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大選進入“白熱化”,這位美國前總統卻突然變了卦……

尼日利亞大選進入“白熱化”,這位美國前總統卻突然變了卦……

總統候選人在阿布賈簽署和平協議,穆罕默杜·布哈里(一排左二)與阿提庫·阿布巴卡爾(一排右二)

2月13日,在尼日利亞國家和平委員會(National Peace Committee)的安排下,包括現任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和主要反對黨、人民民主黨候選人、前副總統阿提庫·阿布巴卡爾在內的多位尼日利亞總統候選人在首都阿布賈簽署了一項“和平協議”,以確保2月16日的大選和平、無暴力。簽署該協議的總統候選人向其支持者們發出呼籲,“避免暴力或任何可能危害我們對一場自由、公正和可信的選舉的願景的行為”。

“儘管我們將根據政黨(的立場)投票,但最終,唯一真正的‘政黨’是尼日利亞——我們的國家,”布哈里表示。候選人還承諾將“尊重自由、公正和可信的選舉結果”。

阿布巴卡爾則表示,希望尼日利亞的民主能夠從(選舉)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強大,因為事實證明,2019年的選舉比四年前管理得更有效。儘管他對選舉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以及對選民和觀察員的恐嚇表示擔憂,但他依然對選舉委員會的官員和相關安全部門充滿了信心。

一直以來,尼日利亞激烈的選舉活動常常伴有仇恨言論和暴力行為。2011年,古德勒克·喬納森(Goodluck Jonathan)擊敗布哈里當選總統後,尼日利亞北部地區發生後選舉暴亂,有近千人喪生,上萬人流離失所。

此次尼日利亞大選,安全問題成為了最主要的關注點。目前,兩大政黨之間的衝突已經導致許多暴力事件的發生,有媒體認為,在大選之後,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惡化。

2月12日,尼日利亞南部城市哈科特港舉行支持布哈里的遊行活動時發生踩踏事故,造成至少14人死亡。

2月10日,尼日利亞獨立選舉委員會表示,在阿比亞和高原兩州的選舉委員會辦公室發生火災,超過一萬張永久選民證和755個投票箱被燒燬。事後,該委員會表示,選舉將按照原計劃進行,並且已經安排打印新的選民卡以取代在火災中被摧毀的舊選民卡。

尼日利亞大選進入“白熱化”,這位美國前總統卻突然變了卦……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

前不久,在尼日利亞國家和平委員會的邀請下,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原本計劃於2月12日至13日,與英聯邦秘書長帕特里夏·斯科特蘭一同訪問阿布賈,並將在此次和平協議的簽署儀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還將與兩位主要候選人舉行會談。

尼日利亞國家和平委員會在2月10日發表的聲明指出,“兩位來賓在尼日利亞及其他國家都享有盛名,因此,尼日利亞期待著他們的建議,幫助尼日利亞順利完成和平與公正的選舉。”

然而,時隔不到一天,出於對此次訪問“可能被‘政治化’”的擔憂,在啟程前不到48小時內,克林頓方面取消了對尼日利亞的訪問計劃。

克林頓發言人稱,在與各利益攸關方進行對話之後,克林頓總統對尼日利亞的訪問存在被“政治化”的可能,“這顯然不符合委員會的願景”。因此,他將不會前往阿布賈

尼日利亞大選進入“白熱化”,這位美國前總統卻突然變了卦……

據統計,多達91個政黨參加此次大選,73位候選人將進行第一把交椅的角逐。迄今為止,已有大約8400萬選民登記參加總統和議會選舉,大約51%的選民的年齡在18至35歲之間。新州長和州議員的投票將於3月2日進行。

尼日利亞大選進入“白熱化”,這位美國前總統卻突然變了卦……

主要競爭者

尼日利亞大選進入“白熱化”,這位美國前總統卻突然變了卦……

穆罕默杜·布哈里(左)與阿提庫·阿布巴卡爾(右)

尼日利亞的總統選舉從不缺少政治重量級人物。73名候選人正在爭奪該國的最高職位,但競爭主要在兩位七十多歲的候選人之間展開:76歲的現任總統穆罕默德·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執政黨全體進步大會黨(All Progressives Congress),以及72歲的人民民主黨前副總統阿提庫·阿布巴卡爾(Atiku Abubakar)。據悉,兩人之間的總統之爭多達九次。

阿布巴卡爾的競選宣言是恢復經濟,使這個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再次活躍”。他還承諾將創造數百萬個就業崗位,以應對日益加劇的社會不平等和不安全因素。他給自己定的“小目標”是:到2025年,GDP達到9000億美元——幾乎是當前數字的兩倍——並且要幫助至少500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

另一方面,布哈里則希望他在任期內所取得的成就能夠助力他順利獲得第二個任期。在2015年擊敗前總統古德勒克·喬納森之前,布哈里曾三次在大選中失利。他也是在尼日利亞國家歷史上第一位擊敗時任總統的反對派候選人。

非洲第一人口大國

作為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尼日利亞擁有近2億人口,在解決鄰國政治衝突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派遣部隊維持非洲地區和平。這個非洲大陸最大的民主國家仍在努力應對基礎設施赤字,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無法獲得安全用水,儘管多年來,數十億美元的預算用於電力供應,近半數人口的用電得不到保障。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也是非洲大陸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還擁有世界第九大天然氣儲量。

尼日利亞大選進入“白熱化”,這位美國前總統卻突然變了卦……

腐敗滋生

長期以來,尼日利亞深受腐敗困擾,公職人員貪汙、挪用原油出口產生的資金——尼日利亞的經濟支柱——的現象屢見不鮮。2017年,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佈的全球清廉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中,尼日利亞在180多個國家的排名中位列148,貪腐問題嚴重。

布哈里以高舉反腐大旗贏得了上屆選舉,但遭到了反對派的質疑,他們認為,布哈里的反腐鬥爭採取了雙重標準:因腐敗而被起訴的人大多來自反對派或前政權。

貧窮困擾

數百萬尼日利亞人仍在夾縫中謀生。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報告,2018年,尼日利亞取代印度,成為“世界貧困之都”。研究估計,8700萬人——略低於尼日利亞總人口的一半——仍然生活在極端貧困中,而印度則為7300萬人。該報告還預測,至少在2022年之前,尼日利亞的赤貧仍將加劇,且貧富差距仍將擴大。

不安全因素

近年來,尼日利亞政局總體保持穩定,但仍存在較多不穩定因素。在布哈里政府大力打擊下,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在尼日利亞東北部的據點基本被清除,國家總體安全形勢較前改善。但“博科聖地”潰而未滅,自殺式炸彈恐襲時有發生,南部產油區破壞活動不斷,綁架、搶劫等治安案件較多,部分地區存在反政府武裝活動,幾內亞灣海盜襲擾不絕,尼日利亞安全形勢仍復雜嚴峻。

失業率居高不下

尼日利亞的社會勞動力每10人中,就有4人失業或未充分就業。2015年以來,尼日利亞失業率翻了一倍多,2018年升至23.1%,青年失業率處於驚人的水平。

隨著選期臨近,各類大規模集會等活動增多,尼日利亞的公共安全面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本報提醒在尼中資機構、企業和僑民密切關注當地局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安全,加強防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