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自己已經跟隨先生雲遊以及在這裡的博山宿舍生活了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面,自己經歷了自己以往從沒有想象過的豐富經歷,是以往的自己幾輩子都不可能經歷到的這麼多有意思的事情。雲遊的經歷也已經寫完,但還沒有整理好發出來。現在先把自己最近跟隨先生一起生活這段時間的一些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

自己和先生一起生活,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先生裁斷能力特別強,做事情考慮的非常周到。而且每天處理各種事務井井頭條,效率也非常高。同時還要抽出大量時間鍛鍊,以及處理每天可能都會有的某個同學碰到啥問題了前來諮詢,除了這些之外,先生還要讀書,寫文章,然後每週有好幾個組的論語課,各種事情滿滿的,但都被先生處理的有條不紊。

而我們來這裡後每天學的,每天訓練的,也就是這些能力。所以大家可能以為我們在這裡會學啥高深的,玄妙的知識。其實不是的。接下來我就寫一下我每天都在幹什麼。以及在這些事情上的體會和先生的教導。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1.日常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剛搬過來這裡的時候因為一切都是初始狀態。所以每天需要幹各種各樣的活。裝修完房子後,我們每天的日程開始慢慢規律起來,每天早上起床後鍛鍊,然後做飯,吃過飯後是收拾以及打掃衛生,然後繼續鍛鍊。中午會午休一下。然後下午開始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到了四點我會開始做晚飯。然後晚飯後洗刷完後已經快八點了。到了這會就可以有時間看一會論壇,然後寫一點東西。然後就要開始洗澡或者是泡腳,準備睡覺。

可以說一天下來安排的滿滿的。根本沒有時間去想什麼。所以我給先生說過自己經常感覺自己沒有腦子了,因為啥也不想,也沒功夫想。同時對時間也沒有了感覺,不知道時間是快是慢,不知道春夏秋冬,甚至不想時間。先生說這才是修行的狀態。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然後就是我們每天的灑掃。在古代,小學的內容就是學習灑掃應對。所以每天的灑掃是我們的必做功課。尤其是我們剛剛搬進來的時候,因為房間還殘留著以前主人留下的氣息,以及各種雜氣,故氣。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泡特製的藥水,然後用藥水來擦傢俱,地板。後來雖然不用調製藥水了,但每天的灑掃還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對於我們這樣的日程安排,先生說我們這裡雖然不是道院,但每天的行為都是道院的訓練方式。說是道院的訓練方式,也不是說就是道院發明的,只是他們繼承了華夏一些古老的訓練方式。而我們只是去掉了那層宗教外衣,但卻真正按照內裡的乾貨在做。這是自古以來的套路。比如在以前的道教中,小道士天不亮就起來開始從山腳往山上挑水,而且大殿都在各個山頭上,然後到辰時水缸都要挑滿,這樣幾年下來身體素質都特別好。然後一天就是灑掃。每天如此,根本沒有精力想亂七八糟的。然後持續幾年後杯水就會變得有序列。

所以我們在鍛鍊,做各種事情,以及掃地的時候就是打掃自己的杯水裡的髒東西,以及讓自己的杯水變的乾淨有序。而屋子的角落,難以清掃的地方,就是杯水裡的角落。所以掃地的時候那些邊邊角角的都要清理乾淨。這就好像古代煉丹的時候,丹成的時候人的修行也就成了。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下面也是日常中很重要的一項,所以單獨列出來講一下,那就是做飯。

2.做飯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我自己以前會做點飯,而且當時剛申請進入論壇的名字就叫伊尹的小炒,所以每天的做飯的任務就由我來負責。但在這小小的做飯中間,自己學到了很多道理,同時這個學習的過程也不是完全都是美好的,我的認識產生過好幾次變化。

一開始先生就給我講過很多這方面的知識。先生說做飯其實就是煉丹的初始,尤其是熬粥和燉湯,最能鍛鍊人。可以慢慢的懂得湯液精微以及火候運用。然後才有下面的路。所以擅長廚藝的伊尹先生就曾經寫過一本《湯液經法》。

同時做飯需要的是誠意。有誠意做出的飯裡面才是有其實的。而不是把菜扔鍋裡就成。有一次先生和我一起錄了個視頻發到了公眾號裡,在視頻裡我問先生為什麼飯館做的飯吃了後總是感覺吃不飽,好像營養不夠一樣。當時先生就說他們做飯是做買賣。雖然他們有炒菜的技術,可能會炒出來好的口味,但是裡面沒有誠意的灌注,沒有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我們吃母親的飯,雖然沒有飯店大廚的做菜水平,但我們吃起來卻是最香的。所以當我們自己做飯的時候,我們不要求能達到煮飯仙人的地步,但最起碼要認真的做。這樣服務了別人,也鍛鍊了自己。

雖然道理講的很明白。但在實踐中自己常常做的不好。有一次自己要同時燉幾個湯。先生在上午就交代我要早點準備。我說知道了。然後下午的時候自己還是慢悠悠的,到了按照自己心裡以為的時間才開始去做。但是沒想到事情遠遠比自己想象的複雜。到最後自己手忙腳亂。中間先生還問我,多會能好,我說一個小時就好。然後過了一個半小時還沒有好。最後自己那一通忙亂,好不容易全部做好了,但是我嚐了味道後感覺很羞愧。先生也沒有說我什麼,也可能早就預料到了。然後先生先是給我講了個故事,問我看過《一代宗師》沒有,裡面趙本山一出場就是在燉湯。當時裡面有一句臺詞就是燉湯耗神。所以即使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熬好了一個粥,或者燉好了一鍋湯都是值得的。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而這些先生之前都提示過我,我卻完全沒有當回事。可以說誠意比外面的飯館裡的師傅還不如。而這也反應了我杯水的問題,就是做事情沒有計劃,沒有序列,比較混亂。所以對事情的預估,以及時間上的預估都不準確。我以為行的,最終事實證明是不行的。這其實是想當然已成習慣,究其根源是平時的自大而已。

而且我做飯的時候不收拾,所以我做一頓飯下來各種各樣的碗和盤子亂七八糟的擺滿了檯面。先生說過我好多次,我卻一直沒有大的改進。到現在只能說稍微好上一點點,自己經常看著檯面上的亂況感到無語。其實這也是我杯水無序的反應。先生說我必須要在做事中來學會排序,只有這樣杯水也才會有序。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因為我們吃的蔬菜比較豐富,品種很多,我經常會忘了我們還有什麼菜,分量多少。而在具體做菜的考量中,哪些容易壞容易蔫應該先吃,哪些可以每天都搭配進去比如菌類,等等這些都是我需要考慮到的。但是事實上自己經常做不好,所以每過幾天我就會發現有些菜已經壞了不能吃了。這反應了自己杯水不夠清澈,糊里糊塗的。每天都是由自己來做飯的,但是竟然不能做到對廚房的完全掌控。先生講這就是神不夠足的體現,也是專注的面太窄的緣故。

而且對於做飯的五味調配自己總是掌握不好。先生說吃一個人做的飯就能瞭解一個人。因為每個人做飯時的各種調配就反應了他杯水的問題。什麼樣的人做出來的飯就是什麼樣的。而我就經常做的不好。而且最大的問題是我做飯的時候容易鹹,但先生一說我又不敢多放鹽導致下一次又容易淡。先生說沒味了也不行。所以五味放的恰到好處真是一門學問。先生給我講味的作用,比如鹹味是入腎的,如果不夠的話那麼就做不到先行兵的作用不能把氣補到腎,而鹹味太過的話又會傷腎。其它味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所以在味道的運用上要不斷的去精微的調整這個火候。而為什麼不同的菜會需要不同的味道搭配,比如有的菜適合酸甜口的,有的是鹹甜口的,就是因為食物食材本身先天有一些性味特點,所以氣之不足,以味來補。來使食物對身體的效果發揮到最好。所以五味調配是一個大的學問。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然後我還不注意衛生,雖然我開始改掉用油洗菜的毛病(其實就是不咋洗菜的意思)O(∩_∩)O,開始洗菜了,但是洗的不夠細緻,有幾次先生都吃出了味道有點不對的葉子來。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吃不乾淨的東西我們不如不吃,吃了還要費勁排毒。

在我做了一段時間飯後,有一段時間自己感覺自己每天在做飯上花的時間太多了。幾乎每天有半天的時間都消耗在廚房了,而我想鍛鍊,想看書,想寫東西,想幹其他事情。所以就莫名的生出來一種焦躁。每天做飯都感覺很煩躁,覺得這個真是耽誤時間,所以就開始敷衍。自然反應到結果上,做出來的飯也很糟糕,先生從帝都回來,一吃就吃了出來,就給我講了一個道理,也寫在了公眾號上。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你是不是以為只有鍛鍊和寫東西才是修行。所有的行動都是可以修的,應該修的。”也就是在最近的公眾號上有一句話:

所謂修行,就是怎麼把行動做好而已,那麼行住坐臥是行,任事為人也是行,厚此薄彼,其實是學問不精之過。

先生說這段話對我非常重要。因為我以後要做很多很多事。這些事都可以修身。修身不是鍛鍊,打拳,打坐,或者坐那一直寫文章。

我們冬日每天鍛鍊的時間也就早上一小時,上午一個多小時。所以光靠這點時間就能修行嗎?當然不夠,而且我們必然要做其它的事,我們要吃飯生存,我們要做各種各樣的事,所以更多的是需要在平時的各種事務中來練習,在那些事中來練習專注,排序。行動產生氣的道理早就講過。而修行就是修其行動,所以所有的行動都是修行,修行不是特定的啥行動,而是所有的行動中專注,排序,修枝剪葉,精益求精。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講到這裡我終於恍然大悟。所以雖然我在這裡每天做著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就是這些普普通通的事情,使得自己的杯水每天都在發生著看不見的變化。

3.身體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在跟隨先生學習之前,自己經歷比較複雜,也有很長時間在道教裡面,這些經歷都存在自己的杯水裡面,反應到自己的身體上,就是各種雜濁習慣導致的身體有些僵硬,體態不正,腰總是不直。這是我以前值殿做法式時養成的,也是沒有基礎才會如此。真是汗顏。所以現在在拉伸以及做八部的時候,自己的肩背部非常僵硬,好像一塊鐵板一樣。一開始使勁掰都掰不動,後來慢慢的先生掰我的時候會好一點,但是手一鬆就又恢復原樣了。

這些都是自己以往作出來的。除了那些經歷外,另一個就是先生有一次公眾號文章寫過的,自己以前夏天喜歡光膀子,而自己長得是比較瘦的那種,所以風都進了身體裡面。慢慢這些有風的地方就會發硬,發緊。而我這一光就是二十多年,所以不知道進了多少風,自然在腠理之中,有各種雜濁風邪,導致自己僵硬或者乾脆沒啥感覺了。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而且這些風都長期遺留在自己的身體裡面。時不時的發作一下。有一天就又發作了。當時正好是冬至前一天,陰寒之氣比較重,我們上午上山,下午去了海邊,當天海邊風有點大。回去時已經不早了,所以找了一家飯館吃飯,當時我先進去挑位置,但是挑的位置不好,正好是穿堂風的位子,而且我正好背對著坐,再加上白天可能招了點風,此時是傍晚,肚子裡也沒有食物,來到這種環境一刺激,所以從進了飯館開始我就難受,上頸部和後腦勺開始難受,慢慢的開始疼,過了一會後胃也開始不舒服,沒有胃口,吃不下飯。先生看出來我不對勁,問了我一下情況,說這是進風了。然後說在這裡不好處理,回去後再弄。回去後先生幫我掐後面的兩個穴位,當時痛到我骨髓裡面了,但是掐完之後感覺馬上就好很多了,掐完了之後馬上熱敷。熱敷到出汗,毛孔打開,又繼續掐,如此反覆數次。第二天又熱敷了幾次,就已經徹底好了。先生解釋說,如果哪裡有毛病,那麼有風就會往那裡集聚。所以我這裡不是一時的毛病,而是長期就有,所以今天一受風,馬上就有反應。而同時自己要學會解決的辦法。因為我們以後容易出現這種問題。我一聽確實是,我以前一旦受風就容易頭疼。每次或者堅持過去,如果實在厲害就是隨便喝點止疼片。現在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子的。而且這次還學會了如何處理,這種解決辦法看似簡單,並且非常有效,但不告訴你就不知道。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所以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身體的這些問題。為了糾正我的這些毛病先生費了很多心思。一看我腰有一點彎了先生就馬上說,直起來。有時候一天要說好幾次。後來又買了熱敷的東西,買了大鐵鍋,教我們如何炒,每天晚上都會熱敷腰和肩頸背的部位。經過一段時間後,有一天自己早上鍛鍊的時候,慢慢能感覺到自己的肩膀了。當時自己特別高興,又過了一段時間,在鍛鍊的時候又能感覺到自己的背部的運動了。我這樣說大家可能會感覺有點好笑,但在這之前,自己的肩膀和背部就好像兩個黑箱一樣,完全感知不到,而在鍛鍊的時候也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

到雖然能一點點的活動開了,但每天做八部的時候自己仍然做不好,而且每一式都做的很痛苦。所以我經常感慨,自己以前這是有多作,才導致自己這樣一個破爛身體,哪裡都是僵硬淤堵,都不通。以前哪叫修行,哪裡是長生,簡直就是。。。日久天長積累了那麼久,也急不來,只能經過長期的鍛鍊來慢慢改善。

4.生活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先生講過登山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在這方面自己從小沒有好的教育,所以也欠缺的太多了。自己以前覺得吃飯就是填肚子,吃飽就行了,而且吃飯要講究效率。所以每次吃飯都特別快,而且身邊的環境也助長了這樣的習慣。跟隨先生出遊後,先生就說過好多次我這點,和我講吃東西不要太快,不然胃氣不調。但自己每次一端起飯碗總是記不住,按照杯水以往的習性呼嚕呼嚕的扒飯,恨不得兩三分鐘就吃完。每當這時耳朵邊馬上就響起先生的話,慢點吃。然後才驚醒,不由得感慨自己的杯水頑固如斯。

而且我吃東西喜歡往嘴裡塞,塞的滿滿的,先生說這是典型的眼大嗓子眼小。貪多則嚼不爛,然後則消化不了。放在其它事上也是一樣的。這都說明了我的杯水結構。這個毛病後來被先生說了無數次,才慢慢的有了改善。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關於吃飯,還有一點就是不要迎風吃,因為吃東西的時候五臟是打開的,這時候會進風。吃完後不要動彈,要坐一會,等毛孔閉合再出門。於是吃完飯後我們一般都要端坐一會,等好大一會才出門。

在之前雲遊期間有一次我們爬一座大山,當時在半山腰補給站我們吃東西,簡單吃了點我們就開始繼續出發,出門時我嘴裡還塞著吃的東西,於是跟著站起來邊嚼邊走。結果因為出來後走太快,而且正好是上一段臺階,沒走多遠我就感覺身體很難受,天旋地轉,頭暈想吐。先生一扭頭髮現我不對勁,正好旁邊有個亭子趕緊讓我休息一會,我一下就癱倒在亭子的座椅上。喝了兩口水,又坐了一會,才好多了。當時先生就解釋說這是因為吃飯的時候五臟都在運動,並且身體也是打開的,所以邊吃邊走,脾胃中氣上逆,就會導致這種情況。所以吃東西的時候一定不能迎著風,並且吃完後不能馬上運動,出門,要等汗落,並且稍微坐一會再出門。

我對這次經歷的印象特別深刻。原來學問都是在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裡。就是怎麼穿衣吃飯。但是這些又是沒法教的東西。因為沒有碰見,先生也想不起來。

而關於吃飯,我還有一個毛病,有的飯自己覺得不好吃,就說不好吃,然後不想吃。有一次先生聽到後說,不要說飯不好吃,有的吃就不錯了。所有的糧食都是老天爺給的。先生自己比我們講究多了,但從來不說什麼不好吃,而且不浪費糧食。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5.寫春聯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最近還發生了一件令自己驚喜的事,就是自己對氣也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前段時間,因為年會先生要準備一批天青葫蘆開光,上面要寫一些字,先生要我來寫。雖然我字不是很好,但先生既然讓我寫,我也很樂意為年會服務,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完成的任務。

清虛一大,謂之天,當時先生寫了前面的清虛一,下面大的由我來寫。剛開始寫前兩三個的時候,自己寫的比較虛浮,先生說這寫的不行。等到寫下一個的時候,我自己慢慢找見了點感覺,寫的時候很專注,好像有什麼灌注了進去,馬上就感覺不一樣了。但是自己才又寫了兩條第三條寫一半的時候就感覺氣已經不夠用了,撐不起來了,當時正在錄視頻,先生說看見那個納字就說神氣不足了,寫完這個就歇歇,今天別寫了,明天再寫。說完先生有事就走了。但是我當時第一次體會到這種消耗神氣的感覺,感覺特別新奇,因為我以前也畫過符,但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而且第二天我們還有好多事,我擔心第二天時間不夠寫,所以簡單歇了一會就繼續寫。結果這次又是寫了兩個就再也撐不住了,然後我想著再堅持一下,寫了第三個後就感覺身體發空,整個人都要被掏空了。我就又歇了會,然後繼續寫,這次情況更糟糕,寫的時候,感覺自己整個人已經徹底傻了,木了。尤其寫到第三個的時候感覺脊柱裡面好像在抽東西一樣一抽一抽的,我想著這是不是在抽我元氣,堅持寫完這個之後雖然還有幾個,就再也不敢寫了。

博山生活丨灑掃應對,所行皆修

第二天寫餘下那些的時候仍然感覺身體發空。然後寫完了這些之後我蔫了兩三天。打不起精神來,軟綿綿的就想躺著休息。所有的字都是先生拿到外面又都開光補足才給大家的,所以很慚愧,沒有聽先生的話。

而以前不管是練字,還是我之前在道教裡寫文疏啥的,畫符啥的我覺得我能寫一天。我和先生說了這個情況,先生說現在的我和以前的能比嗎。以前就是瞎寫而已,而現在自己寫的字上面已經有東西了。其實畫符就是這樣的。還給我舉了曹爺給人寫字的那個故事,同時在視頻裡面也講過。

先生說,雖然這樣會消耗東西,但消耗的同時也在練東西。所以不能像很多老道士一樣,攢著,腐化難運,由陽積陰,就壞了修行,最少也是再難進步了。只有用了才會不停的有新的。同時自己知道自己消耗了什麼,才能更好的明白我們每天練的是什麼。

我後來就想,那我正好可以多練練,正好馬上就是春節了,我和先生商量接下來自己可以為大家寫一些春聯。自己寫的字不是很好,但是可以認認真真的寫,先生會用金朱兩印給春聯上蓋章。數量的話可能會有限,因為按照之前寫天青葫蘆紅線的情況來看,當時自己寫不了太多,就有點不行了,要是再和上次一樣,我感覺自己可能會寫成人幹。。。到時候會徵求大家想要的對聯,放在論壇或微店裡,大家誰想要的,我可以代筆寫一點哈,也權當是對自己的一種練習。O(∩_∩)O

這次自己就先總結到這裡吧,寫的過程中總覺得自己的語言太蒼白,不能把先生的所有教導很好的表達出來。就先總結了這麼多,希望大家多多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