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盤:解讀2019新經濟政策 穩基調暗藏蓬勃生機

點擊上方[互金觀察站]關注

我在這等你

對於整個資管行業來說,2018年無疑是變革、重塑的一年。4月,資管新規落地,資管行業監管體系和發展格局被重新定義,行業發展重新逐漸迴歸財富管理本源。儘管2018年金融市場環境趨嚴,但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不改前行勢頭,市場總規模上漲至132萬億,成為僅次於美國市場的存在。2019年開年,政策紅利的扎推出臺,更是為行業帶來紅利。預計,行業將逐漸完成過渡,持續向專業化、集中化方向邁進。春江水暖鴨先知,新一年的政策紅利有望為資管行業注入蓬勃的活力。

01

政策春風潛藏2019“穩”基調

2019年年初,就有很多新經濟政策出臺,讓人感受到市場冰雪消融的春意。僅1月的前三週,就有多個降準、減稅、降費新政落下實錘。1月4日,央行宣佈全面降準,打出了“新年大禮包”的首發彈。1月9日,國務院傳出喜訊,決定針對小微企業推出普惠性減稅措施,預計每年可再為小微企業減負約2000億元。1月24日,在國內首單商業銀行永續債發行之即,央行宣佈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央行創設新工具保駕護航。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嚴峻之下,監管層對經濟寬鬆、穩健發展的期待和引導之意明確。拿小微企業減稅來說,從2018年監管層不斷提振小微企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頻次上看,2019年進行減稅符合政策預期,但是減稅幅度之大也確實令人驚喜。此次小微企業減稅政策中,進一步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條件,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小微企業標準高值銜接,這意味著全國95%以上納稅企業都能享受到政策優惠。除此之外,在小微企業所得稅政策方面,通過擴範圍、加力度,直接降低實際稅負,增強小微企業享受優惠的確定性和便捷度,減少稅收遵從成本。“實打實、硬碰硬”的減稅政策也讓企業切實擁有了獲得感和動力。

不僅限於減稅減負,資本工具也被充分利用,實現經濟調節,永續債及CBS的發行就具備異曲同工之意。

永續債顧名思義,沒有明確到期日,具有一定損失吸收能力,且可計入銀行其他一級資本的債券。作為混合資本工具,永續債兼具債務和股權兩種特性。此次,銀保監會批准中國銀行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是商業銀行首次被獲准發行永續債。這也就意味著當前國內商業銀行資本工具補充進入新一輪政策窗口期。據悉,此次永續債的發行期限為1月25日至1月29日,基本發行量為300億元,上限不超過400億元,下限不低於200億元。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充實中國銀行其他一級資本。

央行不僅為支持銀行永續債重新發行央行票據,還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以保障永續債補充資本金渠道更為順暢。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給出解讀:“創設CBS有利於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認購銀行永續債的意願,從而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為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創造有利條件,緩解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可以看到,無論是經濟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重心都是圍繞“寬鬆”、“穩”展開,但是穩經濟並不意味採取大水漫灌式的貨幣刺激。業內專家預計2019全年,財政政策會更加積極,“民企減負”有可能一直是政策重點;貨幣政策方面,在推進中則可能逐漸轉為“中性偏松”。

02

“大資管”時代或加速到來

無論經濟如何變換,身處其中的各行各業更應立足大勢,找準市場“脈搏”,順勢而為,蓄勢待發。對於整個財富管理行業來說,2018年是強監管、大變革的年份。從資管新規的正式出臺到監管細則的公佈,財富管理行業監管體系和發展格局被重新定義。進入2019年,在政策不斷釋放利好的背景下,市場環境的變遷會無一例外反應在行業、機構、產品上,財富管理行業或迎來發展新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考慮中國經濟的潛力和財富規模,還是橫向對比國際同業發展歷程,中國資管行業都極具未來發展空間。星石投資指出,過去資管行業內存在大量的“偽”資管產品,事實上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公平競爭環境,也積累了極大的金融風險。刮骨療毒、去偽存真後,2019年大資管將迎來真正意義的大時代。大資管的“大”,絕不是僅指規模大,更多樣的產品、更多元的參與者才是名副其實的大資管;也絕不是金融系統空轉的自繁榮,而是需要回歸資管本質、服務實體經濟。

2019年的資本市場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財富管理也將朝著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方向發展。各機構都將圍繞著以主動管理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精耕細作;資管產品的設計需將圍繞著服務實體經濟、嚴控風險的基本原則,消除中間冗雜的套利鏈條,減少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信用錯配,嚴控槓桿率等。新趨勢下,立足市場,尋求轉型,加強主動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專業程度將成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主流。

03

機構“亮劍” 引領新航道

一面是市場的春江水暖,一面是整個行業的滾滾向前,能夠預計未來的財富管理行業,競爭與整合會是常態。江湖無論如何風起雲湧,刀光劍影不會停歇,對行業中摸爬滾打的各機構而言,唯有具備了決勝千里的“獨門秘籍”,才能在比拼中笑傲群峰之巔。

在業內資深人士看來,能夠持續加速的機構一定內外兼修:於內,重視“內生”成長,不斷提升專業度及價值,發現符合價值評估的核心能力。對外,面對各類市場變化與風險,能夠迅速適應變化,並針對環境變化做出預判和防範,不斷迭代出更強的投資策略和風險控制能力。

“激流之中 方顯高下”,作為新金融產業鏈上的優秀企業,恆昌的制勝“秘籍”就是穩中求進,精準紮實:圍繞一心兩翼原則,聚焦數字化、國際化、財富升級化的“三化”戰略,探索新金融態勢下的發展路徑。一方面,恆昌堅守“數字普惠金融初心,加強金融科技研發創新,構建起深度學習、大數據、雲計算、人臉識別、聲紋識別、大規模信貸知識圖譜、智能客服七大技術紐帶,提高平臺風控水平。以金融科技驅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恆昌也在探索財富管理升級之路,構建多元化業務場景,提供更豐富、更具價值的金融服務,在新金融賽道中實現超越轉型。

新的一年,也是恆昌穩中求進的一年,穩是基調,進是方向和目標。恆昌將守正創新,堅守金融發展的合規底線,在前進中解決新的問題,打開業務發展的新局面並開創發展的突破口,讓外部壓力轉換為內部發展動力,不遺餘力地提高金融高質量發展和服務能力,助推金融真正地成為連接、服務實體企業的紐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