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三大神器,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国宝

“北红山、南良渚“,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辉映的两大玉文化体系,也是当时最流光溢彩的两处原生型的玉文化体系。红山文化玉器出色地继承了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玉器传统,同时又融合了吉林-黑龙江地区左家山、新开流等其他史前文化玉器的遗传因子,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玉文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来自数千年前的红山文化三大神器,保证让各位看官大饱眼福!

红山文化神器之一:玉猪龙

玉猪龙”又称“玉兽形”。学术界为取名曾有争论,有人认为是猪,有人认为是龙,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才定名为玉兽形,“玉猪龙”是俗称。在当时玉猪龙可是最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部落的最高权力者才有资格拥有,同时玉猪龙也是目前所知华夏数千年文明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

红山文化三大神器,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国宝

猪龙形佩,玉质细腻,润泽光洁,半透明

猪龙形佩,出土于虢季墓中,长4.3、宽2.2、厚0.25厘米。青玉,浅冰青色,有黄白色斑纹。玉质细腻,润泽光洁,半透明。体呈扁长“C”字形状,两面纹饰相同。头尾相对,龙口平齐,圆眼,小耳,卷角。

红山文化三大神器,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国宝

玉珠龙

玉珠龙:玉质细腻,晶莹润泽光洁,半透明。整体呈C形,作回首卷尾猪龙状。双耳耸立,椭圆眼,吻部平齐,鼻间有皱纹。自头部向下贯一圆穿,颈部有一横向小穿孔。头顶部阴刻一“田”字。此器整体颇具红山风格,但遭后人二次加工而成,竖向通天孔可能为后人所加。

红山文化三大神器,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国宝

玉珠龙

上面这件玉珠龙大胆的将器形中部掏空,可以看出5000年前红山先民精湛的雕工技艺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识。而其眼部、耳部、鼻部具有明显的猪形特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几千年前的红山人喜欢以猪为龙当作部落图腾呢?

其实呢,在红山文化所处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野外打猎接触到最多的便是雄壮威武、獠牙锋利、浑身是刺的野猪啦。当时的人们为了生存经常要与野猪厮杀捕食,因此在羡慕野猪强壮锋利的同时将野猪作为部落图腾。后来野猪得以驯化更是成为部落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由猪升华为人们心中的龙,成为当时只有部落首领才能拥有的神器!恰逢今年就是猪年,小编推荐各位看官可以购买一件精美的玉珠龙挂坠佩戴,说不定还会给你带来好运呢!

红山文化神器之二:勾云玉佩

勾云形玉佩,似云,似枭,采用拟物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以平面减地打磨的工艺,表现出了极具张性的美,是红山文化先民高超的艺术水平与神灵崇拜相结合的产物。一般来讲器体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镂空一弯勾,为旋涡形,四角对称地向外呈卷勾状;在正面或两面琢磨出与器体轮廓走向一致的浅凹槽。目前已发现的勾云形玉佩均置于古人的胸前,说明其非同寻常的神圣意义。

红山文化三大神器,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国宝

勾云玉佩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形态特殊,器型精美,雕工巧拙,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及艺术鉴赏价值。

红山文化三大神器,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国宝

勾云玉佩

勾云玉佩实际上表达的是鸟禽的尾羽,只是在构图设计上被高度抽象了而已,本质上表现的是各种飞升或静止的神鸟飞禽。其在古代祭祀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红山文化的玉龙可以相提并论。

红山文化神器之三:马蹄形玉器

最后小编要隆重的介绍红山文化的第三件神器——马蹄形玉器。说到这件神器,小编不得不赞叹生活在5000多年前的人们是多么的坚韧不拔,能够将坚硬的玉石中部全部镂空,而留存的玉璧却光滑平整,相当的费时费工。

红山文化三大神器,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国宝

马蹄形玉箍

玉箍形器上下贯通,其一端设计为斜口朝向天空,通常认为是古人系发之用。也有观点认为是要最大限度地寻找天与地、人与神联系沟通的切入点,也便于神灵的自由出入,与良诸文化的玉琮相同,具备琮的功能与作用。这种礼器又代表了主人崇高的身份、地位和等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