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劍《人類源流史》西亞古代民族∶希伯來人與希伯來文明1

麟劍《人類源流史》西亞古代民族∶希伯來人與希伯來文明1

希伯來人與希伯來文明1

一、希伯來人

希伯來人屬古代北閃米特民族,是猶太人的祖先。歷史家們使用“希伯來人”一詞來指稱《舊約全書》中那些族長們(如:亞伯拉罕、以撒等人)的後裔,其時間即從那些族長們生活之時直到他們在西元前2000年末期征服迦南(今巴勒斯坦及其周邊)為止。以後這些人就被稱作以色列人,直到他們由巴比倫流亡返回迦南的前6世紀之末為止。此後這個民族便稱為猶太人。

1、族群起源

希伯來人原來是一遊牧民族,大致在公元前1900年至前1500年之間,他們逐漸由美索不達米亞遷入敘利亞,隨後遷入埃及。就在這幾百年間,有一個自稱是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的後裔的希伯來部落開始用雅各的別名稱呼自己為“以色列人”。據《世紀》的記載,在雅各與一位天使角鬥了整整一個通宵之後,他得到了“以色列”這一稱號,意為“神的勇士”。《聖經》中記載了這則故事:天使對那位希伯來人說:“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了勝。

《舊約》中曾把族長亞伯拉罕說成是同ivri處於同一個時代。ivri一詞在希伯來語中即指希伯來人,其複數形式是ivrim或ibrim. 但是,希伯來這個名稱在《舊約》中幾乎總是其他民族對以色列人的稱呼,而不是希伯來人的自稱。基於這一原因,希伯來這個稱謂的來源本身是不易確定的。希伯來一詞也可能源於希伯來語eber或ever,其義為「另一方面」,想來這仍是指亞伯拉罕,因為他進入迦南是從幼發拉底河或約旦河的「彼岸」出發的。「希伯來人」這一名字還可同半遊牧的哈比魯人(Habiru)相聯繫起來,據前13和前12世紀的古埃及銘刻記載,哈比魯人曾在埃及定居。

希伯來人(Hebrews)自稱是以色列人。他們在紀元前11世紀建立了王國,初代國王是掃羅,第二代是大衛王,第三代所羅門王在位的時候國力鼎盛,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所羅門王死後,分裂成以色列和猶大兩個國家。

2、民族歷史

耶穌誕生前的1300年左右,希伯來人在尼羅河三角洲西部過著安和樂利的日子,受到埃及曆任君主的保護。

他們在那片美麗的戈申地已經住了400年。那兒的肥沃土壤上,搖曳著蘆葦、紙莎草和棗椰樹。他們從事耕種、打魚以及畜牧,並依照季節的變化,隨著羊群在綠油油的三角洲牧草地上移動。他們按四季的節奏生活,似乎沒有什麼能夠來攪亂這個民族的太平日子,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地繁衍下去……

不過,到了公元前1304年,塞提一世登基為法老之後,埃及境內的希伯來人已經增加到數百萬名之多,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王國的心腹大患,於是他便想將這些人貶為奴隸。

在旅居埃及的大約300年間,適逢新王國諸法老正試圖創建一個埃及帝國並尋找空前多的奴隸來維持國內經濟的運轉,希伯來人受到了種種奴役。

正是在那時,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希伯來人終於找到了一位領袖即英勇的摩西,他率領他們擺脫了埃及的束縛,離開埃及到了西奈半島(這是位於埃及和迦南之間的一片沙漠地帶),並說服他們崇奉雅赫維神,該神的名字後來被寫作耶和華。

也正是在那時,所有希伯來人都成了以色列人,因為他們在摩西的勸說下相信,耶和華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結果以色列的神也就成了他們全民族崇奉的神。

希伯來人在西奈沙漠地帶遊蕩了大約一代人時間,其後他們決定遷回比這裡富饒得多的迦南之地;相對於乾旱的西奈荒漠而言,迦南確實太過富饒了,在他們看來是片“流著牛奶和蜜”的地方。

不過這次遷徙並非簡單的搬遷和定居,因為迦南已經為另一個講閃族語系語言的迦南人佔領了,後者不願與希伯來人共享他們的土地。因而希伯來人不得不訴諸武力,而事實證明這一歷程進展遲緩且佈滿艱辛。

摩西的繼承者約書亞確實奪取了迦南的一些地區,但收穫並不太大,因為遊牧的以色列人裝備較差,無法用圍城戰術攻克迦南防禦堅固的城池。此外,約書亞死後,以色列各部重又各自為政,無法採取統一的軍事行動,因而攻城略地工作進展更小。

結果,經過一個世紀的征戰,希伯來人所獲得的只是迦南的一些丘陵地帶和為數不多的土地較不肥沃的河谷。在公元前1025年前後,一位名叫撒母耳的部落士師以其人格力量贏得了以色列各部落的擁戴,他從所有希伯來人中挑選出了一位國王掃羅,是他後來使希伯來人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

公元前11世紀下半期,希伯來人進入巴勒斯坦。後形成以色列和猶太兩大部落集團,前1000年大衛建立統一的以色列猶太王國。所羅門王在位時(前960-前922)最為強盛。約前935年分裂為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前721年以色列王國被亞述帝國滅亡。前586年猶太王國又被迦勒底王國所滅。公元前63年起,兩者均併入羅馬。公元1-2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期間,絕大部分被趕出住地,流散到世界各地。

二、以色列王國

以色列聯合王國(希伯來語:ממלכת ישראל המאוחדת‎‎,前1050年-前931年),是一個公元前10世紀時期的中東猶太人國家,歷經掃羅、大衛、所羅門等三王,存在了三代,都城在耶路撒冷。但國家在所羅門兒子羅波安即位後,由於民眾反抗他的統治,不久分裂為南北兩國,北國續用以色列王國名稱,先後定都示劍、毗努伊勒、得撒和撒馬利亞,而分裂後的猶大王國則稱為猶大王國,首都繼續在耶路撒冷。

據《聖經》記載,所羅門晚期背離了耶和華。所羅門死後,以色列王國發生分裂。

(1)統一的以色列王國

統一的以色列王國存在了三代,掃羅,大衛,所羅門,在所羅門兒子羅波安即位後不久國家分裂為南北兩國,統一的以色列都城在耶路撒冷,而分裂後的南國首都繼續在耶路撒冷,歷史上被稱為猶大國,南部由猶大支派,便雅憫支派組成。

①掃羅

掃羅是以色列聯合王國的第一個國王。他英勇善戰,可是卻不太懂治理王國;他一生只管作戰,甚至連自己的首都、王宮也沒有建立過。以宗教角度來說,他又多次得罪了神;因而部分以色列人,尤其是南方的猶大支派對其有敵視態度。最後,在掃羅戰死於和非利士的戰爭以後,猶大支派的以色列人膏立了猶大支派的大衛為王,戴維其實早在撒母爾在生時已經被他膏立為王。大衛可以說是以色列人最崇拜的國王,猶太人的象徵大衛之星就是代表大衛王的。

②大衛

大衛首次將耶路撒冷定為首都,並擊退了非利士人。大衛作王四十年以後便逝世,其子所羅門接任王位。所羅門承接了大衛留下的這個強國,就大興土木,建築堡壘、宮室和耶路撒冷的聖殿。

③所羅門

所羅門的統治時期可以說是以色列歷史的黃金時代的頂點,但是在他在位四十年之後,他的事業的盡頭卻可以說是失敗的。所羅門王在位時一直向百姓抽取荷稅以供揮霍,引致人民對他不滿,因而種下了叛亂的種子。所以,在他死後,北方的十個支派便馬上脫離了以色列聯合王國,由耶羅波安領導;而南方的兩個支派則依然由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領導,自此,以色列聯合王國結束,國家分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

(2)分裂後

①北國以色列

北國以色列的開國君主是耶羅波安。耶羅波安本為所羅門的一名年輕的僕人,曾經負責修補耶路撒冷的城牆。因為當時所羅門對工人也不太好,所以他便對所羅門有所不滿。後來,一次他路經田野時,在路上遇上當時的一位先知亞希雅,亞希雅一直對於當時所羅門拜外邦的神而不敬拜耶和華感到非常不滿。他便告訴耶羅波安將要帶領以色列北方的十個支派脫離猶大的統治。所羅門得知此事以後,馬上派人追殺耶羅波安,耶羅波安便逃到埃及,直到所羅門死後,才回到以色列,帶領北方十個支派脫離猶大的統治。

北國以色列僅國祚二百一十年即亡國,主要是因為,以色列以北的地區主要是平原,是一塊易攻難守的土地,很容易就會被人攻佔。加上北方一直政局不穩定(例如耶戶本身就是在政變成功後才成為國王的;他本身不是王室成員),導致最後速亡。

②南國猶大

南國猶大的開國君主是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基本上除了亞他利雅王后不是大衛家的人之外,所有君主也是大衛的後代。所以,可以說,南國猶大當時的政局比較穩定。另外,比較英明的君主也較北國多(例如亞撒、希西家等)。另外,猶大國位於丘陵地帶,比較北方容易駐守,因而延長了國祚。南國的國祚有三百四十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