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要塞是被谁攻克的?浅谈二战苏军的机枪炮兵师与筑垒地域

雨季行:机枪炮兵师与筑垒地域,这两者都属于防御用的专业部队,请问之间的具体区别是什么呢?

一枪沉舰米莉亚:筑垒地域说得是地域不是部队吧?

STH4NOTH:野战筑垒地域确实是广义的步兵部队。一般旅级,由若干机枪炮兵营、步兵营团、反坦克营团、炮兵营团组成。

机枪炮兵师的演化就不清楚了。

一枪沉舰米莉亚:我看的俄军军语摘编里,筑垒地域好像指得是配合野战军作战的地域,配置有永备工事等等......难道还有第二层意思?

kgb1059:二战中后期的筑垒地域就是担任坚守防御的高级战术兵团,机枪-火炮师是上述筑垒地域部队在战后改编,担任某一特定地域守备任务的部队,类似我军守备师。


虎头要塞是被谁攻克的?浅谈二战苏军的机枪炮兵师与筑垒地域


▲明斯克筑垒地域工事


STH4NOTH:按照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兵种和勤务卷,筑垒地域有两个含义,一是地域地带blabla,二是“指定担任防御任务的建制军事部队。苏军在伟大卫国战争年代,为了提高防御的稳定性,曾建立相当数量的兵团,称为筑垒地域。每个兵团由数个机枪炮兵营以及若干保障和勤务分队组成。它们通常编入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防御和进攻战役。”这是全文。

从作用上看,机枪炮兵师更符合“筑垒地域部队”这个词,而不是“筑垒地域”作为建制兵团的那个意义。筑垒地域这种兵团是步兵为主的合成部队用来节约兵力的,基本是步兵和重炮兵力量不足(换个角度说机枪和轻炮兵过剩)的步兵部队。筑垒地域部队才是在守备地域依托永备工事作战。

毛子这几个用词纯蛋疼。

筑垒地域

:苏军规定和平时期一个标准的筑垒地域编成为:筑垒地域指挥机关、3个独立机枪营、1个独立通信连和1个工兵连。此外,某些筑垒地域还编有1个炮兵团(3营制)和6个暗堡炮兵排。

战时得到动员令后,筑垒地域各部队和分队即转入战时编制,另外又加强2个独立机枪营、1个机枪连,并将独立工兵连和通信连扩编为营,将各暗堡炮兵排扩编为炮兵连。

苏军最早的筑垒地域是在国内战争年代建立的,比如莫斯科、彼得格勒、萨马拉等,构筑的主要是野战筑城工事。

30年代,苏军着手在西部边境建设筑垒地域,第一批都在1938年以前完成,主要有普斯科夫、波洛茨克、明斯克、莫孜里、科罗斯坚、沃伦斯基新城、列季切夫、莫吉廖夫、基辅、蒂拉斯波尔等。这些筑垒地域共有3196个防御工事,驻守总兵力25个机枪营,18000人。

STH4NOTH:这段文字没区分“筑垒地域”和“筑垒地域部队”,在苏联军事百科上这是两个不同的词条,俄文不一样。

rottenweed:苏军确实对“筑垒地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字面上的防守区域,另一种就是一种部队建制。苏德战争中甚至有过“第一近卫筑垒地域”这样的授予了近卫军称号的番号。

地铁人:虎头要塞就是109筑垒地域和1056步兵团打下来的。

雨季行:筑垒地域本身是属于师级别么?

第9近卫机械化军:二战时候大致相当于旅。

雨季行:战后还有筑垒地域的编制么?

第9近卫机械化军:7楼不写的很清楚么?“伟大卫国战争年代”。

雨季行:10楼说和平时期(看意思是战前)也有啊,所以想问问战后还有没有。

第9近卫机械化军:年代当然不限于战争的48个月份。只是长远看都由机炮师,机炮团代替了。

rottenweed:《突向哈尔滨》里面说红旗第1集团军在远东战役中的进攻部署:

右翼120公里,只部署了2个筑垒地域(第112、第6野战筑垒地域),共下辖5个机枪营/机炮营。其中,第112筑垒地域下辖第75、409、97机枪营,第6筑垒地域下辖第7、9机炮营。另外还加强了1个反坦克歼击炮兵团和1个迫击炮团,还有第59步兵军的397步兵团(3个步兵营)。一共8个机枪营/机炮营/步兵营,平均每个营要守15公里。

左翼只有16公里宽的地带上,则集中了突破集团。红旗第1集团军的全部6个步兵师(分属于第26、59步兵军)除1个团外全部集中在这里,3个坦克旅及加强炮兵、工程兵也都集中在这个地带。

同样,当时南面的第25集团军正面长285公里,本来只编有4个步兵师,为了掩护这么长的国界线给它增加了7个筑垒地域,于是增加了近30个机炮营/机枪营。

本来红旗第1集团军的漫长右翼是纯防御性质的。但是在远东战役于8月9日凌晨发起后,因为交通线被截断,日军密山筑垒地域的守备部队后撤,结果这2个筑垒地域的5个营转入进攻,在8月12日晨就突破了整个密山筑垒地域,并攻入了密山城。

雨季行:机枪营和机炮营有什么区别?

STH4NOTH:机枪营的武器就是机枪,有较多的人力搬运,有强一点的运输能力,可以跟步兵一样在泥泞中前进。

机枪炮兵营的机枪连炮兵连一比一,各单位的人力少,基本只具备换个发射位置的能力。

步兵团的机枪营。TO 04/551,也就是42年底之后苏军的一般编制。


虎头要塞是被谁攻克的?浅谈二战苏军的机枪炮兵师与筑垒地域


作为参照的山地步兵机枪营。TO 04/141


虎头要塞是被谁攻克的?浅谈二战苏军的机枪炮兵师与筑垒地域


另一个参考,仅短暂用过的师机枪营。


虎头要塞是被谁攻克的?浅谈二战苏军的机枪炮兵师与筑垒地域


筑垒地域的机枪炮兵营。TO 09/99


虎头要塞是被谁攻克的?浅谈二战苏军的机枪炮兵师与筑垒地域



雨季行:俄军现在那个掩护旅,是不是就是筑垒地域机枪炮兵师演化来的?

STH4NOTH:搞不清,所知尚串不起来。

我的两分钱。机枪炮兵师更接近筑垒地域部队而不是筑垒地域,掩护旅更接近筑垒地域。

雨季行:机枪炮兵师是筑垒地域使用部队,掩护旅是筑垒地域管理部队?


虎头要塞是被谁攻克的?浅谈二战苏军的机枪炮兵师与筑垒地域


▲俄罗斯第18机枪炮兵师徽章


STH4NOTH:是这样。按照《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编制和勤务卷,有两个分立的不同的词。一个词是筑垒地域,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构筑有永备和野战射击公式以及其他筑城工事,并与各种工程障碍物相组合构成筑垒配系的地域或地带”,第二个是一种建制,见前。

另一个词是筑垒地域部队,“用于独立地或在野战部队协同下长期固守国境线上按筑垒地域进行工程构筑的某些重要地段的部(分)队”。

我的理解,筑垒地域的第一个含义和筑垒地域部队对应宏观上的静态防御。筑垒地域的第二个意思则是野战部队的一部分,坚守防御只是手段,甚至可以说是为了省下部队用于进攻。

吉翁舰长:我一直奇怪来着 筑垒地域火力特别强 但步兵基数很少,人家玩渗透咋办啊?

秀吉控:观通条件良好就行,火力封锁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