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合業務的標籤&畫像,只是自嗨!

標籤&畫像的逐漸走紅,各個企業的應用程度不同,效果千差萬別,標籤&畫像體系的建立的一個關鍵是:清楚業務形態,以商業目的出發,從策略推標籤。

(1)還原業務流程


不結合業務的標籤&畫像,只是自嗨!

圖 還原業務流程

用戶畫像首先是基於業務模型的。業務部門連業務模型都沒有想好,數據部門只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數據部門也需要注意不能閉門造車,這其實跟做產品一樣,連用戶需求都沒有理解透徹,匆匆忙忙上線一個 APP,結果往往是無人問津。因此,企業構建標籤的第一個步驟為熟悉業務。

事實上,我們在給客戶做諮詢的時候,有的客戶剛開始會認為我們沒有做過他的業務,並不清楚其業務形態,無法精準的梳理標籤體系,但是,很快他們就會打消這個念頭。因為我們做諮詢的人會有一個體系化、方法論和遷移能力。

例如,我在進入互金行業之前是做遊戲行業的,但在兩個月之內我對互金產品體驗和對這個行業的把握可以達到在這個行業做了三年都達不到的水平。為什麼呢?我會試用行業頭部所有的產品,去真的做投資,把它們的產品體驗和營銷策略梳理出來,並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之前學到的體系和方法論對這個應用場景做調整,事實上,你會發現真正做諮詢和用戶本身對業務的理解是互相匹配的過程。做業務的人很可能對這塊業務相對熟悉的,但是他對怎麼把這套東西體系化和交付給其他人去應用會比較陌生。所以,這也是企業需要諮詢的價值。

(2)明確商業目的

不結合業務的標籤&畫像,只是自嗨!

圖 明確商業目的

這一步是需要明確標籤是用來幹什麼的。每個公司,甚至每個運營對標籤體系的設立都是非常不一樣的。比如企業要做個性化推薦,做關於物或人的興趣、偏好的標籤會比較有價值,但是如果企業要做用戶運營,做關於用戶的留存、活躍標籤會更有價值。所以標籤體系的建立最終是跟企業的商業目的強相關的。

(3)彙集標籤


不結合業務的標籤&畫像,只是自嗨!

圖 從策略推標籤

關於彙集標籤,需要結合企業的運營策略和應用場景,使用戶人群的定義歸結到原子層的標籤,考慮到涉及哪些數據源和標籤賦值的區分度,這些最終會成為企業標籤體系架構和標籤數據源的梳理原則。

以上就是標籤體系建立的關鍵之一,清楚業務形態,以商業目的,彙集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