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村信用社會不會消失?

隨著現在金融的不斷髮展,P2P、信用貸等各種金融形式層出不窮,農信社這個詞變得越來越遙遠,然而農信社會消失嗎?它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什麼是農信社?

農信社,即農村信用合作社,原先是央行的農村網點,由農業銀行管轄,後來逐漸演化成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1996年8月,《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頒佈,農信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係。

與商業銀行不同的是,農信社不僅是存款放貸,更多是承擔著農村發展的重任;在規模方面,其網點和資產規模相比其他商業銀行都有絕對的優勢。

未來,農村信用社會不會消失?

農信社的“紅利”仍在

1、由於紮根於農村,農民的存款觀念根深蒂固,而且農信社存款基本以傳統的長期限存單為主,因此相比銀行,農信社具有更加廣泛、穩定的存款來源;

2、農村金融投資、養老體系還不發達,而且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都忽略了農村金融市場,但隨著未來政策的傾向,未來可施展的空間非常巨大;

3、國家政策在農村金融方面都有很大的優惠、扶持,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農信社業務的開展。

因此儘管在金融開放,與國際接軌的背景下,農信社雖然顯得越來越“土”了,但其角色依然沒有完全邊緣化。

農信社會不會消失?

雖說農信社好像越來越被邊緣化,但這並不影響它的發展。即使在未來金融不斷創新和開放趨勢下,農信社依然有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

1、與地方性銀行類似,農信社可以朝著區域性金融服務機構方向發展,而且與銀行相比,農信社的網點更多,更接地氣,存款來源也更穩定。

2、農信社股份制改革,轉為各區域城市的農商行,能夠為三農經濟、縣域經濟、城鎮經濟等提供更豐富的金融服務。

3、緩解地區發展貧富不均的格局,探索欠發達地區更多的金融商業模式。當下已經有了淘寶進村,未來還將有更多的金融創新在農村展開。

4、農信社需要改變傳統老舊的經營思維,著力於科技金融、智能服務、品牌年輕化等農村金融短板方向發力。目前並不缺金融產品的創新,而是金融品牌、模式的創新。農村信用社最大的不足就是品牌無法吸引現在的年輕一代消費主流群體。

一切事物存在即合理,農信社的存在是為了服務於農村經濟,但它並不會被時代大流所淘汰,因為農村經濟的創新和發展潛力遠超乎我們的想象,目前不少BAT都開始進軍農村經濟,這便是活生生的例子,而農信社有著廣泛的農村儲戶基礎,如果能解決傳統效率低下的經營模式、金融服務單一等問題,定會是金融產業的又一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