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搖滾教父維克多·崔:心有搖滾永自由

【俄羅斯龍報】在蘇聯,有一個被稱為“最後的英雄”的人。他不是偉大的政治家,也不是偉大的思想家或是宗教人,更不是軍功卓越的軍人,他僅僅只是一個搖滾樂隊的主唱。他被稱為蘇聯的“貓王”。

如今,在俄羅斯最繁華的阿爾巴特大街上還有一面他的紀念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青年從俄羅斯的四面八方而來,坐在那面滿是塗鴉與獻花的牆下,朗誦詩歌,重唱他的歌曲,或者只是靜靜地坐著抽菸,喝酒,看著他傷逝的面容。他就是蘇聯搖滾教父——維克多·崔。

蘇聯搖滾教父維克多·崔:心有搖滾永自由

他28年人生歷程雖短:創作了多首經典作品

1962年6月21日維克多·崔出生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克基烏爾達,父親是韓裔工程師教師崔東烈,母親是烏克蘭出生的體育教師瓦蓮齊娜·巴錫爾耶夫娜。

綜合透視俄羅斯、北京《非音樂》雜誌報道,5歲時,維克多·崔全家搬到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日後在他去世後,在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之間,就他的國籍問題進行過爭論。最後這場爭論以國籍為俄羅斯,但標明出生地為哈薩克斯坦終結。不過至今哈薩克斯坦人仍然很驕傲地認為維克多·崔就是哈薩克斯坦人,而且把他列為代表哈薩克斯坦的13名偉人之一。 )

1969年,維克多·崔進入他母親工作的小學讀書,和母親一起轉了三次學。 1974至1977年,有著繪畫天賦的維克多·崔進入謝洛夫美術學校,和馬克西姆·巴什科夫組建“第六病室”( Палата № 6 6)樂隊。

1979年,因為成績原因被學校開除。隨後,他又憑藉在木雕方面的特長進入市立第61技術專門學校。

青年時期的維克多·崔崇拜過蘇聯知名音樂家米哈伊爾·博雅爾斯基和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後來又崇拜李小龍,並開始模仿他的形象,對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81年夏天,一群年輕人組建了一支名為“加林和雙曲線”(Гарин и Гиперболоиды)的樂隊。冬天,樂隊加入到“列寧格勒搖滾俱樂部中”,在這裡通過與其他樂隊的交流,更加豐富了自己的音樂元素。在成員之一奧列格·瓦林斯基離隊後,樂隊正式更名為Кино(電影)。

1982年春天,樂隊出版了第一張專輯《45》,據說整張專輯共長45分鐘,維克多·崔便即興命名。

在樂隊第一張專輯推出一個月之前,維克多·崔開始和新認識的女友瑪蓮娜同居,瑪蓮娜也出任了初期Kино的經紀人。和瑪蓮娜的同居也有很多波折,最大的理由是瑪蓮娜的父母一點也不喜歡這個沒有正當收入,又是黑頭髮黃皮膚的韓裔小夥子。同年,他與鮑里斯·格列本什科夫同臺完成了第一場插電演唱會。

雖然在音樂上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專輯並沒有大賣,維克多·崔仍然要一邊工作一邊做音樂,先後在普希金市的一個修理工廠和園藝托拉斯工廠做木雕工作。

1983年,維克多·崔與樂隊元老阿列克謝·列賓之間有了分歧,隨後列賓便離開了樂隊。

1984年樂隊參加第二屆(蘇聯)搖滾音樂節並獲獎。1984年下半年樂隊和當時俄羅斯最出色的樂隊“阿克瓦里姆”(Аквариум)合作,錄製了一些小樣,隨後樂隊進行了第二次大換血。次年2月,維克多·崔和瑪蓮娜結婚。春天,樂隊再次在搖滾音樂節上獲獎。 1985年8月,維克多·崔和瑪蓮娜生下兒子亞歷山大。

1986年1月,樂隊專輯《夜晚》出版。1986年春,參加了第四屆搖滾音樂節,得到了最佳歌詞創作獎。

1987年春,維克多·崔最後一次參加搖滾音樂節,獲得“創造性成就獎“,並完成專輯《血的樂隊》(Группа крови)的創作。

1989年夏樂隊赴美國參加在新澤西舉辦的“Золотой Дюк”(Golden Joke)音樂節。同年赴法國演出,並出版專輯《最後的英雄》(Последний герой)

1990年,樂隊曾赴日本演出。同年7月最後一次在莫斯科舉辦演唱會,並完成了最後一張專輯的創作,在維克多·崔死後不久專輯定名為《黑色專輯》(Черный альбом)

1990年8月5日,維克多·崔在車禍中喪生。死時年僅28歲。 事故發生在拉脫維亞的圖庫姆斯附近,距離里加只有幾十公里。根據最可信的說法,維克多·崔在駕駛中睡著了,結果他的深藍色“莫斯科人-2141”駛入了對面車道,撞上了一輛“Ikarus- 250”公共汽車。

維克多·崔的離世讓許多歌迷悲痛為分。在搖滾歌手的眾多崇拜者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崔沒有死。他只是出去抽支菸。”

蘇聯搖滾教父維克多·崔:心有搖滾永自由

維克多·崔死後,聖彼得堡的藝術家們籌款在他的墓地上製作了追悼碑,蘇聯各地還陸續出現了以他的名字為命名的街道。特別是莫斯科的藝術街道老阿爾巴特街2號出現了他的追悼牆(又名“痛哭之牆”),牆壁上寫滿了歌迷對他的思念。(圖片來源:劉軍提供)

他的自白:不為仇恨歲月而歌唱

上世紀80年代,維克多·崔是第一個把搖滾樂介紹到俄羅斯的人,此時正值蘇聯解體前夜。那時的俄羅斯社會動盪不安,迷惘神態寫在青年人的臉上,狂野不馴的搖滾樂迅速成為了青年人的時尚和寄託。

北京《非音樂》雜誌報道,1989年5月6日,《蘇聯青年》雜誌對維克多·崔進行採訪,這可能是這位偉大的歌手生前最後一次接受媒體採訪。

——(記)哪些作品影響了你社會生活的轉變?

——(維)他們怎麼能讓我轉變呢?我不是一個社會的抗議者,不是為了“仇恨歲月”而歌唱的樂手。

——(記)你的歌曲是怎麼創作出來的?

——(維)這對我來說也是個謎……我自己也不清楚……我拿起琴開始彈,然後那些歌詞曲調就跟著出來了。

——(記)列寧格勒的報紙《Смена》(蘇聯時期極具影響力的報紙,主要針對青少年人群)把你稱為1988年最傑出的搖滾詩人,你怎麼看待搖滾詩人和(傳統)詩人之間的區別?

——(維)我不知道這兩個術語之間有什麼區別,我不會拋開音樂去對我的歌詞咬文嚼字,這樣會讓我失去很多。

——(記)今天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維)保持內心的自由。

——(記)在臺上演出時你並不是一直在唱自己的歌,這意味著什麼?

——(維)一些歌曲隨著時代的不同已經失去了現實意義,我對那些歌已經不再感興趣了。現在的好歌很多,我不會拒絕去唱那些我喜歡的歌曲。

——(記)你們樂隊現在正在進行全國巡演,你希望在巡演中得到什麼?

——(維)我們從來就沒渴望去迎合潮流。我們從來就沒想過我們該玩什麼樣的音樂風格,哪種風格能流行多久。我們只做自己所喜歡的事,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變得不再流行,那我們就離開舞臺好了。

——(記)你們應邀出國演出過嗎?

——(維)當然,出去很多次。但我們對這些邀請進行精心篩選,因為現在“俄羅斯的東西”(不同於“蘇聯的東西”)在有些地方很流行,我們打算減少在那些地方的演出。

——(記)你們都去過那裡?

——(維)丹麥、美國和法國。

——(記)那你們在那裡的接受程度怎麼樣呢?

——(維)他們帶著迷茫的表情看著我:你為什麼不是那個手拿巴拉萊卡琴(俄羅斯三絃民樂),身穿俄式襯衣的樣子呢?

蘇聯搖滾教父維克多·崔:心有搖滾永自由

維克多·崔的歌曲受到那個時代年輕人的歡迎,除了簡明有力的曲風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歌詞的內容反映了當時年輕人的心聲。時至今日,他的精神仍然影響著一批熱愛搖滾的年輕人。圖為2012年6月,人們在阿爾巴特大街上的維克多·崔追悼牆前留影。(圖片來源:劉軍提供)

鏈接:歌曲深受年輕人追捧 樂隊如旋風席捲蘇聯

《血型》是維克多·崔最經典的代表曲之一,歌詞中這樣寫道:

“溫柔的安樂窩,不過街道在等待我們的腳步。

軍靴上面如星光的塵埃……

舒適的沙發、格子紋絡的沙發套、沒有按時扣動的扳機

陽光照耀的日子只是在燦爛的睡夢中

雖然有付出代價的手段

但我不希望廉價的勝利

誰的胸膛我也不想踐踏

我希望和你在一起

我只是希望和你留在一起

不過天上高高的星星召喚我上路

我的袖口上記著血型

我的袖口上有我的軍號

為衝向戰場的我祈禱吧

為我祈禱吧

不要讓我留在原野上

不要讓我躺在原野上

祈禱我的勝利

為我的勝利祈禱吧”

當時的年輕人馬上理解了歌詞中隱藏的意義,即“這個世界就是你們的,不管付出什麼代價,都得由你們自己來改變。戰鬥吧!不要躺在荒涼的原野上,盡情戰鬥吧!我會和你在一起,祈禱著戰鬥的勝利和幸運……”

家家傳出這首歌,年輕的人們在大街上高聲唱起了這首歌,Kино熱潮如旋風般瞬間佔領了蘇聯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