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鳳岐:我是最早提倡推行股份制的學者之一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改革開放,春風化雨,改變了中國,影響並惠及了世界,這40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濃墨重彩的40年。

面對這個舉世矚目、影響深遠的偉大實踐,中國網財經聯袂今日頭條共同邀請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共同記錄這個偉大時代。

這一期我們邀請到了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曹鳳岐教授,看看他都經歷了些什麼。

曹凤岐:我是最早提倡推行股份制的学者之一

是厲以寧教授把我領進了股份制改革研究的大門。如果被稱為“厲股份”厲以寧教授是中國股份制研究的開山鼻祖的話,我則是他最早的忠實追隨者和合作者。

2009年11月22日,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第二屆)頒獎典禮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屆經濟理論創新獎授予了以厲以寧作為主要貢獻人的“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獲獎的“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最具代表性的經濟理論之一,它對國有企業股份制的推行以及證券市場的培育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所有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獲獎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教授(以下稱厲老師)長期致力於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研究與實踐,是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厲老師是在中國最早提出國有企業要進行股份制改革(1980年)的學者,並身體力行進行研究與實踐,是中國股份制改革理論的主要貢獻者,被稱為“厲股份”,他獲得“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創新獎是實至名歸!作為厲老師的學生和助手,我向厲老師表示熱烈祝賀!

曹凤岐:我是最早提倡推行股份制的学者之一

得知評選結果後,厲老師在接受視頻採訪時表示,有許多經濟學家為“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做出了貢獻,獲得這個獎項的應該是一個集體,他只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他說董輔礽先生1979年就提出了所有制改革問題,他列舉了1980年5月他在中共中央書記處與國家勞動總局聯合召開的勞動工資座談會上,他提出採取股份制來振興我國經濟的建議後,與會的很多經濟學家如蔣一葦、王珏、童大林、肖灼基、馮蘭瑞、鮑恩榮、趙履寬、胡志仁等都同意他的觀點。厲老師還特別提到了我,他說“曹鳳岐做了很大貢獻,他不僅宣傳了股份制,而且在證券法起草中佔了重要地位”。這是對我進行股份制研究的很高評價與褒獎。在這裡我非常感謝厲老師對我研究的肯定!

以厲老師為主要貢獻者代表的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獲獎,我感到非常欣慰。首先,從改革開放30年來看,有兩項最重要的改革。一項是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另一項就是企業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理論獲獎是中國企業改革的勝利,是堅持改革的一批經濟學家的勝利!其次,以厲以寧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北大學者(在創新獎“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主要貢獻者候選人中列了三人:厲以寧、曹鳳岐、吳稼祥。我和厲老師是北大學者,而吳是我們的學生。首先提出在中國應當推行股份制,並身體力行,這是北大學者對中國最重要改革所作的重大貢獻。第三,在這項中國最重要的企業制度改革中我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貢獻,我感到這是值得自己一生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我是在厲老師的帶領和和指導下在國內比較早的進行股份制學者之一。厲老師1980年提出股份制改革的建議後,在北大我是第一個積極響應者和踐行者。1989年在我主編的《中國企業股份制的理論與實踐》的序裡,厲老師寫道,“曹鳳岐同志對股份制和企業集團的研究已經七八年之久了。1981年的夏天,他同我一起去參加煙臺參加中國金融學會舉辦的中央銀行研討會時,他就同我討論瞭如何用股票形式來集中社會閒置資金和轉化消費基金為生產基金等問題。我記得很清楚,自從我在1980年5月於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與國家勞動總局聯合召開的勞動工作座談會上提出採用股份制來振興我國經濟的建議後,曹鳳岐是最早同我一起為股份制而奔走呼籲的北京大學教師之一。”

我記得1981年7月在煙臺的芝罘賓館開中央銀行研討會,我和厲老師住在一個宿舍裡。厲老師向我提出一個問題,他說,鳳岐,你看中國用股份制來集資的辦法行不行?我說完全可以。厲老師說,那你就研究股份制問題。於是我開始研究。1982年到1983年我對中國的一些企業進行了考察。我認為,中國的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不是缺乏資金,而是企業經營管理制度落後。企業對內缺乏動力,對外缺乏壓力。中國企業改革不是修修補補能解決問題的,而是要進行制度性改革,就是要推行股份制。我最早公開提出股份制改革的觀點是在1984年,當時我為《金融經濟師手冊》(楊培新、易宏仁主編,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版)一書寫了"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企業性質"、"社會主義制度下股息和紅利的性質"、"社會主義制度下有價證券發行、交易和管理"等條目,大約有10000字左右。《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一期發表了我的一篇文章《試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這篇文章由厲老師推薦到《北大學報》),闡述了股份制的性質,中國為什麼要推行股份制以及中國如何推行股份制和開放股票市場等問題。這是我係統研究股份制的第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產生很大影響,後來被收錄到《論財產股份制》(韓志國、曹勇戎、王勇編,遼寧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一書中,按發表時間順序排列,列在全書的第一篇。

從此之後我開始了對股份制改革進行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深入研究。

曹凤岐:我是最早提倡推行股份制的学者之一

1989年1月,我又在《北京大學學報》上發表了《再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一文,全面闡述了用現代公司制度改造國有企業的問題。"七五"期間,我承擔了國家教委青年科研基金項目“中國企業股份制實施途徑與管理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中國企業股份制的理論與實踐》(曹鳳岐主編,企業管理出版社)於1989年4月出版。這本書系統地論述了股份制的理論、股份制與經濟體制改革、企業的產權關係、企業股份制實施途徑、我國企業股份制發展的外部環境、股份公司的組織與管理、股票發行、交易和管理、企業集團與股份制、產業結構轉換與股份制等,書中還列舉了我國幾家股份公司組建的實例。這本書關於股份制改革的理論方面有很大的創新和超前性,在股份制的實踐方面有很大的可操作性。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講話以後,中國股份制改革又掀起了新的熱潮,在這種形勢下我對《中國企業股份制的理論與實踐》一書進行了修訂,並於1993年1月出版。修訂版不僅進一步完善了股份制理論,而且有更強的操作性。“八五”期間我又承擔了國家教育部重點科研項目"股份制理論與實踐",作為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1998年出版了《股份制與現代企業制度》(曹鳳岐著,企業管理出版社)一書,對我國股份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作了新的探討。1997年針對股份制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我在《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4日)上發表了《股份制改革路在何方》的文章,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視。三十多年來,我發表了多篇有關股份制改革的文章,2001年出版的《股份經濟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收錄了我的30篇研究文章。從1985年到2005年20年時間,我在《北京大學學報》發表了“十論”有關股份制改革的系列文章,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在一個學術雜誌上用二十年的時間連續就一個問題發表10篇系列文章可能在國內外尚屬首例。早期我還直接參與過北京旅行車股份有限公司、天龍股份有限公司和瀋陽金盃股份有限公司的設計與改造工作。

股份制改革理論是我的科研理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對中國股份制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所作的貢獻,在我發表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辦)上的“十論股份制”的文章中得以反映與體現,這10篇文章的題目和發表時間是:

《試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 》,1985年第1期。《再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1989年第1期。《三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1993年第3期。《國有企業改革難點與對策——四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1996年第2期。《改進與完善我國公司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五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 ,1997年第6期。《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與併購——六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1999年第1期。《中國企業集團的組建與管理——七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2000年第4期。《論國有股減持與流通——八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 ,2002年第4期。《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研究——九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 ,2004年第3期。《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研究——十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2005年第6期。

2007年8月2日應邀參加北大清華支援煙臺大學建設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乘車路過芝罘賓館,真是感慨萬千。因為1981年夏天,我和厲以寧教授來煙臺開中央銀行研討會,住在芝罘賓館。在這裡,我們共同討論了在中國推行股份制問題。可以說這裡是最早提出在中國推行股份制,要對股份制改革進行深入研究的地方。我有感而發,寫了《七律.芝罘回眸》:芝罘賓館面向東,日出大海一片紅。驚濤拍岸心緒湃,股份融資思潮湧。企業改革何處去,資本聯合必其中。而今星火燃遍地,回眸當初自為榮。

曹凤岐:我是最早提倡推行股份制的学者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