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情境下中小學生高分作文系列:寫人作文入門模板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大家好!這裡是平涼家長之家頻道,我是祁祁喵。今天是2018年11月12號,是我們的第217期。

大語文情境下中小學生高分作文系列:寫人作文入門模板

本期專題:中小學生高分作文四絕招,寫人作文入門模板

讀者求助:去年9月開始,全國中小學,全部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這意味著什麼?家長們如何應對?

去年9月開始,全國中小學,全部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廣大家長要以更大的格局和眼光,來看待新課改之後的語文學習;要將課堂內語文教學只能滿足字、詞、句、語篇等基礎知識學習,廣泛擴展到文學、文化、藝術、歷史等更加廣闊、更加縱橫的語文綜合空間,全面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及人文綜合素養,即所謂縱橫裨闔、古今貫通。

1、大語文教學情境下對寫作文的標準與分值要求,有家長不免會憂心忡忡,“要縱橫裨闔、古今貫通,怕得到猴年馬月啊?我孩子能成嗎?”

是的,拿定義大學者們的詞彙來作為中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目標,確實夠衝擊咱可憐的小心肝不是?所幸是,咱老祖先還留下一句話:“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咱們不從“來處”積累下手了。從“來處”積累著手,千頭萬緒的,啥時候是個頭兒?啥時候能見成效?語文綜合素養提升,說來不過就是“八個字”,但真正實踐和積累起來,從毛毛雨的針頭線腦開始,到庖丁解牛似的遊刃有餘,是工程量極其浩大的過程,也是一個歷久彌堅、持續終身地過程。在這個長長地積累、升級而完成量變再到質變的過程中,中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學素養、思維方式、品格、價值觀等等的應新課改的要求而提升的程度,要如何檢驗呢?

答案是清晰的:都得通過作文寫作的綜合能力展現體現出來對吧?

如此,咱們的目標就很清楚了,直接從語文課改的終極目標如何檢驗來下手,就能建立這麼一個等式:作文考試分數=新課改檢驗的“歸處”。

作文考試分數,也是語文考試分值比例中的重頭戲,中小學生要如何唱好這臺戲?要如何一個人在作文的大戲臺上演好“生旦淨末醜”?厲害的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能夠將錯綜複雜的事情,抽絲剝繭化歸到簡單(*-* *-*請忽略自誇之嫌),怎麼個簡單法呢?通過五個作文入門模板,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從“作文門外漢”起步,“坐地日行八萬裡”,直接站到“作文思維腦”的門檻上。

寫作這東西真實挺奇怪的,沒入門檻的時候,千難萬難。入了門檻之後的提升,卻是自然而然。吃飯、睡覺、走路、打盹等等許多個不經意的瞬間,“作文思維腦”像吸星大法一樣,是會從無數個意想不到的途徑自動捕捉無數個意想不到的作文素材來,那些跳蕩在空氣中、閒談中、風景中、信息資訊中、攤點攤販中、物理生物課本中的“作文閃光”也是會自動自覺湧撲過來,就像一隻超顏美女撲向一隻超額鉅富般的主動和百媚。

入了作文的門檻,之後的作文寫作及提升相對就能“自生長”了。問題的關鍵是在於門檻外頭,從完全摸不著頭腦到“作文思維腦”門檻之間,橫亙著巨無霸式的無垠深淵,這深淵不知吞噬了多少孩子們寫好作文的勇氣,以及學好語文的志氣。

從今天開始,我們通過五個入門模板,在橫亙於無數中小學生面前的無垠深淵上,搭建一座暢行無阻的橋,讓孩子們直線前行、直接站在“作文思維腦”的門檻兒上,剩下的事兒就相對好辦了,有新課改之後與之匹配、迅速推行的國家大政策、需求大市場、培訓大機構等多維度、全方位加力,中小學生作文入門之後的能力提升,倚馬可待。

大語文情境下中小學生高分作文系列:寫人作文入門模板

2、中小學生作文的五類開頭

例1:我的媽媽是一個42歲的中年女士,她的頭上扎著一個辮子,長得比較漂亮,她是我家的一枝花。

例2:媽媽是個普通而又平凡的媽媽,可是生氣時是個非常可怕的媽媽。

例3:是誰給了我生命?是誰每天給我燒可口的飯菜?對,是媽媽!

例4:您給予我生命,給予我生活,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愛,你為我,不知掉過多少眼淚,白了多少根頭髮啊!

例5:說起母親的愛,就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既不驚天動地,也不催人淚下,但就是這種平平常常的愛,讓我難以忘懷。

以上五句話,是五個作文開頭,作文主題都是“我的媽媽”。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有沒有看出點什麼?

如果看出來了,那麼,以後的系列輔導課就可以不必參與了;如果沒看出點什麼來,那就跟祁祁喵一起,咱紮紮實實往“寫出好作文”的道上奔跑吧。奔跑之前的口令“預備”,就是接下來的系列作文模板。

這五句話、五種作文開頭,從例1到例5,分別是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及初一年級的學生作文。

例1:我的媽媽是一個42歲的中年女士,她的頭上扎著一個辮子,長得比較漂亮,她是我家的一枝花

——這一句開頭,是寫外貌的。

問題在哪?因為這小傢伙寫出來的完全不是媽媽啊,她寫出來的就是一隻“四不像”。42歲,頭上扎個小辮子……別不彆扭?儘管真實的生活裡,中年女性是有可能扎小辮子的,但在人們的習慣認知、文化傳統中,小辮子=小姑娘,是吧?另一個生活常識悖論是:中年女士=一枝花?也怪怪的。為什麼怪怪的?兩個原因,中年女士的優秀標配,要麼是氣質棒,要麼是性格好,要麼是能力強,漂亮當然可以寫,但中年女士的漂亮不叫漂亮,而是叫做“美”,這種“美”如果要拿花來比擬,就得是某一種具體的花兒,且得是這種花兒的內涵、風骨、香氣等等,反正是不能與顏值直接畫等號的某種意蘊,是吧?作文所使用的語言符號,跟鈔票一樣,是有通用性、通識性的,別人讀來覺著怪怪的,那肯定就是有問題了——對的,就是需要家長和同學們調用這個本能意識:在母語環境中長大,不論多大孩子,自個寫的作文,只要大聲地讀上幾遍,自個就能覺出問題。

例2:媽媽是個普通而又平凡的媽媽,可是生氣時是個非常可怕的媽媽。

——這句開頭,是寫性格的

問題在哪?按理來說,是可以得中等分了。可是,能得中等分就是我們的目標嗎?顯然不是。高分的作文來衡量,問題在嗎?一是用詞平庸,二是情感悖逆常情。普通、平凡,這一組詞的意思不追詞源的話,基本是一回事;而這一組詞,是用來對應、對比“可怕”的,顯然從內在邏輯上出了問題——可怕的反義詞或反義相似詞是什麼?能是普通或平凡麼?當然不能。至於情感悖逆,當然是“可怕”這個詞的問題了,媽媽們也都是平凡女人,平凡的女人們情緒千變萬化、面目各種可憎確實有,但當平凡女人穿上那件神奇的叫做“媽媽”的衣裳時候,便如同聖母,得隨時聖光普照,怎麼能“可怕”呢?可怕用來形容敵人、猛獸、噩夢什麼的,便符合語言符號的通識性、通用性了。

例3:是誰給了我生命?是誰每天給我燒可口的飯菜?對,是媽媽!

——這個開頭,是寫行為的

問題在哪?基本上沒啥大差,後文如果能出彩的話,得箇中等偏上的分數還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要得高分的話,這兩個問句,任要其中一個來開頭,便OK了。畢竟是小學生作文,文章開頭太大,不好駕馭。尤其是這兩個問句所陳述的內在情感線、情理線基本沒什麼相關性,後文要出彩難度就相當高了。如果只要其中之一,並就著這一個問句,列舉一兩個相關度較高的生活小事件,高分作文垂手可得。

例4:您給予我生命,給予我生活,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愛,你為我,不知掉過多少眼淚,白了多少根頭髮啊!

——這個開頭,是寫情感的

問題在哪?一句拿來當作文開頭,連及格分都拿不到,錯疏處很多,篇幅所限,不一一列舉,提兩條最明顯的,一是譴詞問題,“給予我生活”?能說得通嗎?不必追究為什麼,只要大聲讀出來,就能覺著“怪怪的”,但凡覺得“怪怪的”,會改就改,不會改就果斷刪除。二是邏輯問題,生命、生活,都是大概念、泛概念,要強行著陸在“眼淚、白髮”等細緻而微的具體徽徵上,簡直明晃晃反證了啥叫個“假大空”。

這一句的高分作文應當怎麼寫?“你為我,不知掉過多少眼淚,白了多少根頭髮啊!”對的,就是這樣,簡單直白,卻瞬間撥動讀者心裡那綿綿密密的思母情。

例5:說起母親的愛,就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既不驚天動地,也不催人淚下,但就是這種平平常常的愛,讓我難以忘懷。

——這個開頭,是通過心理活動的。

寫心理活動頌母愛,這句有問題嗎?常規來說,這開頭符合高分作文的範兒了。詞與詞之間、句與句之間的順承與反證關係很清晰,情感線的遞進、升級與展開,也順理成章。至此就卻步了麼?最好別,還有個滿分作文不是?“既不驚天動地,也不催人淚下,卻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一生一世也忘不掉……”

大語文情境下中小學生高分作文系列:寫人作文入門模板

3、入門模板:中小學生寫人作文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通過以上五個開頭和作文主題,我們應當能夠明瞭至少兩件事:

第一,中小學生寫人作文,最好從寫媽媽開始。不用只寫一次就算了,要無數次的寫,翻天覆地寫。把媽媽寫到“庖丁解牛”般那種手熟程度,考試時候遇到類似作文,把“媽媽”這兩個字,換成小姨大姨、舅媽嬸子等等差不多年齡的女性長輩,再挑幾個與之相應、相稱、相掛鉤的故事改點頭、換個面,屬於寫人作文的考分自然是情感真摯、文字流暢、結構清楚可居榜前了。

同理,一切年長男性的作文,統統都只從爸爸開始。把爸爸寫到 “庖丁解牛”般手熟程度,一切男性長輩的有關作文,只需要換名字及相關故事,讓其儘量靠近或配套即可。

再同理,一切非親屬長者的寫人作文,統統從寫班主任開始

。班主任是中小學生打交道最多的、除家人之外的社會職業人,翻天覆地把班主任寫到 “庖丁解牛”般手熟程度,其他社會人長者,換名字換職業並刪除相關教學細節、添加相應匹配銜接即可。

再再同理,一切非成年人,都從寫自己開始。無論是中學生、小學生,最熟悉的那個非成年人,只能是自己。把自己寫到 “庖丁解牛”般手熟程度,遇著寫同學、同伴、親戚家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以及各種熊孩子、好孩子的作文題,直接當自己寫,不過是換個人名、性別及長相而已。

第二,中小學生寫人作文,最容易敗筆開頭與結尾,怎麼解?

答案是:中小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先不用寫開頭,直接寫故事,寫最想表達的那件事情即可。

有同學就要問了,“不寫開頭,那開頭怎麼辦?”

非常簡單啊,先寫故事,把頭腦中篩選出來的好故事寫完了之後,再從通篇故事中挑出一兩句或懸念、或煽情、或文采方面優勝的句子,直接抄在作文最前面,單列一段,這個就是好開頭。

“啊?還可以這樣?”是的,絕對的妙招、大招。別說是中小學生作文,就算是名家大家寫作,把這招兒拿來用,照樣超級實用、管用。

好吧,那麼結尾呢?

答案是:不寫結尾,不要結尾。

有家長急了,“咦,作文怎麼可以沒結尾呢?”

呵呵,完全可以沒有!作文中的故事寫到哪裡,自然而然結束了,就在那裡結束整篇作文即可——提請注意:千萬千萬不要多此一舉,綴上“啊,媽媽,我好愛你啊”,或“通過這件事,今天我學到了一個什麼什麼道理”之類的長尾巴。真心太多餘了,果斷給砍掉的話,作文拿個及格分輕而易舉。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的語文老師為什麼引導你們在文章後頭綴這麼個多餘尾巴呢?是因為語文教學安排中,沒有教給他們怎麼樣才能開展好作文教學,他們也是沒招兒了,所以只能本能地把“有意義”這個政治正確的觀念灌輸給你們,好幫助你們在作文考試中撈上那麼一丁半點“政治正確有意義”的分數

。如果是高考作文,這個確實要佔極大分值,但這個分值的奪取方式絕不是在文章後頭綴上多餘尾巴哦,那是通篇的每一個字裡行間,以及字裡行間背後的空白,都是要為想表達的那個“意義”服務的。中小學生目前離這水準差太遠,咱先不好高騖遠不瞅那西瓜,咱先把眼前頭的芝麻粒給老老實實撿個夠,後頭的事兒,才能夠順其自然、順理成章!

語文老師們確實也蠻拼了,為了同學們能夠寫好作文,把好好一個活色生香妙故事拆開來給你講,講作文開頭要怎麼寫?結尾要怎麼寫?寫人要怎麼寫?外貌要怎麼寫?動作要怎麼寫?人物性格要怎麼寫?心理狀態要怎麼寫……等等,其實大可不必哦。尤其是中小學生,咱又不準備去寫大部頭的、數百萬字的長篇小說,考慮那麼多幹嘛?

大語文情境下中小學生高分作文系列:寫人作文入門模板

喵兒曰:把四個最熟悉人寫活,就入門了

中小學生寫人作文,只需要寫好最熟悉四個人,再把這四個人身上發生的最精彩有趣的故事寫活了,就真正入門了。入門後的事就太好辦了!因為只要你能把一個故事寫的有意思,則你想表達的情感、想描寫的人物、想學得的道理,都在這個精彩有趣的故事裡放著呢,不必再多此一舉非要在作文開頭、作文結尾時候“硬掙”幾句,畫蛇添足不說,還給原本的作文減分,未免太划不來。

不寫開頭,不寫結尾,只講故事,講自己親身經歷的、印象深刻的、妙趣橫生的故事。不寫別人,只寫爸爸、媽媽、自己、班主任,把這四個人寫到 “庖丁解牛”般手熟程度,則寫人高分作文神功大成。

這裡是平涼家長之家作文在線課堂,歡迎轉載分享,歡迎互動留言,祁祁喵將用心為你答疑解惑。明天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

這裡是“平涼家長之家”在線課堂,歡迎互動留言,祁祁喵將用心為你答疑解惑。明天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華夏大語文教學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