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近年来,美国、俄罗斯等强军国家,陆续将单兵作战系统投入实测或者部署到部队。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单兵的电子化、信息化脚步,确实一直都在把士兵们打造成“超人”“机器人”。

摄像头:水晶魔眼

眼睛是人体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但在战场上,面对瞬息万变的局势和复杂起伏的地形,战士们难免“目不暇接”。此外,一个人看到的情景,如何能与战友们分享?针对这个问题,一种安装在头盔上的微型摄像机就能够解决了。

这种微型摄像机轻便小巧,只需两节电池便能提供能源,持续拍摄。摄像机可能直接安装在多功能战术头盔上,甚至可以用胶带粘在普通头盔上。开机之后,摄像机便会持续拍摄所“看到”的情景。士兵可以一边执行任务,一边拍摄,两不耽误,而且画质也很清晰。它就像通话中的水晶球和魔眼一般。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英军的摄像机)

获得的图像,既可以回放、重现,帮助士兵们捕捉已经消失的画面,也可以通过战场信息化系统,将录像资料传到电脑中存储,或者通过网络系统,发送给上级部门、战友或是专门的战场信息系统。这样,每一个士兵头上戴的摄像机,都成了战场信息系统的一个图像收集点,而且是深入第一线的。依靠它,指挥部门可以更全面和深入地掌握战场情报,从而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除了简单地“记录”眼前情形外,现代的摄像机还能智能地从摄取到的图像中,甄别出有威胁、有价值的目标,并加以提醒。同时,它还可以将不易发现的目标(例如,因为敌人火力拦截,而处于“死角”的目标)图像传送给士兵,帮助士兵和指挥官快速了解战场。

其中,法国军队正研发的FELIN系统便是一例。该系统的每个士兵都携带无线电设备,具备定位能力,能够发射和接收信号。在战斗中,他们随身携带的摄像头能够拍摄下周围的画面,并通过装备在微型冲锋枪把上的微型键盘和迷你手柄,将图像发送给战区指挥官。使上级对战场态势能精确了解和控制。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我军的摄像机)

夜视仪:人人都当“夜猫子”

人的生物本能是昼伏夜行,到了夜间,人的视力大为降低。对军人而言,看不清东西,则意味着枪炮的威力难以施展,如果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则可能陷入混乱。但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夜视仪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夜视仪,就是帮助士兵在夜间观测的设备。从夜视原理上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微光夜视仪,简单说,就是通过先进的设备,捕捉景物发出的微弱光线,然后将其在屏幕(目镜)上清晰地显示出来,等于是一种“图像增强”技术。另一类是红外线夜视仪,它不是捕捉黑夜中微弱的可见光,而是捕捉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即热辐射),再将图像显示出来。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俄军夜视仪)

显然,这两类夜视仪都有各自的短板,比如,在真正完全无光的漆黑环境下,微光夜视仪也无能为力;而红外夜视仪则必须要求物体与背景有温度差。当然,真正完全没有光的环境毕竟是很少见的,同时,红外夜视仪除了被动接受目标发出的热辐射,还可以先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再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作为已经诞生半个多世纪的设备,夜视仪技术比较成熟。二战中,德军研究出了红外夜视仪。在一次夜晚的遭遇战中,装备了红外观瞄装置的德军豹式坦克,一举击毁了两辆英军萤火虫坦克。同时,美军的红外夜视仪也投入了实战。在1945年夏天的冲绳岛战役中,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在夜晚出来偷袭美军,以降低美军火力的优势。美军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红外夜仪紧急运往冲绳。当日军还照老样子,趁夜色爬出洞穴偷袭美军时,却被美军的红外夜视仪瞄个正着,一阵枪炮扫射,顿时死伤无数。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红外夜视仪首次发挥重大作用。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于4月13日半夜进攻阿根廷据点斯坦利港。此战中英国的所有枪支、火炮都配备了红外夜视仪,阿军却没有夜视仪。于是,战斗变成一方肆意屠杀,另一方被动挨打的局面。到次日晚上,伤亡惨重的阿军支持不住,被迫向仅有己方兵力五分之一的英军投降。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依靠先进的红外夜视器材,也对伊拉克坦克形成了一边倒的优势。而在2011年5月1日,当美军海豹突击队向本拉登的藏身之处发动夜袭时,他们佩戴了一款特殊的夜视设备GPNVG。这是一款头盔式的微光夜视仪,最夸张的是拥有四个物镜,而不是两个!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四个镜头所获取的数据,投放到头盔中的屏幕上,士兵们等于是有了四只在黑夜中实力超群的眼睛,可以全方位了解周围的情形。有了这样的装备,他们才能直入中宫,击毙本拉登。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全方位视野系统:千里眼

前面谈到的摄像机也好,夜视仪也好,都是从士兵本人的位置进行观测。而现代化的战争,要求士兵们获得更广泛的信息。这时,能够提供全方位视野的观测系统,便应运而生。这类系统共同的特点是:通过安装在不同位置的观测设备,获得全方位图像信息,然后将其发送到单兵的显示屏幕上。这样,就等于普通士兵也获得了“千里眼”一般厉害的视觉。

英国《每日邮报》介绍了未来的一款新式装备,即BAE公司的“战斗视野360”。据称,士兵们坐在装甲车辆内时,被装甲阻断了视线,对外面的情形难以了解。而“战斗视野360”则可以将装甲车上安装的摄像机所获得的图像,发送到士兵们头盔上的显示屏,以360度视角向军人实时呈现周围环境。这样,士兵们等于拥有了“看穿装甲”的势力。此外,这款设备还可以接收和看到无人机和步兵头盔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还能够为军人提供重要情报,比如同一区域内的其他部队(包括敌人)的位置,甚至标示出敌军行进路线。这样,为士兵们判断敌情、制定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同为英国研发的“死亡头盔”是一款飞行员专用头盔,该头盔内有微型感应器,与驾驶舱中的其他感应器形成数据链路,通过该款头盔,飞行员可以“透过”飞机的机身,看到外界的全方位情景。当战机的雷达等设备探测到敌机时,自动在飞行员头盔的护目镜内显示其位置。

本拉登死不瞑目:躲在黑暗中,谁知美军有“四眼狗”

美军F-35的头盔搭载了HDMS(嵌入式头盔显示系统)。该头盔一方面能将飞行员的作战状态传输给友军平台,便于系统掌握每架飞机战备情况,同时提供给飞行员丰富的信息。不仅包括常规的导航和作战信息,还有“虚拟现实显示”,即允许飞行员“看透”整架飞机。分布在机身各处的6个高清红外摄像机将为飞行员的360度全视角提供图像。更奇妙的是,这些图像都是直接投射在头盔上的。头盔面罩就像一个小型的透明电影屏幕,显示飞机飞行数据、敌方目标位置以及飞行员可以用哪些武器攻击目标。飞行员转头时,显示场景也随之更改,在飞行员和飞机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