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次研討!國產航母相近海域開土動工 打通2870米海底長龍

【歡迎關注本賬號,及時獲取國際教育,科技,文化,經濟,社會及世界語(Esperanto)

最新資訊】

15次研討!國產航母相近海域開土動工 打通2870米海底長龍

15次研討!國產航母相近海域開土動工 打通2870米海底長龍

前段時間,002號國產航母進行了第四次海試,極有可能意味著海軍國產雙航母一起出擊深海的日子不遠矣,而完成這一振奮人心的成就,大連造船廠居功至偉。近日,位於大連造船廠不遠處的梭魚灣裡,也就是國產航母停泊的那片水域下方,即將建造一項難度極大的工程。大連地鐵5號線,要穿越那片海灣,但因為海灣處時常有巨大輪船通過,不能建設跨海橋樑,只能建造一條長2870米長的海底隧道。

為了順利完成梭魚灣海底隧道的修建,從而不影響國產航母的修正,相關專家接連開了15次研討會。可偏偏這條海底隧道要通過一個海底岩溶區域,有上千個溶洞,可勘探的最大溶洞高30米。國內尚無克服底岩溶區域後修建而成的大型工程,放在全世界這也是個難題。百般思量之下,動用了國之重器,“海宏號”盾構機。

15次研討!國產航母相近海域開土動工 打通2870米海底長龍

絕大多數小夥伴對盾構機可能並不陌生,事實上,盾構機是真正的國之利器,曾經,我們沒有製造盾構機的技術,只能高價從國外購買,如今,我們已經能建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盾構機,將之白菜化。“海宏號”盾構機正是我國專門為這項工程,造出的可媲美世界先進水平的盾構機,它功能齊全,核心部件全球領先,也被稱為最聰明的盾構機。用聰明來形容一件沒有靈魂的機器,或許不太妥當,但也從側面證明“海宏號”的設計非常人性化,並且,科技感十足。“海宏號”盾構機住要有兩大優點,首先,“海宏號”在工程作業時,只要感到周圍的力量不平衡,便會自動調整。憑藉這個性能,它能提前感知到前方是否有溶洞,發現溶洞後,它內部的一根注入管立即將這個溶洞注滿,然後繼續向前鑽。

15次研討!國產航母相近海域開土動工 打通2870米海底長龍

其次,“海宏號”具備一項看家本領,常壓換刀。來海底進行施工作業,壓力自然很大,盾構機刀盤後方的空艙內壓力更是可想而知。之前,都是專業的人員提前適應了壓力之後,進艙內換刀片。而“海宏號”卻可以自主換刀,當第一輪刀盤啃掉面前的泥土和沙岩時,小刀片便會退回艙內,艙門自動關閉,隔絕外面的壓力。看到我國盾構機如此優秀,別國也非常眼紅,1月15日,我國出口非洲最大的盾構機成功下線,標誌著又一張印著“中國製造”的名片進軍海外。

15次研討!國產航母相近海域開土動工 打通2870米海底長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