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致所有相信《龍貓》裡小姐妹倆都死了的人


吉卜力工作室(Ghibli)的動畫片電影鯊總是隔段時間就重看一遍,從《天空之城》到《魔女宅急便》,從《歲月童話》到《哈爾的移動城堡》,雖然故事主題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每次我翻看完他們的影片,都無一例外地能再次得到心靈的治癒。尤其是最近這部為慶祝上映30年,數字修復版的《龍貓》,在影院觀看時,好幾次熟悉的音樂響起,電影鯊都忍不住鼻子發酸。所以當我看到網上流傳著的

“狹山事件”(《龍貓》背後的真實案件)這樣的謠言,尤其許多人還在相信著這個謠言時,總想做點什麼,希望所有被謠言矇蔽的人可以因此瞭解真相。

狹山事件

昭和33年(公元1963年)5月1日,日本埼玉縣狹山市一個富農家中最小的女兒失蹤了。在哥哥回到家時,發現了一封勒索信。儘管綁匪已經在信上警告家屬不要報警,但失蹤女孩兒的哥哥還是毫不猶豫地聯繫了警方。5月4日上午,失蹤女孩兒的遺體在茶樹田和麥田的夾道中被發現。屍體面朝下被掩埋,面部用兩塊手帕包裹起來,雙手被綁在背後。偵查人員在女孩兒遺體內提取了殘留的精液(當時的技術還不能鑑定DNA同一性),警方因此懷疑女孩兒死前曾遭受性侵。但哥哥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在警方解剖了妹妹的屍體後,仍堅持相信妹妹是清白的。最終迫於偵查壓力在案件發生十幾年後在家中自殺身亡。

闢謠!致所有相信《龍貓》裡小姐妹倆都死了的人


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龍貓》上映後,很多人認為《龍貓》就是隱喻和參照了狹山事件

一,狹山事件發生地是埼玉縣狹山市,而電影《龍貓》的地點則是狹山市旁邊的城市,影片原片名《隔壁的totoro》,暗指峽山市;

二,狹山事件發生的時間是5月1日,而電影《龍貓》姐妹兩人的名字分別是皋月和梅,其中前者是日文中的五月,後者在英文中時May(五月);

三,狹山事件被害女孩歿年16歲,而電影《龍貓》中皋月與梅分別是12歲與4歲,相加為16。

四,狹山事件是妹妹失蹤後,哥哥交付贖金找妹妹,電影《龍貓》中,梅失蹤後,是姐姐皋月到處尋找妹妹;

五,狹山事件中,被害女孩屍體被發現後,哥哥在警察做筆錄時竟然說自己“見到了貓妖”、“遇到了巨大的狸貓”,而電影《龍貓》中,姐妹倆則真的遇到了龍貓。

六、更有人考證說totoro一詞在挪威神話裡有時被指代死神(trawl),而影片貓巴士上寫的目的地則是“墓道”。所以片中姐妹得以接近龍貓,是因為死神(龍貓)知道二人死期將至......

闢謠!致所有相信《龍貓》裡小姐妹倆都死了的人

瞭解到這個背景,有些人從動畫片《龍貓》中展開聯想,比如:

妹妹的鞋——

故事途中妹妹梅失蹤時候在池子裡面發現了小女孩的鞋子,其實那個時候妹妹已經死了,而姐姐皋月看到拖鞋,由於不敢面對現實,才撒下”這不是小梅的鞋子”的謊;

母親的不治之症——

母親治療的醫院名為七國山醫院,是結核病療養所。結核病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都是日本人第一大死因,而這部電影的時代設定應該就在這期間,因此可以判斷母親所患的是不治之症,沒有康復機會;

姐妹倆在乘坐龍貓巴士時已經離世——

還記得母親在醫院的時候說:“我好像看到小月跟小梅坐在那棵松樹上對我們笑”。這彷彿隱喻已經離世的姐妹倆,只有母親看得到她們的亡靈。而放在窗臺的玉米,它的日文諧音,剛好和“殺小孩“很相似。【どうもろこし(玉米)こどもころし(殺小孩)】

闢謠!致所有相信《龍貓》裡小姐妹倆都死了的人

當然,這些所謂的依據並沒有被吉卜力工作室所認可,他們甚至發出了一則聲明,稱《龍貓》毫無影射狹山事件之意,請大家不要相信傳言。但即便如此,這些謠言傳播者們,他們似乎被強大的獵奇心理所控制,又或者極度憧憬悲劇美學,希望把美好的東西悲劇化,每當《龍貓》出現在公眾視野,類似

狹山事件的流言還總能鬧得滿城風雨。

其實,傳言中,慘遭“真實案件”抹黑的動畫片,除了《龍貓》還有很多。

關於《蠟筆小新》的一則謠言廣泛流傳,它是這樣寫的:小新為救妹妹,喪命於車輪之下離開人世。媽媽野原美伢由於太過思念小新,用小新生前最愛的蠟筆描繪記錄小新5歲前生活的點點滴滴。

而關於《哆啦A夢》的謠言則這樣寫道:大雄是由於極度的自閉症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病人,已經在醫院住了八年,原來靜子只是大雄兒時暗戀的同伴,這世界上從沒出現過機器貓和萬能口袋......

闢謠!致所有相信《龍貓》裡小姐妹倆都死了的人

也許是為了炒作,也許是為了詆譭,也許是獵奇心太盛,電影鯊雖不能深入分析這些造謠者的動機何在,但作為一部極盡童真、極盡純潔、極盡美好的優秀動畫,讓我們停留它最美好的時刻,這樣子,難道不夠嗎?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闢謠!致所有相信《龍貓》裡小姐妹倆都死了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