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蘇30真心不容易

從殲16的發展也可看出中國,乃至世界對三代機改進以及對未來空戰的一些看法。其實,關於殲16一直有傳言稱它是“國產化的蘇-30”。這大概是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說它仿製了蘇-30MKK戰鬥機,包括機體和航電。另一層是說它在空軍中扮演了蘇-30MKK的角色地位——既可以對空攔截,也能對地打擊。

國產化蘇30真心不容易

“國產化的蘇-30”是對殲16的誤解,就如同說紅旗9仿製S-300一樣。蘇-30MKK本身是對共青城飛機制造廠對蘇-27UB的有限改進,加強機體結構,提高掛載能力;增設空中加油,進一步延長航程;改進航電,增加發射對地打擊武器的能力。即便是它誕生的年代,其平臺和航電均已經落後於世界了,中國沒有必要再重複這樣一種已經落後時代的型號。從外觀來看,蘇-30MKK區別於蘇-27UB的最大特點便是補平了原來被切尖的垂尾,當然,還包括右移光電雷達、增設空中加油等等。而殲16同樣採用了切尖的垂尾,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該機系在殲11BS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非仿製的蘇-30MKK。

沈飛通過發展殲11B和殲11BS,對蘇-27的機體結構有了充分和深入的瞭解,中國沒必要放棄殲11B和殲11BS取得的成果,再專門去測繪仿製蘇-30MKK的機體。中國完全可以通過對殲11BS的進一步深度改進——從結構到航電——以發展一種頂級的雙座戰鬥機。

國產化蘇30真心不容易

國產化蘇30真心不容易

從外形判斷殲16仍使用了“太行”發動機。“太行”發動機的最新型號已經從12噸的推力增加到14噸,但殲16是否使用了增推的型號尚不得而知。在航電方面,更沒必要參考蘇-30MKK。殲16被廣泛視為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如今已經是各國高端飛機的標準配備。它可靠性高、波束靈敏度高,系統損耗小,有利於增加探測距離。更重要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電子戰性能強大。

國產化蘇30真心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