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漏勺看唐朝皇帝對“吃”的重視

1958年,陝西西安北郊餘寨村農民在施工中發現了一把銀質漏勺,仔細一看,上面還刻有漢字。這個漏勺經專家鑑定,系唐代光啟宮御用漏勺,是皇上及妃子們吃火鍋的專用品。

透過漏勺看唐朝皇帝對“吃”的重視

實物拍攝

漏勺上面鐫刻的文字是:“光啟宮乾符三年正月改造晟鏤,一枚重二兩三錢叄字”。光啟宮,是長安苑中的一個宮殿,據史書記載,黃巢兵敗後,曾經將長安城放火焚燒,唯獨光啟宮倖免於難。這個漏勺就是證實皇帝妃子吃喝玩樂,終日醉生夢死,“吃著火鍋唱著歌”的見證之一。

唐朝皇帝對“吃”講究得苛責。為了吃好、吃俏,他們不惜人力物力、不懼路途遙遠。“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真實的寫照。吃火鍋,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唐朝時火鍋又稱“暖鍋”,用陶瓷製成。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鍋”中的“紅泥”,即指陶瓷。

唐朝後期,皇帝官員荒淫無度,窮奢極欲,終日歌舞昇平,吃喝玩樂,不理政事。“綠蟻新醅酒”的意思是用大米新釀製、尚未過濾的酒。“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老百姓種地沒糧吃,被活活餓死,皇帝卻用大米來釀酒。黎民百姓飽受苛捐雜稅之迫害,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地方百姓為尋求活路,紛紛揭竿而起;宮室內部也離心離德,烽煙不斷,戰爭不止。

安史之亂後的百餘年間,長安城多次損壞。義軍領袖黃巢離開長安時,曾放火焚燒宮室。據《新唐書·黃巢傳》記載:“至巢敗,方鎮兵互入擄掠,火大內,惟含元殿獨存,火所不及者,止西內、南內及光啟宮而已。”若干年以後,長安城雖有修復,但不久又遭戰火焚燒。唐昭宗乾寧三年,即公元896年,李茂貞攻入長安,殺人放火,將宮廷焚燒怠盡。八年以後,也就是公元904年,朱全忠再次打入長安,強制將長安百姓登記造冊,遷至洛陽,“自渭浮河而下,連甍號哭,月餘不息。”經過這次浩劫,宏偉的長安城被徹底毀滅。一代名城,化為灰燼。

這把漏勺目睹了繁華、經歷了戰亂,是歷史的見證。長眠於地下一千多年後,終見天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