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五年這部國產神劇擊中的不只有我的淚點

曹保平導演拍的這部《狗十三》在等了五年之久,終於迎來了上演的這一天2018年12月7日首映,因為曾經相似的人生經歷,在他的影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感同身受,我一直認為我的成長經歷,要麼可以寫成一本苦情小說,要麼可以拍成《媽媽再愛我一次》催人淚下的電影,也許是習慣了自己不幸的童年,成長的過程再難,心裡也想著,我並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那個人,至少我還有媽媽,所以並未有太多的時間感到自憐,雖然在街坊鄰居眼裡,我是可憐的。

密封五年這部國產神劇擊中的不只有我的淚點

事隔多年,已經成年的我,已經把這段童年經歷,塵封在記憶深處,也有刻意忘記的嫌疑吧。

而這一切,卻在看到《狗十三》這部影片後,又重新在記憶裡變得清晣起來,小姑娘的成長經歷雖然,不是我完全的寫照,但是年少時的成長環境,都是一樣的被逼無奈的默默接受,因為小就沒有了選擇的權力。

我也是在再婚的家庭里長大到十三歲的,說起親生父母的離婚原因,那就只能從十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說起,父親是一位軍人,換在別的部隊的話,隊伍後一定會分配到國企事業單位,某得一份鐵飯碗的職位,他所在的部隊卻偏偏是那個被人唾棄犯了叛國罪,林彪所帶領的部隊,在文革期間,大家可以想象得到發生了什麼,同村一起三個青年,都因在林彪的部隊,而成了被批的對象,那時集體經濟,吃不飽飯,又沒有太多事做的時候,更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我想這才是人們為什麼那瘋狂的,把滿腔怒火,發洩在無辜的人身上吧,每日早上下午都要被那些,打著要保衛無產階級勞動成果的紅衛兵們,五花大綁,身掛反動口號的標語,頭帶無常小鬼才會帶的高帽子,上街遊行,禮堂裡批鬥,除了精神上的打擊,還有更痛苦的身體折磨,在這樣的壓力下,同村二個青年,因忍受不了這種看不到希望,讓人絕望沒完沒了的精神和肉體上的傷害,先後選擇了自殺,來解脫自己,而我的父親卻撓幸活了下來,但是從此精神卻出了問題,沒有遊街的時候,他總會躲在屋裡,自言自語,不停的擦洗屋裡所有的物品,收拾東西,把書從床上放到櫃子上,過段時間又放回床上,樂此不疲的忙碌著,好的時候,還會做飯,洗衣服,不好的時候,總是疑神疑鬼的,這不對那不對,好像身邊所人都是壞人,想要來迫害他。

密封五年這部國產神劇擊中的不只有我的淚點

在我五歲的時候,某一天他嚴重犯病,硬是懷疑說我的母親,對他不忠,一定要離婚,任憑誰勸都不行,一定要把婚離了,就這樣子,我就如同影片中的小女孩變成了單親家庭。從小我就想當兵,對於軍人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一種從心底油然而生的崇拜,總覺得當兵是一很酷的事情,但是卻未能如願,可以能是受再婚家庭環境的影響吧,而再婚的家庭也未能給我想像中的溫暖,在無盡的吵架聲中度過了4 年,更多留下的是失敗婚姻的陰影吧,我有時再想,可能我母親單身一個人,我又會是不一樣的人生吧,憑母親的能力,那時有可能會闖出另外一片天地來。

密封五年這部國產神劇擊中的不只有我的淚點

那個被迫成長的少女李玩,其實同我有大部分相似的經歷,十五六歲的年紀,她不喜歡喝牛奶,卻不得不喝下,然後在難受的吐掉,而我那時候最不喜歡的就是走親戚,飯桌上被勸酒,農村裡都有那麼一句老話,無酒不成席,不管你是不是想喝,會不會喝都必須喝,好像只有把你喝醉喝吐了,喝得不分東南西北,不省人事了,才叫盡了地主之誼一樣。每回喝了酒的我,頭痛得厲害,除了難受還是難受。我們這種完全被忽視的個人難受,會跟隨她一生,這同是否成人毫無關係,心靈的傷跡是永遠無癒合的,她有得選擇的時候,這一輩子都不會碰那牛奶更別提去喝了,而我到現在還是不喜歡應酬,應該也是同少年時這種經歷有關吧。假如她同我生在同一時代,還是朋友,我想除了默默的陪伴在她身邊,在她有需要情感發瀉的時候,安靜的聽她訴說,我絕對不會像她長輩那樣,不停的在她耳邊勸說她去接受什麼,擔當什麼,懂得什麼,我會什麼也不說,就那樣陪著她……

密封五年這部國產神劇擊中的不只有我的淚點

這部讓人看了動容,淚流滿面的超現實,貼進真實生活的影片,我想導演更多的不是為了表述,重組家庭,家長教育缺失這種,無論是在過去的三十年,還是現代都司空見慣的社會場景下,那成長的煩惱吧?應該是想要引發廣大社會民眾,反思我們現在這種,從長輩的長輩開始,從小就把少年的人生之路,規劃得千遍一律,一眼就可以看到後半生人生軌跡的安排,還有那從不尊重個體意願,事事替孩子們做主的偏執,還容不得孩子半點反抗,完全沒有了人人平等一說,那怕他小但是也是一個獨立有思想的個體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