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的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這事還得說明白

在許許多多的網絡段子裡,“WiFi”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被調侃對象之一。不管是各種關於“蹭網”、關於趣味WiFi密碼的笑話,還是一些公益廣告中對於“進門先問WiFi有無”現象的批判,都在表達著共通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如今的我們,對於WiFi網絡的依賴程度前所未有。

更快的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這事還得說明白

WiFi有什麼好處?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立刻就能回答上來:速度快,不消耗流量。

但是,如果有那麼一些“權威”的報道聲稱,如今的家用WiFi網絡,速度早已不及手機移動寬帶,“連接WiFi反而會導致上網體驗下降”呢?

更快的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這事還得說明白

事實上,就在近日,一則中文題為《調查顯示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的文章,被國內多家媒體轉載。文中聲稱,一家叫做OpenSignal的海外技術組織經過調查發現,在全球33個國家,移動網絡的平均速度已經超過了客戶Wi-Fi連接速度。文章中同時附上了多張表格和相關數據,試圖證明“在如今的時代,WiFi的體驗已經被移動網絡超越,WiFi正在被殺死”。

更快的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這事還得說明白

emmm……作為一名自認為並不資深的IT小編,筆者首先不想吐槽那篇文章拙劣的中文翻譯質量和混亂的邏輯。至少有一點我首先要指出的是:這篇文章中所稱的“33個國家”並不包含中國。而文章所附的一份所謂的“調查數據表格”中所列舉的中國WiFi和移動網絡的帶寬數據,也並不符合事實。

為什麼我敢這樣說?這當然是因為我們同樣也有數據作為支撐。

2016年年初,筆者有幸參與了中國移動4G+(LTE-A)網絡的華中地區首測。和現在一些媒體是在專門的試驗網、在測試車裡用儀器去跑分不同。我們使用的是市售的量產手機,測試的是實際建設好的多個網絡覆蓋區域。

更快的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這事還得說明白

根據我們的測試,早在兩年多以前,移動4G+網絡在人口稠密的火車站附近已經能夠達到超過150Mbps的實際帶寬。而在偏遠的城郊地區和老式“筒子樓”住宅區,則分別錄得了140.44Mbps和98.38Mbps的最大帶寬記錄。即使將這些數據平均一下,超過100Mbps也綽綽有餘。

更快的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這事還得說明白

相應地,同樣是在兩年多以前,筆者也曾參與測試了國內某款千元以上的旗艦802.11ac路由器。我們使用了當時能買到的最好的無線網卡(和路由器之間的理論連接帶寬高達1300Mbps),通過向路由器所連接的內網硬盤拷貝數據,錄得了約58.8MB/s的實際速度,換算成實際帶寬(小科普一下,帶寬和網速不是一回事,兩者單位分別是Mbps和MB/s,帶寬除以8才是理論速度)大約是470.4Mbps。

更快的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這事還得說明白

可能有的人看到這裡會說:沒錯啊!你看在中國,WiFi的速度還是比4G+快多了不是麼!然而,這些人忽視了兩件事。第一,我們測試WiFi路由器時,測得的是它的內網傳輸速度,而不是運營商的入戶寬帶速度;第二,我們用的是最好的路由器和最好的網卡,它們的性能遠非普通用戶的家用路由器和智能手機自帶的WiFi模組可比。

換句話說,在中國,相對於當前大多數家庭所使用的“百兆寬帶”(我相信這甚至已經算是相當高端的家庭用戶了)來說,手機上的移動網絡其實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實現了網速的超越。而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能說明。

更快的移動網絡正在殺死WiFi?這事還得說明白

因為固定寬帶需要你付費更多才能獲得更大的帶寬,而手機移動網絡卻不同,其網絡提速、建設的責任在於運營商而非用戶:對於任何一個現代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大家並不需要多掏錢,就能“一視同仁”地享受到移動網絡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在這一前提下,只要你不是家中享受著千兆光纖入戶的“壕”,那麼當前的手機4G+、乃至即將到來的5G網絡,是必然要比固定寬帶更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