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8-2022年)印發實施


銅川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8-2022年)印發實施

市委、市政府日前印發《銅川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8-2022年)》,對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整體部署,明確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譜寫新時代銅川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規劃》分為三大板塊9章,其中第一部分為總論,包括規劃背景、總體要求、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第二部分為重點任務,包括建設產業興旺的特色鄉村、生態宜居的綠美鄉村、鄉風文明的人文鄉村、治理有效的善治鄉村、生活富裕的共享鄉村;第三部分為支撐保障,包括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強規劃組織實施等。《規劃》部署了包括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行動、現代農業品牌提升行動等16類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

《規劃》期限為2018—2022年,遠景謀劃到2050年。總體要求是,2018年至2022年5年間,基本形成產業興、生態美、鄉風好、治理優、人才聚、生活富的鄉村發展格局,為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礎。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廣大農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規劃》明確,要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全面融入大西安都市圈,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北部門戶樞紐城市,以新型農村社區為節點,以人口相對集中、產業相對聚集的美麗鄉村為基礎,構築“城鄉統籌、三生融合、鎮村聯動、各顯特色”的鄉村振興新格局。要充分認識鄉村振興任務的長期性,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類型村莊的發展基礎和演變規律,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不搞齊步走,分類推進鄉村振興。立足發揮比較優勢和縮小地區差距,在構建“強化南北、培育東西、全域統籌、多點支撐”區域發展新格局中,統籌推進我市鄉村振興;根據不同村莊的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把全市村莊劃分為重點提升類、人居改善型、一般控制型和撤併重組型。

產業振興是物質基礎。《規劃》明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的路子,堅持“工農互動、優勢互補、三產融合”的發展思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努力打造西部高端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業綠色生態循環發展示範區。

人才振興是關鍵所在。《規劃》明確,要聚焦鄉村人口轉移和人才短板,進一步盤活人口存量,擴大人口增量,紮實開展博士碩士進銅川、領軍人才興銅川、產業大軍建銅川、鄉土人才遷銅川、返鄉人員留銅川“五大工程”,激發各類人才在鄉村大施所能、大展身手、大顯才華,打造一批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生態振興是內在要求。《規劃》明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形成循環化的生產方式、低碳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態化的空間格局,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文化振興是重要基石。《規劃》明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一起抓,傳承發展優秀鄉村傳統文化,強化鄉村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煥發農村文明新氣象,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組織振興是根本保障。《規劃》明確,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堅持黨建引領,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結合”,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社會治理新體制新模式,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規劃》把“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單獨作為一節安排部署。明確提出,要堅持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精心謀劃、精心組織、精準施策,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確保貧困地區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規劃》強調,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積極調動社會參與,打造典型示範,強化法治保障,抓好考核評估,推動銅川鄉村全面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