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失敗,我覺得我的天要塌了。

二戰失敗,我覺得我的天要塌了。

考研

來自一位二戰考生

01/我當下的感受

我無法向你完整表述我的感受,畢竟那太過複雜。

二戰失敗的痛苦是一戰失敗的兩倍嗎?不止,遠不止。

二戰人分兩種,一種是畢業之後邊工作邊複習考研,而另外一種,也就是大多數,都是脫產在家全心複習。

在家閒著也不用工作,只需要學習,是不是聽起來還挺舒服?

如果告訴你實際是這樣的你還覺得舒服嗎?

畢業時老師同學問起你的去處,其他人都意氣風發地要向更高的天空展翅飛翔,而你則是一被問起就如驚弓之鳥,要麼就是像喪家之犬,各種閃躲逃避,畢竟去年的你、甚至是大學四年的你,都

一事無成,如何談未來,那時的你的眼中,你沒有未來。

半年不敢開朋友圈是怕看到同齡人上班後的精彩世界,更怕看到曾經一起奮鬥的研友入學後的多彩研究生生活;

退出或屏蔽各種群聊,拒絕參加各種團體活動,偶爾想和大家聊聊天但是最新的口紅色號你不知道,最新的沙雕梗你也沒聽過;

躲在家裡複習的時候,不僅要被背不完的專業課,做不完的數學題,搞不懂的專業課折磨得不成人形,還要和你的媽媽爭吵,畢竟沒人能忍受你易怒暴躁的情緒,和隨時隨地崩潰的淚腺。

一般普通社交不放在心上,但是當真正的朋友因為接觸少而疏遠的時候,還是多少會有些難過。當時安慰自己,考完就好了,考完一切就都變回來了。

考完之後你才發現,考完了,但是有些事物也已經變了。

過期的罐頭不能吃,變質疏遠的友誼關係也不知為何再也找不到從前的感覺了。

我胖了十斤,爆痘爛臉了,也變醜了。

大家漸漸遺忘你,社會性死亡。

你堵上了一切,最後血本無歸。

所以,如果我跟你說,我很淡然,我就這麼從容接受了。你相信嗎?

點開查分系統的那一刻,腦中沒有預想的煙花炸開的興奮感,只有一聲沉悶又厚重的喪鐘響起的聲音。

彷彿對於失敗已經習慣了,但是想起長達兩年的日以繼夜的痛苦和煎熬,生理比心理更先做出反應,分不清是喉嚨先發幹還是眼眶先發紅,總之整個人看上去,十分狼狽。

二戰失敗,我覺得我的天要塌了。

考研

02/失敗兩次的理由

你問我到底為什麼失敗了,還是失敗兩次,我或許只能給你一個模糊的答案。

一戰失敗是為什麼呢,當時可能看書用眼不用腦,八個小時坐在書桌前,七個半小時在發呆,每天甚至還能寄出一點時間刷微博看八卦,順手還能上個淘寶剁個手。

簡言之是只有形式沒有內容的複習,只有外殼沒有靈魂的付出最終也換不回真正的成果。

考研明明是這麼神聖的事情,卻這麼敷衍以待,是誰給的我勇氣?

可能是僥倖心理吧。

是不是大學四年來的期末突擊之後還能得到一個不錯的成績讓我覺得考研也可以考前突擊呢,於是從六月晃晃悠悠到十一月,準備十二月開始突擊的時候,鋪天蓋地的政治資料從天而降,專業課還沒背囫圇,真題做得磕磕絆絆,英語閱讀時好時壞,作文模板一篇能背一個多小時

距開考時間越來越短,手邊堆積的要背的資料卻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人越來越焦慮,效率也越來越低。

兩年前的黑色12月就這麼過去了。

2018年的考研人馬隨著初試、複試、或調劑等等動作之後,紛紛鳴金收兵,大家似乎都得到了不錯的成果,只有我還在原地打轉。

看到成績的那一刻,我就決定要二戰了。

當時的我在想,如果我在新的一年裡,更努力一點,我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但是當時的我並沒有考慮到所謂的機會成本、時間成本以及沉沒成本,一賭氣就把嶄新的2018年也砸了進去。

周圍的人對於我的二戰比我想象得接受得要快得多,去年的我以為是大家都相信我的實力,今年的我才反應過來。決定要冒險的是我,大家除了鼓勵和接受,也不會再提出別的異議。

大四畢業之後很快就到了七月份,暑期的兩個月也過得很煎熬,起初我是留在原來的學校邊複習的,後來看著周圍都是比自己小一屆的學弟學妹,加上九月份開學,一群活力滿滿的00後湧入校園。

老阿姨對於未來的恐慌和不知所措一時之間湧上心頭,那幾天焦慮得快要窒息。

九月還有更多的好消息等著我:比如今年考研人數激增至290萬,比如我考的專業今年又縮招了。

真好,一旦你下定決心要做某事的時候,全世界都來阻攔你。

有時一件事確實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僅憑一己之力無法決定結局,可能我盡力了也只有50%的可能會成功,嗯,目前看來我並不是那50%。

但是如果放棄或者不努力,那麼我連那50%都沒有。

二戰失敗,我覺得我的天要塌了。

考研

03/關於未來

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對未來的規劃?

比起如何面對失敗,我現在更需要考慮的是將來的路應該怎麼走,應該去往何處才會是我的方向?

去年一整年的嘔心瀝血還在眼前,我現在甚至覺得我可能做什麼事都沒有辦法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嗎?不是的。

成功才是。

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成功讓你擁有正向反饋,讓你更積極,更有自信也對自己更有把握。

而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只能讓你一蹶不振,你會開始害怕嘗試,害怕努力之後徒勞無功,開始變得像巴甫洛夫的狗,遇到困難只敢幹看著搖頭,而不敢做些什麼去打破現狀。

我學了,我努力學了,我認真學了。

可我還是失敗了。

或許我天生就不適合學習?或許我學習能力的天花板到這裡就到這裡了?

比起喪失對於未來的希望,現在的我更多是陷入了對於自我否定的泥潭裡。人一旦無法接納自我,認可自我,那麼對於生活中的一切,都無法飽含著熱情去完成。那就意味著陷入消極的惡性循環。

未來的路在哪裡,我也很想問,我也很想有個人來告訴我,來為我指條路。

我還在迷霧裡,我怎麼給你指路呢?我的盆友?

二戰失敗,我覺得我的天要塌了。

考研

04/所能給你們的建議

我能給你們的建議?

關於考研:

  • 選擇有時比努力重要,方向有時比道路本身重要;
  • 做好規劃,有利於避免你浪費時間;
  • 不要覺得時間還來得及,等你覺得來不及的時候已經晚了;
  • 選擇了哪位老師就跟他到底,不要猶猶豫豫一直搖擺不定,時間充裕的話可以結合眾家之長;
  • 選擇了考研就不要再想什麼春招秋招的了,別老想著留太多後路,你要學會逼自己一把
  • 一步一個腳印,沒有什麼速成。有就是騙錢的。
  • 可能你現在不夠優秀,但你眼前就是一次徹底改變命運的機會,想好了,別錯過。


關於未來:

沒有人能預言我們的未來,我們自己也不行。

因為它不在你的命格里,不在你的星盤上,只存在於那些輾轉反側、苦心學習的夜晚。

只能你自己,一步一步,朝著遠方走,等走到了,你才能發現,你的未來是什麼。

現在一年過得比一年快,五年很快,十年很快。

我相信一生也會過得很快。

你發現了沒有,即使是每年過年的時候,就算有親戚問及你的職業,你的人生,表面上他們窮追不捨地在提問,但實際根本不會把你的人生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因為那跟他們並沒有什麼關係。

換言之,在意你自己的職業、事業、人生規劃的,只有你自己,哪怕是你的父母也沒有你這麼上心,他們可以幫你指一條肯定不會出錯的路,但是隻有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屬於你自己的路。

某種意義上,我不希望任何人二戰或者三戰,因為看似一年很快就過去了,但是如果二戰三戰就意味著你要把自己寶貴燦爛的23、24都獻祭給長達一年甚至兩年的備戰。

當然,我也不希望任何人後悔,不想讓你們當下即刻放棄考研卻在幾十年後的某個夜晚突然輾轉反側,又陷入無盡的後悔中。

不過,不用擔心這麼多。因為無論你做哪個選擇,你最終還是可能會後悔。

最重要的不是做什麼選擇,而是當你做完選擇以後有沒有用盡所有的汗水和精力去追尋、去實現它。

不論你今年的結果是好是壞,無論當下你所做的決定是什麼。

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

願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