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臺2019兩會民生福利“大禮包”,附為民辦10件實事

年內“五統一”綠色稻米發展至10萬畝

水、陸、空三管齊下建設生態城市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億元,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萬元、1.51萬元,分別增長8.5%、9%。”日前,魚臺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政府工作報告曬出全縣發展成績單。同時,報告也給出了2019年魚臺全面發展的目標。

宜居!

在300戶以上的自然村建設公共廁所

今年,魚臺將堅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發展動力。深入推進工業升級,打造機電裝備、綠色化工、現代農業、文化旅遊、電商物流等現代產業集群。推動網絡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拓展現代信息技術全產業鏈集成運用,培育更多“兩化融合”示範企業。做大做強園區平臺,推動企業閒置用地、廠房再開發和“殭屍企業”清退,盤活園區存量資源,促進資源集約利用。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技術改造,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製造+服務”協同發展。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圍繞“5+4”產業導向和基礎設施領域,力爭更多項目納入省市戰略計劃。

同時,魚臺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發展綠色稻米、毛木耳、杞柳、稻(藕)蝦共作等四大類特色產業,年內“五統一”綠色稻米發展到10萬畝,建成百畝以上的現代毛木耳高效栽培示範園3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縣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搭建農產品電商平臺、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在300戶以上的自然村建設公共廁所。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打造一批功能齊全、鄉風文明、容貌整潔的生態宜居鄉村。

水清!

對涉水汙染源實行“雙控制”


今年,魚臺將大力建設精緻城市,年內計劃投入40.45億元,新續建重點項目114項,力爭城鎮化率提高兩個百分點以上。優化城市功能,實施11條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新增供水、供氣、供熱管網175公里;完成二中遷建、中醫院醫養結合項目建設;提速續建棚改回遷房,完成年度棚戶區徵收任務;完善縣域交通體系,年內完成魚豐線改建,力爭清陳線、冀馬橋開工,改造農村公路28公里,完成標準化、規模化公交首末站建設。

同時,魚臺縣將繼續加強生態保護,水、陸、空三管齊下建設綠色魚臺。深化在建工程封閉施工、散煤治理、散亂汙企業治理、汽車尾氣監管、道路灑水增綠、渣土車拋灑等綜合治理措施。實施“碧水”行動,對涉水汙染源實行排放總量和濃度“雙控制”,精心實施西支河、老萬福河、東魚河流域治理項目,確保水質穩定達標。探索實施“淨土”計劃,積極採取農業“減化肥、減除草劑、減化學農藥”管控措施,確保土壤資源生命力。深入落實“綠滿鄉村”三年行動計劃,年內治理採煤塌陷地2200畝,保護修復溼地2.4萬畝,完成廢棄地復墾400畝。新增造林8000畝、綠色通道50公里,新建完善農田林網5萬畝。

此外,健全職業培訓、創業扶持、就業援助機制和就業服務體系,年內新增高校畢業生就業1700人、城鎮就業2000人、扶持創業100人。落實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深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建設城鄉公益性公墓,持續推進醫共體建設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十件實事都是啥?

1、道路暢通工程

建設佔地80畝,容置260輛公交車,日發送乘客1萬人次的標準化、規範化公交站場;優化公交線路,增加發車頻次。

1、嚴管路段:孝賢大道路段(縣政府路口至學府新城路口)

2、其他路段:其他主次幹道上在不妨礙車輛正常通行的情況下有序停放,加強亂停亂放、逆向停放、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逆向行駛、闖紅燈、隨意橫穿馬路、違法載人等不文明道路交通現象的勸導力度

全縣各鎮街主要路口安裝紅綠燈,共需安裝紅綠燈12處、電警16套、黃閃14處、黃閃燈監控14處。


2、城區停車位建設

1、新城區擬選址位於建設路加油站東,規劃建設用地約13畝,建設約240個停車位。

2、老城區擬選址位於湖陵三路西、日本溝南,規劃建設用地約5畝,建設約100個停車位。

3、越河綠地新建停車位20個 。


3、無線數字電視惠民提升工程

實現省級無線數字電視覆蓋,增加8套節目 。


4、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

1、完成王廟、王魯衛生院升級改造;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基本設備 10 臺(套);完成 10 名以上全科醫師轉崗培訓。

2、全縣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率不低於90%,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城鄉居民覆蓋率不低於 85%,孕產婦產前篩查不少於 0.3 萬人;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四病)篩查率不低於 95%;新增 25 種遺傳代謝病篩查率不低於 70%;城鄉適齡婦女專項查體不少於 1.5 萬人。

3、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簽約服務,4.8萬人。


5、加快發展普惠性教育

1、持續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年內完成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所,面積3581平方米,新增學位750個。

2、在全縣100多所中小學校舉辦聲樂、器樂、舞蹈、合唱、戲劇展演;舉辦千班學生藝體大比賽,全縣中小學1200個班級,以班為單位逐級舉辦校、鎮、縣藝體大賽,比賽項目為體育、音樂、美術、書法。


6、實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和居民災害救助保險全覆蓋

年內按照每人2元的標準,為全縣居民購買政府災害救助保險,對因自然災害及居家期間發生火災、爆炸、煤氣中毒、觸電等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進行賠付;按照每戶2元的標準,為全縣常住居民家庭購買政府災害救助保險,對因自然災害及約定的意外事故造成的家庭住房及附屬財產損毀進行賠付。

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覆蓋全縣所有醫療參保職工。


7、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對全縣有康復需求和康復潛力的0-17歲殘疾少年兒童實施康復救助;在全縣範圍內全面開展換髮第三代殘疾人證(智能化)工作;為全縣50戶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 。


8、全面提升物業管理水平

1、建立物業服務企業信用檔案與評級管理體系。

2、打造物業管理示範小區 4個,惠及居民3000戶。

3、改造老舊小區5處,惠及居民456戶。


9、持續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程

完成全縣6000戶冬季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其中集中供熱1500戶,電代煤2100戶,氣代煤2400戶。


10、積極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加大養老機構建設力度,新增養老床位300張以上;為8處敬老院改廁改水,提高服務質量;支持6處以上養老機構設立國學書屋;開展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為城鎮範圍內百歲以上高齡老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的60週歲以上老年人、城市低保、三無人員、重點優撫對象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免費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