其一,勞力士給他們特別改制過的Oyster Perpetual腕錶以確保他們能夠在-50°F,比海平面的氧氣少70%的惡劣天氣下保持精準計時,但是這些時計還沒有承載探險家型的名字,也沒有它的標誌性3- 6-9面盤或奔馳針。

值得提醒大家,探險家型系列的歷史比Submariner或GMT更豐富。Explorer系列於1953年1月由勞力士註冊,在水鬼(1954年)和GMT線(1954/55)之前,其研發計劃更是幾年前就已確定。

1953年5月29日,Edmund Hillary(左)和Sherpa Tenzing Norgay到達了珠穆朗瑪峰的頂點,成為第一批站在世界最高峰之上的人。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1953年, 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諾爾蓋登上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這座星球上最高的山峰。勞力士 – 20世紀最聰明的奢侈品營銷公司 - 當然立即將Explorer手錶與這些成功的手錶登山者聯繫起來(見下面的廣告) - 從那時起,一提起探險家型就會聯想起那次偉大的探險。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到目前為止,勞力士已經制作了七個版本的探險家Explorer手錶,其製造週期如下: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635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A296機芯

1953 - 1954年,探險家型 Ref.6350,這是第一枚面盤上印有Explorer的手錶,搭載A296機芯,通過了天文臺認證;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6150

1953 - 1959年,探險家型 Ref.6150,跟6350

的區別在於該款沒有天文臺認證,錶盤上只印有’precision’字樣;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661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1030

1959 – 1963年,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勞力士推出了Cal.1030機芯 - 這是第一款完整的內部設計製造的機芯,它也是天文臺級。相應的勞力士推出了新一代探險家型 Ref.6610,得益於新機芯,6610的錶殼更纖薄。6610還完全採用了標準的Explorer美學。錶盤在12點位置有倒三角形,3-6-9數字和現在標準的奔馳針。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1016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1570

1963 – 1989年,最長壽的探險家型 Ref.1016,一直生產了26年;最初搭載了Cal.1560機芯,十年後升級為增加了停秒功能的Cal.1570機芯。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1427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3000

1989 – 2001年,經濟轉好了,勞力士終於推出了換代探險家型Ref.14270:丙烯酸表鏡現在換成了人造藍寶石材質,夜光最初是氚,90年代末換成了Super-LumiNova;機芯為Cal.300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11427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3130

2001 – 2010年,探險家型 Ref.114270,用Cal.3130機芯取代了Cal.3000,主要改進是擺輪也更大了,擺輪夾板從單臂變成了雙臂型,以及應用了寶璣上繞遊絲。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21427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3132

2010年 - 至今,探險家型 Ref.214270, 具有較大的錶殼,39毫米(以前都是36毫米),相對於前代表款只有36毫米 。機芯為Cal.3132,也有一個新型避震器,以及一個自產Parachrom遊絲和新Oysterlock摺疊表扣。

Explorer II

1971年,勞力士推出了一款名為Explorer II的新款手錶。這一次,探險家型II不是將其推銷給登山者,而是針對探險者和極地探險家 - 即在黑暗中或在不規則的日照時間內度過充足時間的冒險者。因此,Explorer II提供額外的24小時指針,24小時標記的表圈和高亮度的錶盤,使佩戴者可以隨時區分白天和夜晚,無論周圍環境如何。

Explorer II帶來了一些變化,包括GMT指針和24小時表圈。

迄今為止,勞力士已在Explorer II系列中發佈了四種不同的型號: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1655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1570

1971 – 1985年,70年代真是至暗時刻,39毫米的勞力士Explorer II Ref.1655也是超級長壽,一直生產了15年,輕易不花錢換代,早期用24小時橙色錶針,後來換成紅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紅色實際上已經褪色成橙色;該錶款搭載Cal.1570/Cal.1575機芯(相當部分1575機芯上刻的是1570,猜測是勞力士節省成本之舉);

Explorer II Ref.1655可能是當今市場上最酷,也可能被低估的復古勞力士運動手錶之一。最初開發供洞穴探險家使用,固定的表圈使佩戴者能夠準確地告知24小時的時間。這些手錶在意大利語中被稱為“Il Freccione”,意為大箭頭 - 指的是24小時橙色指針。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1655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3085

1985 – 1989年,勞力士Explorer II Ref.16550,16550採用40毫米錶殼尺寸,換成了藍寶石水晶鏡面,搭配Cal.3085,更長更薄的箭頭24小時指針,以及奔馳針。此外,勞力士現在在Explorer II上提供黑色或白色作為面盤選項。

Cal.3085機芯現在意味著可以獨立於中心指針調節24小時指針。因此,Explorer II從僅指示白天和夜晚的時間升級到了到能夠指示第二時區的GMT手錶。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1657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3185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3186

1989 – 2011年,勞力士Explorer II Ref.16570,這一款也足足生產了22年,換了新一代GMT機芯Cal.3185,最後升級為Cal.3186。你能發現16570還採用了當時全新的“ROLEX ROLEX ROLEX”內圈刻字。這是勞力士用來甩掉造假者的新設計策略。

另外一個顯著變化是16570是在白色錶盤上使用圍繞圓形時標的黑色輪廓而不是更傳統的白金時標。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Ref.216570

勇攀高峰——勞力士探險家型簡史

Cal.3187

2011年 – 至今,探險家二代四十週年之際,推出了最新一代勞力士Explorer II Ref.216570,最新款外殼尺寸增加了42毫米,使其成為Explorer II的更強大版本。為了平衡大型錶殼,錶針和夜光的尺寸也增大了,以便更好地辨認。

為了紀念原版Explorer II 1655,勞力士為最新的Explorer II配備了類似橙色箭頭的24小時指針。但當然,與原版不同,目前的Explorer II是帶有第二時區顯示的GMT手錶。再加上3點鐘的日期窗口,這款腕錶不僅適合冒險者,也適合全球旅行者。Explorer II 216570內裝的是Cal.3187。

Explorer Vs Explorer II

功能:

在功能方面,Explorer和Explorer II差別很大。Explorer是一款簡單的僅限時間的勞力士型號,具有中心時針,分針和秒針。

另一方面,Explorer II還包括其他一些複雜功能。首先,3點鐘位置有一個日期窗口。然後是錶盤上額外的24小時指針。重要的是要注意在老款Explorer II中,比如Ref.1655,這個額外的三角形針只是一個AM / PM指示器,因為它與主時針和分針同步。然而,從第二代表款開始,Explorer II就成為GMT手錶,因為24小時指針獨立於中心時針和分針。

設計:

作為冒險套裝的工具手錶,勞力士只用不鏽鋼製作了Explorer和Explorer II。此外,兩款車型均包括奔馳針(第一款Explorer II1655除外),防水100米的Oyster錶殼和Oyster錶鏈。

Explorer 以36毫米勞力士腕錶的形式開始,並持續數十年,直到2010年引入Ref. 214270,手錶增長到39毫米。相反,Explorer II最初是作為39毫米勞力士手錶,然後Ref.16550增長到40毫米,最新款Ref.216570增長到42毫米。

探險家型總是配備一個黑色錶盤,3,6和9數字分佈在指揮棒時標中。實際上,這種錶盤設計被稱為“探險家式”錶盤。

而第一枚Explorer II Ref.1655,也被稱為勞力士Steve McQueen,只有黑色錶盤,勞力士在所有後續的Explorer II上都提供了黑色和白色錶盤。此外,額外的24小時指針開始為橙色,然後勞力士將其更改為紅色,然後在最新版本上將其更改為橙色。

現在Explorer和Explorer II共享勞力士當前目錄中的同一個位置,儘管它們是如此不同的手錶。前者是一款簡單的僅限時間的手錶,具有入門級價格標籤和有限的尺寸,而後者由於其增加的功能和更大的尺寸而更加昂貴。

無論您選擇哪種型號,這款專為極端設計的腕錶都是特殊關係的繼承者,這種關係始終將勞力士與無盡探索結合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