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肯承認自己是個窮人?

決定了,每週在時尚穿搭、美妝護膚之外,寫一篇深度思考的文章,也可能是讀後感,也可能是社會熱點,跟大家談談心,聊聊天。(因為我發現自己還是比較擅長煲雞湯)

今天第一篇想跟大家談的主題是: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個窮人?

日常的我是個網癮少女,男票說我每天怎麼這麼忙?就算週末兩天宅在家裡都沒空搭理他,週六半天睡懶覺、半天拍照,晚上做飯,週日沒有特別的安排,躺床上刷微博、小紅書、公眾號、淘寶、B站我能看一天。。。

因為對自媒體行業感興趣,我關注了不計其數的微博大V,小紅書美妝達人,公眾號KOL,B站知名UP主,信息量攝入過大之後,我陷入了深深地焦慮中: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能買得起奢侈品,小紅書上隨便一個白富美都能洋洋灑灑分享出八千字的喜提愛馬仕配貨經歷、B站上的up主在環遊全世界並拍出豐富多彩的旅行VLOG,微博上的時尚博主們在九宮格展示自己新買的衣服.......

而回到現實中,我什麼都沒有。

上週跟一個在互聯網工作的朋友聊天,他抱怨說現在互聯網行業不景氣,工作不好找,很多公司都在裁員,好害怕明天一早醒就沒有工作了,北漂五年了,沒有戶口,也買不起房子,正在猶豫下個月回老家找工作。我一時有點恍惚。

很久沒有跟別人聊過了,在網絡中沉迷過久,我一度以為所有人過的都是錦衣玉食、周遊世界的生活,並且努力過得更像有錢人一點,但真實情況呢?

是真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罷了,至少有穩定的工作和在還房貸的房子,儘管是自己經常嫌棄的鐵飯碗,但至少不會擔心過了今天就沒有工作,另外一方面,我就像大多數平凡人一樣,父母都是工薪階層,不是富二代,家裡沒礦,也沒有必要去羨慕和比較有錢人的生活,因為比來比去,不過是自尋煩惱。

但是沒什麼錢,又努力地想靠近有錢人的生活,大部分人的生活狀態都是如此,於是出現了一個新的詞語叫做:無產中產階級。


為什麼不肯承認自己是個窮人?

按我的理解,可以先想一想,我們為什麼這麼容易被博主們種草?

因為我們看到博主們不斷在消費時,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我怎麼這麼窮?但是我們肯定內心不承認自己是個窮人,所以會隱形地提高消費水平,消費一些小件、自己力所能及的貴物品:各種彩妝限定款、大牌的入門款首飾包包鞋子、用iphone、喝星巴克、諸如此類,以此證明自己也能用得起跟富人一樣的東西,甚至開始自我麻痺:這樣就能跟有錢人過一樣的生活了。

所以其實就算有很多人在哭窮,但我們內心並不承認自己是個窮人,造成這一假象的可能就是你包裡新買的那一一隻香奈兒唇膏或者是Gucci的香水。

買不起愛馬仕的birkin和kelly?可以買愛馬仕的圍巾、腰帶和香水,買不起香奈兒的流浪包,可以買香奈兒的潔面、唇膏和眼影,其實這些也都不便宜,但是用到了大牌就會有一種自己也是富人的錯覺,但這些真的是必要的嗎?有多少東西僅僅是因為別人有了,我就想有呢?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消費水平缺少正確的自我認知:承認自己買不起私人飛機,但不肯承認自己買不起香奈兒, 喝不起星巴克,明明收入是窮人的水平,卻總是用中產階級的審美和消費來要求自己,慾望越來越多,信用卡永遠在負債。

但是反過來說,窮人也未必不幸福,這個社會太浮躁,婚姻都快要消亡了,最珍貴的東西不見得有錢就能買到,這句話看似老生常談,但我真正體會到卻是這一兩年。

前一陣子張雨綺離婚上熱搜,很多人都在說,有錢、有顏就是人生贏家,離了大快人心,可能現在的價值觀就是這樣的導向,只要有錢就是成功者,但我看來不是這樣的,有愛、有顏、有錢,這三個順序不能顛倒,過多追求外在的物質,卻對身邊珍貴的的親情、愛情、友情置若罔聞,在我看來也是空虛的生活罷了。

經過很長時間的焦慮之後,最近我越來越反思:你真的需要那麼多不必要的東西嗎?不,不需要,物質越簡單越好。

從今天開始,我要承認,我就是個喜歡優衣庫、不願意喝三十幾塊錢的奶茶咖啡、消費不起奢侈品大牌的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