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苏30真心不容易

从歼16的发展也可看出中国,乃至世界对三代机改进以及对未来空战的一些看法。其实,关于歼16一直有传言称它是“国产化的苏-30”。这大概是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它仿制了苏-30MKK战斗机,包括机体和航电。另一层是说它在空军中扮演了苏-30MKK的角色地位——既可以对空拦截,也能对地打击。

国产化苏30真心不容易

“国产化的苏-30”是对歼16的误解,就如同说红旗9仿制S-300一样。苏-30MKK本身是对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对苏-27UB的有限改进,加强机体结构,提高挂载能力;增设空中加油,进一步延长航程;改进航电,增加发射对地打击武器的能力。即便是它诞生的年代,其平台和航电均已经落后于世界了,中国没有必要再重复这样一种已经落后时代的型号。从外观来看,苏-30MKK区别于苏-27UB的最大特点便是补平了原来被切尖的垂尾,当然,还包括右移光电雷达、增设空中加油等等。而歼16同样采用了切尖的垂尾,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该机系在歼11BS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非仿制的苏-30MKK。

沈飞通过发展歼11B和歼11BS,对苏-27的机体结构有了充分和深入的了解,中国没必要放弃歼11B和歼11BS取得的成果,再专门去测绘仿制苏-30MKK的机体。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对歼11BS的进一步深度改进——从结构到航电——以发展一种顶级的双座战斗机。

国产化苏30真心不容易

国产化苏30真心不容易

从外形判断歼16仍使用了“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最新型号已经从12吨的推力增加到14吨,但歼16是否使用了增推的型号尚不得而知。在航电方面,更没必要参考苏-30MKK。歼16被广泛视为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如今已经是各国高端飞机的标准配备。它可靠性高、波束灵敏度高,系统损耗小,有利于增加探测距离。更重要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电子战性能强大。

国产化苏30真心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