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實 強執行 重實效

---交警支隊整治“群眾最不滿意10件事”再深化

為進一步規範市城區道路交通秩序,確保全國文明城市迎複檢工作取得圓滿成功,交警支隊結合市城區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按照“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的工作要求,紮實開展“群眾最不滿意10件事”專項整治行動,市城區機動車停車秩序得到明顯好轉。

一、強化督導,持續推進

開展“群眾最不滿意10件事”專項整治行動中,市局黨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聽取並解決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徐承先後率隊到市城區核桃灣、中央商務區育才西路口、遂州北路、川中大市場等問題突出的重點路段進行實地督導調研。10月1日,在駐局紀檢組組長、局黨委委員吳軍的陪同下,徐承副市長專程就靜態交通管理、電子監控系統建設和客運車輛管理等工作到交警支隊進行現場督導。9月6日,市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郭忠勇帶領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深入市城區對“群眾最不滿意10件事”專項整治工作進行檢查督導。交警支隊專門制發《開展“群眾最不滿意10件事整治工作”等重點督察的工作方案》,組織督導組不定期持續對直屬一、二大隊和支隊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通報。

抓落實 強執行 重實效
抓落實 強執行 重實效

二、緊盯源頭,優化管理

一是根據遂寧市財政局《關於落實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的報告》(遂財[2018]12號)的建議意見及此德常務副市長的批示,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代市政府組織起草了《遂寧市市城區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通過地方立法,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市城區停車資源,徹底解決佔用公共資源等社會反映強烈、部門管理難度大的問題,從根本上緩解停車壓力。目前該辦法正在徵求相關部門意見。二是會同遂發展總公司開展遂寧市智能停車系統建設,與市發改委已召開2次協調會,建設方案已基本確定。2018年10月將對項目掛網招標,首期建設工期3個月,建設費用800萬,由遂發展公司、經開區、河東新區、船山區國資公司聯合投資,確保全市靜態停車管理統一、建設統一、政策統一、執法統一,推進市城區靜態停車工作良性發展三是組織研發“遂寧停車”手機APP,向群眾提供停車服務,實現有車位可循,有車位可停,商業、單位等社會停車資源共享,積極破解群眾停車資訊不對稱、不銜接信息壁壘。

三、強化措施,注重實效

一是調整勤務管理模式。為推進整治工作再深化,交警支隊進一步增添方法措施,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民警、輔警捆綁考核”“動靜結合、摩巡+步巡”“錯時錯峰”等勤務機制,形成全方位、無“死角”的管控,全面加強重點路段和重點時段的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嚴查機動車亂停亂放違法行為。二是強化重點管控。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市城區違法停車亂點,交警支隊組建了專門巡邏隊伍集中實施清查,加強對川中大市場、東南角、衛星橋農貿市場、以及經開區北興街、船山區凱東社區凱南一巷、城河南巷等地車輛亂停亂放重點區域的持續巡邏管控。三是整改規範亂點。先後對河東新區世紀生活超市周邊、經開區北興街、原人民電影院待建工地、船山區凱東社區凱南一巷等群眾反映問題突出的地方進行了綜合治理,在12個路口及周邊10餘個小街小巷施劃了50餘處禁停標線,新增臨時停車泊位416個、交通警告標誌67塊。目前已整改完成,下一步將繼續加強長效管理,保障整治成效。

抓落實 強執行 重實效
抓落實 強執行 重實效

四、加大投入、提升效率

一是積極完善市城區電子監控設備抓拍功能,提升電子警察系統抓拍的精準度。先後對川中大市場周邊的祥和西街、祥和東街及新市場、小北街、大東街、開善東路等路口路段的電子警察設備進行全面運維,對實時監控區域、抓拍盲區和民警現場執法區域進行細化區分。二是對重點區域和路段監控盲區增設電子監控抓拍設備,提升對市城區重點整治區域違法停車行為的震懾力。分別在北興街、幸福路、德水中路、育才東路、育才西路等9處重點路段的抓拍盲區增設了違法停車電子警察抓拍系統。三是對市城區新市場周邊、祥和街、小北街及開善東路等路口路段的全路段禁停標誌及指示標牌共106塊進行了清理、整改和完善,新安裝禁停標誌26塊,增設“違法停車 電子抓拍”等警告標誌80塊。

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市城區共組織開展集中專項整治行動17次,出動警力11741人次、警車(警摩)2910臺次,查處機動車不按規定地點停放25403件,查扣電三四輪178臺,人力客三輪39臺;查處非機動逆行693起、闖紅燈106起,未上戶618起、不按規定車道行駛988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