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失败,我觉得我的天要塌了。

二战失败,我觉得我的天要塌了。

考研

来自一位二战考生

01/我当下的感受

我无法向你完整表述我的感受,毕竟那太过复杂。

二战失败的痛苦是一战失败的两倍吗?不止,远不止。

二战人分两种,一种是毕业之后边工作边复习考研,而另外一种,也就是大多数,都是脱产在家全心复习。

在家闲着也不用工作,只需要学习,是不是听起来还挺舒服?

如果告诉你实际是这样的你还觉得舒服吗?

毕业时老师同学问起你的去处,其他人都意气风发地要向更高的天空展翅飞翔,而你则是一被问起就如惊弓之鸟,要么就是像丧家之犬,各种闪躲逃避,毕竟去年的你、甚至是大学四年的你,都

一事无成,如何谈未来,那时的你的眼中,你没有未来。

半年不敢开朋友圈是怕看到同龄人上班后的精彩世界,更怕看到曾经一起奋斗的研友入学后的多彩研究生生活;

退出或屏蔽各种群聊,拒绝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偶尔想和大家聊聊天但是最新的口红色号你不知道,最新的沙雕梗你也没听过;

躲在家里复习的时候,不仅要被背不完的专业课,做不完的数学题,搞不懂的专业课折磨得不成人形,还要和你的妈妈争吵,毕竟没人能忍受你易怒暴躁的情绪,和随时随地崩溃的泪腺。

一般普通社交不放在心上,但是当真正的朋友因为接触少而疏远的时候,还是多少会有些难过。当时安慰自己,考完就好了,考完一切就都变回来了。

考完之后你才发现,考完了,但是有些事物也已经变了。

过期的罐头不能吃,变质疏远的友谊关系也不知为何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感觉了。

我胖了十斤,爆痘烂脸了,也变丑了。

大家渐渐遗忘你,社会性死亡。

你堵上了一切,最后血本无归。

所以,如果我跟你说,我很淡然,我就这么从容接受了。你相信吗?

点开查分系统的那一刻,脑中没有预想的烟花炸开的兴奋感,只有一声沉闷又厚重的丧钟响起的声音。

仿佛对于失败已经习惯了,但是想起长达两年的日以继夜的痛苦和煎熬,生理比心理更先做出反应,分不清是喉咙先发干还是眼眶先发红,总之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狼狈。

二战失败,我觉得我的天要塌了。

考研

02/失败两次的理由

你问我到底为什么失败了,还是失败两次,我或许只能给你一个模糊的答案。

一战失败是为什么呢,当时可能看书用眼不用脑,八个小时坐在书桌前,七个半小时在发呆,每天甚至还能寄出一点时间刷微博看八卦,顺手还能上个淘宝剁个手。

简言之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复习,只有外壳没有灵魂的付出最终也换不回真正的成果。

考研明明是这么神圣的事情,却这么敷衍以待,是谁给的我勇气?

可能是侥幸心理吧。

是不是大学四年来的期末突击之后还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让我觉得考研也可以考前突击呢,于是从六月晃晃悠悠到十一月,准备十二月开始突击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政治资料从天而降,专业课还没背囫囵,真题做得磕磕绊绊,英语阅读时好时坏,作文模板一篇能背一个多小时

距开考时间越来越短,手边堆积的要背的资料却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人越来越焦虑,效率也越来越低。

两年前的黑色12月就这么过去了。

2018年的考研人马随着初试、复试、或调剂等等动作之后,纷纷鸣金收兵,大家似乎都得到了不错的成果,只有我还在原地打转。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就决定要二战了。

当时的我在想,如果我在新的一年里,更努力一点,我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但是当时的我并没有考虑到所谓的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以及沉没成本,一赌气就把崭新的2018年也砸了进去。

周围的人对于我的二战比我想象得接受得要快得多,去年的我以为是大家都相信我的实力,今年的我才反应过来。决定要冒险的是我,大家除了鼓励和接受,也不会再提出别的异议。

大四毕业之后很快就到了七月份,暑期的两个月也过得很煎熬,起初我是留在原来的学校边复习的,后来看着周围都是比自己小一届的学弟学妹,加上九月份开学,一群活力满满的00后涌入校园。

老阿姨对于未来的恐慌和不知所措一时之间涌上心头,那几天焦虑得快要窒息。

九月还有更多的好消息等着我:比如今年考研人数激增至290万,比如我考的专业今年又缩招了。

真好,一旦你下定决心要做某事的时候,全世界都来阻拦你。

有时一件事确实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决定结局,可能我尽力了也只有50%的可能会成功,嗯,目前看来我并不是那50%。

但是如果放弃或者不努力,那么我连那50%都没有。

二战失败,我觉得我的天要塌了。

考研

03/关于未来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对未来的规划?

比起如何面对失败,我现在更需要考虑的是将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应该去往何处才会是我的方向?

去年一整年的呕心沥血还在眼前,我现在甚至觉得我可能做什么事都没有办法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吗?不是的。

成功才是。

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成功让你拥有正向反馈,让你更积极,更有自信也对自己更有把握。

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只能让你一蹶不振,你会开始害怕尝试,害怕努力之后徒劳无功,开始变得像巴甫洛夫的狗,遇到困难只敢干看着摇头,而不敢做些什么去打破现状。

我学了,我努力学了,我认真学了。

可我还是失败了。

或许我天生就不适合学习?或许我学习能力的天花板到这里就到这里了?

比起丧失对于未来的希望,现在的我更多是陷入了对于自我否定的泥潭里。人一旦无法接纳自我,认可自我,那么对于生活中的一切,都无法饱含着热情去完成。那就意味着陷入消极的恶性循环。

未来的路在哪里,我也很想问,我也很想有个人来告诉我,来为我指条路。

我还在迷雾里,我怎么给你指路呢?我的盆友?

二战失败,我觉得我的天要塌了。

考研

04/所能给你们的建议

我能给你们的建议?

关于考研:

  • 选择有时比努力重要,方向有时比道路本身重要;
  • 做好规划,有利于避免你浪费时间;
  • 不要觉得时间还来得及,等你觉得来不及的时候已经晚了;
  • 选择了哪位老师就跟他到底,不要犹犹豫豫一直摇摆不定,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结合众家之长;
  • 选择了考研就不要再想什么春招秋招的了,别老想着留太多后路,你要学会逼自己一把
  • 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什么速成。有就是骗钱的。
  • 可能你现在不够优秀,但你眼前就是一次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想好了,别错过。


关于未来:

没有人能预言我们的未来,我们自己也不行。

因为它不在你的命格里,不在你的星盘上,只存在于那些辗转反侧、苦心学习的夜晚。

只能你自己,一步一步,朝着远方走,等走到了,你才能发现,你的未来是什么。

现在一年过得比一年快,五年很快,十年很快。

我相信一生也会过得很快。

你发现了没有,即使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算有亲戚问及你的职业,你的人生,表面上他们穷追不舍地在提问,但实际根本不会把你的人生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因为那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换言之,在意你自己的职业、事业、人生规划的,只有你自己,哪怕是你的父母也没有你这么上心,他们可以帮你指一条肯定不会出错的路,但是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路。

某种意义上,我不希望任何人二战或者三战,因为看似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如果二战三战就意味着你要把自己宝贵灿烂的23、24都献祭给长达一年甚至两年的备战。

当然,我也不希望任何人后悔,不想让你们当下即刻放弃考研却在几十年后的某个夜晚突然辗转反侧,又陷入无尽的后悔中。

不过,不用担心这么多。因为无论你做哪个选择,你最终还是可能会后悔。

最重要的不是做什么选择,而是当你做完选择以后有没有用尽所有的汗水和精力去追寻、去实现它。

不论你今年的结果是好是坏,无论当下你所做的决定是什么。

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

愿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