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跳崖女孩:死需要勇氣,活著不易


峨眉山跳崖女孩:死需要勇氣,活著不易

9月4日,又有一個生命逝去。

在峨眉山景區,一女子不顧眾人勸說,從懸崖上跳下。

我看到視頻她說了一句:謝謝了。

就一躍而下,不帶一絲留戀。

隨後她的遺書曝光:

峨眉山跳崖女孩:死需要勇氣,活著不易


峨眉山跳崖女孩:死需要勇氣,活著不易


峨眉山跳崖女孩:死需要勇氣,活著不易


峨眉山跳崖女孩:死需要勇氣,活著不易


1

遺書中有幾句話是這麼說的:

這麼長久以來,我一直活在噩夢裡,不,比噩夢更可怕。

就像一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一點一點的把我的靈魂從身體裡拖出來。

然後一天、一天地把它拖進深淵裡;

那些悲傷、絕望的情緒出現的莫名,卻如蝕骨之蛆一直纏繞著我,無法掙脫。

一宿接一宿的連續失眠,每分每秒都徘徊在生死邊緣。

總覺得有兩個聲音在腦海中盤旋,一邊說:死吧,死了就真正解脫了。

另一邊說:你不能這麼自私,不負責任。

於是,我每天都活在這種撕扯中,一直到今天。

她的痛苦是那麼的淋漓盡致,看的我也覺得很痛苦。

可我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因為她得病了,可我沒有這種病。

我只能說尊重她的選擇,但不贊同她的做法。

病了就應該去看醫生。

她有做過嘗試:

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尋找,換城市,換工作,給自己找事幹:運動、跑步、旅行、徵兵。

我真的受夠了自己騙自己,一天又一天的演戲,我好累啊。

可這些嘗試真的能緩解她的病和治癒她嗎?

她嘗試向身邊的人傾訴,卻得來的是不是嘲笑就是覺得她矯情,都沒覺得她這是病,以為只有感冒發燒才叫病吧。

她嘗試改變環境,可走不出自己的心病。

問題是她沒有做出最正確的嘗試:看心理醫生。

實在是痛苦的不行,自己覺得沒有辦法了,就徹底放棄自己,在風景如畫的峨眉山長眠。

之前我看到新聞報道上演跳橋的,因為種種原因想引起公眾關注或是情傷的,沒有一個真正跳下去。我想是根本沒有想死的想法吧。

死真的需要勇氣,活著才不易啊。


2

有的人拼命想要死,有的人卻拼命要活下去。

那個“可樂”男孩,你還記得嗎?

汶川地震十年後,薛梟接受媒體採訪:

那天下午2點28分的時候,我們正在上課,教學樓突然開始搖了,老師就說“大家快躲起來”,我就直接躲在課桌下面了。

因為教學樓是預製板結構的,當時我腳下的預製板裂開了我從三樓掉到了一樓,我的右手和兩隻腳都被課桌椅、樓板壓住了,我當時脫了左腳的鞋子把右腿挪出來。

當時右手和右腳自己實在沒辦法救出來,救援隊員來的時候先把我右腳救出來了。

右手施救的時候就很有困難,有塊預製板整個立在我截肢的這個位置了,這塊預製板上面就是整個廢墟。

在我印象中當時用千斤頂都頂不起來那塊預製板。

正好在這塊預製板的右邊,有三個同學,我就告訴救援隊員在我的右側還有活著的同學。

救援隊員就過去施救了,我開始以為他們不救我了,後來他們跟我說,如果先救我的話,旁邊那三個同學可能就活不了了。

只剩下我一人的時候救援隊員給我打了止痛劑,那之後我就有點困,跟救援叔叔說“您一定要跟我說話,不然我怕自己睡過去 ”,這樣我倆一直聊天,他問到了我“出去之後想幹嘛”,我就說我出去之後想喝一瓶可樂。

他就說“那我買給你”,然後我說那我給你買個雪糕。

哪怕現在看來,還是很令人動容,他在拼命想要活下去。

哪怕後來截肢了,他的心態還是很樂觀,在醫院裡開開心心的。

他說:雖然是截肢了,但是截都已經截了,還不如高高興興的。

他受的苦難,我們真的無法感同身受。但他的樂觀感染了我們,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了。


3

活著的確不易,需要面對的東西太多太多,需要承載的也很多很多。

但,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

多即是少,痛並快樂著。

死卻需要極大的勇氣,稍微猶豫一點,就會害怕死亡。

傳說死後先到鬼門關,出了鬼門關,途徑黃泉路,路上盛開著只見花不見葉的彼岸花。

路的盡頭有一天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

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臺叫望鄉臺。

望鄉臺邊有個亭子叫孟婆亭,有個叫孟婆的女人守侯在那裡,給每個經過的路人遞上一碗孟婆湯。

忘川河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

喝下孟婆湯讓人忘了一切。

三生石記載著路人的前世今生來世。

希望跳崖的女孩喝下這碗孟婆湯,忘記她的痛苦。

我覺得人而為人,就應該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熊(李清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