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的中國飲食,“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中國,一直被稱為是美食大國,光是烹飪方法,就有二十八種之多:炸、爆、燒、炒、溜、煮、汆、涮、蒸、燉、煨、燜、燴、扒、焗、煸、煎、塌、滷、醬、拌、熗、醃、凍、糟、醉、烤、燻。

而其中“炒”這種烹飪方法的起源,在飲食文化界一直眾說紛紜,不過主要是四種說法。

《知否》中的中國飲食,“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一、商代說

主張商代說的學者認為,在殷商時期,我國青銅工藝發展迅速,出土的青銅工具已經可以滿足高溫煎炒的需求。但是此時僅僅是烹飪工具或許有“炒”的能力,並未發現有確切的關於“炒”這種烹飪方法的記載。

二、春秋說

有史料記載,當時已有“煎”的做法出現。《楚辭》中有“鵠酸臇鳧,煎鴻鶬些”,而“炒”和“煎”兩種烹飪技法相差不多,因此很有可能在這時就已經出現了。

《知否》中的中國飲食,“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三、魏晉說

這一時期鐵器普及,《齊民要術》中也有“炒”這一烹飪方法的萌芽:一是炒雞蛋,一是炒鴨肉。

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鴨煎法:用新成子鴨極肥者,其大如雉,去頭,爛治(按,爛疑為爓之誤),卻腥翠、五藏,又淨洗,細銼如籠肉。細切蔥白,下鹽鼓汁。炒令極熟,下椒薑末,食之。

北魏記載的炒雞蛋這一炒法,與現代炒雞蛋幾乎沒有分別。炒鴨肉碎的這個做法,跟現代炒肉絲肉片則不太一樣,倒是類似乾煸的做法。

而《齊民要術》裡其餘的二十餘個“炒”字更像是熬的意思。

因此很可能在此時期,已經發展出炒的烹飪方法。但是並沒有文獻證明人們已經廣泛將這個技法獨立出來運用,也沒有產生類似現代滑炒或者爆炒這樣的技法。

四、宋代說

《知否》中的中國飲食,“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說,中國重要烹飪技法成形於公元十一世紀之後。

到了宋代,炒菜開始大量出現,技法也蓬勃發展。浦江吳氏《中饋錄》中記載的“肉生法”,已經與現代炒肉片成熟的要求相同。

《知否》中的中國飲食,“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知否》中的中國飲食,“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看到這兒,阿尋覺得“炒”很可能是在魏晉南北朝出現萌芽,最終在宋朝真正成形,蓬勃發展,走向市井大眾。而《知否》劇中朝代也正是設定在宋朝,看來劇組在飲食文化的細節上,還真是很用心啊。

我是尋滄,專注美食與食品科普,喜歡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