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春節期間,一段僅有1分52秒、被稱為“神仙愛情故事”的視頻火了。有網友說,沒想到竟然被《新聞聯播》虐哭……故事名叫《相約在零點37分》,記錄了春節期間堅守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的兩名鐵路工作者,僅有的1分52秒相聚時間。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郝康是一名鐵路司機,在榆林站跑貨運;雷傑做列車乘務員7年,跑往返於西安和烏海西之間的客運。同是陝西綏德人的他們,在四年前從老鄉發展為情侶。這兩趟都經過榆林的列車幫他們定了情。每次雷傑值乘的車經過榆林,郝康都特別激動。按照列車時刻表,雷傑值乘的列車會在零點37分駛入郝康工作的榆林站,在站臺上停留8分鐘。雖然這樣的停靠每週會有四次,但由於郝康的休息時間不定,兩人往往幾個月才能成功在站臺相聚一次

今年兩人計劃結婚,郝康特意準備了新年禮物。由於部分路段積雪,列車晚點10分鐘。原本停靠在榆林站的8分鐘變成了5分鐘。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在站臺,郝康說:沒想到會變成這麼突發,還好你們幫我找到了。本來想對她說嫁給我,今年把她娶了,這都沒來及說。郝康抹上雷傑送的護手霜,雷傑給自己戴上郝康送的戒指……這次匆匆相遇,只有1分52秒。

這個視頻,猶新年恩愛第一秀。秀得自然、真實、有情、有意,讓無數網友熱淚盈眶。感嘆這樣真摯的感情讓當事人和觀者都很舒服。讓人“又相信愛情”了。

然而,生活中還有一些秀恩愛,卻不見得總是讓人振奮和快樂。轉眼情人節到了,我們到底該不該在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上秀恩愛呢?關於秀恩愛這回事,男女有什麼不同?怎樣的恩愛秀的層次更加高雅,怎樣的恩愛可能導致情感“死得快”?

▼▼▼

女性為何更喜歡秀恩愛?

--------


翻開春節期間的朋友圈,我敢打賭,那些喜歡秀家人、孩子、愛人、過年的熱鬧氣氛、自己的美照的,大部分以女性居多。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俄羅斯製片人Murad Osmann與女友牽手環遊世界的照片一度走紅網絡。這組名為《Follow Me》的照片是Osmann用手機Instagram軟件拍攝,地點包括巴塞羅那、倫敦、新加坡、柬埔寨、中國等世界著名旅遊景點。Osmann說,女友常抱怨他只顧著拍照,所以愛拉著他的手往前走,便產生了這一創意。

我們普通女性秀恩愛的照片可能不如這一組照片那麼“高大上”,但是依然充滿了各種創意。比如我就認識一個微信好友喵喵,她屬於花式秀恩愛。

她的職業是舞蹈老師,過去愛秀的是自己的工作。但自從談上戀愛之後,朋友圈裡就少不了她男朋友的身影了。兩人共同出遊,玩樂,購物等,無奇不秀,一直到他們談婚論嫁,新婚燕爾,男主人溫暖做飯,自己坐享其成等等。

喵喵屬於長在蜜罐裡的那種小女生,有父母疼愛,朋友包圍,還有自己喜歡的事業,現在又有了甜蜜的婚姻,自然喜歡秀一秀。且她本來就做舞蹈事業,獨立能幹。她長得一張出眾的明星臉,五官端莊秀麗。這樣的姑娘,自然不會放過在朋友圈裡的展示。

朋友圈裡她這樣的女性大有人在。如果說,喵喵秀的是一份愛與被愛的驕傲,一份自己能夠HOLD住生活的能耐,那麼還有一些女性秀恩愛,可能是一種自我補償

林怡今年32歲,本人從長相到身材,都較為普通。但是,她內心卻有一顆公主心。她本來性格就屬於外向型,對生活的感受敏感而直接,由於是過了三十歲的愛情,對方又很心儀她,她因此格外地高調,幾乎每天必秀情侶合照。從對方向她表白,到情侶派對,再到雙方同遊,以及朋友聚會……慢慢地,林怡似乎也開了花一般地,變成了朋友圈裡一個有愛的小美女,眉眼越來越順眼靚麗,這種秀恩愛幫助她完成了一趟自愛和變美之旅……幫助她找回了更好的自己。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女性為何愛秀恩愛?從剛才兩名女性看出來。有的女性比較有資本,有條件,性格外向,願意和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以此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讚譽度以及人脈,豐富了自己的生活。這類女性對自己的情感生活有掌控力,也較為滿意,透過秀恩愛,也在同別人分享自己經營感情的心得體會,她的秀,一是因為遇到了真愛,同時也不怕失去感情。

另外有一些女性,她在生活中沒有那麼出眾,而朋友圈和網絡卻提供了一個舞臺,讓她能夠把自己最好的部分表現出來。她的秀恩愛,似乎是一種情感補償,從缺愛到有愛的滋潤,讓她心情愉悅,於是不由自主越秀越多,控制不住。這類女性的恩愛秀,可能不夠穩定,也可能出現物極必反。

那麼,女性的恩愛為何秀得比男人多呢?從大腦的構造上來看,男性左腦發達,理性,抽象思維強;女性右腦發達,形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強,感情豐富,藝術表現能力強。感情豐富的女人重視情感聯結,可能會不由自主地真情流露,頭腦一熱,把恩愛秀到社交媒體上去。

但是男人呢?情感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社會以及事業。男人的朋友圈,如果流露太多情感可能會被人批成娘娘腔,因此男性更多地喜歡發佈新聞、評論等比較理性的東西,但不善於感情流露

對於恩愛這種東西,多數男人認為,不秀,其實更能保護自己,保護對方,保護愛情。男性本就不那麼善於用形象的語言和恰到好處的圖片來表達自己的親密感受,他們認為,親密不只是表現出來的情緒,更是一種行為,一種日日相處的禪意。親密是一餐一飯,灑掃庭除,而這些平淡的細節往往每天發生,不需要秀出來。他們看重當下的感受,覺得秀出來別人也不一定能體會到。尤其是一些內向的男性,他們更是習慣把情感封閉起來,感覺秀恩愛不那麼必要。

同時,這些男性可能善於換位思考。為了維護自己的社交網絡,他往往很看重朋友的想法,甚至超過了另一半的想法。他想著,自己身邊的單身狗們看到這些恩愛圖片是不是不舒服呢?同時,如果自己對親密關係還不夠確定,盲目秀恩愛,很可能並不是好事。男人的愛,往往會通過主動付出來得到,

在感情還沒有完全確立之前,他認為盲目秀恩愛不但不會吸引愛,反而可能會得罪那些女性朋友,讓自己減少更多的擇偶機會。

而就算那些已婚已育的男人,怎麼也不怎麼熱衷秀恩愛呢?他其實也是想保護家庭,保護隱私。誰會想讓自己的媳婦秀出去被別人品評呢?萬一被“隔壁老王”看上了呢?如果自己媳婦好,自然上得廳堂;但如果她不夠好,豈不是讓人見笑?再加上自己那些女性朋友或同事們,看到這些照片會怎麼想呢?女人間最喜歡相互比較嫉妒了,為了避免麻煩,他就索性選擇不秀,落個清淨。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但這兒就出現了一個男女心態的矛盾,因為不少女性其實都願意以更美好的形象偶爾出現在伴侶的朋友圈裡,尤其是那些感性,頗缺乏安全感的女性。所謂的“儀式感”她們很看重。這種心態,姑且稱做“花魁”心態,就好像《甄嬛傳》或《如懿傳》裡所描述的,很多女性內心都有一種“大女主”的心態,通過美好地出現在對方的社交媒體上,宣誓了自己的正宮地位,有力地抑制一些好事者的揣度和其他同性的進攻。這個過程讓她分外享受,那種感覺不亞於如懿最終封后的成就感,這也能說明她對男主人公比較專一忠心。

女人想得不一樣,覺得你如果愛我,就要讓我不時登陸你的朋友圈。你如果愛我,就要讓我宣誓我的位置,而不和別的人偷偷摸摸搞曖昧。但如果你總不秀恩愛,反而值得懷疑,你對我的忠誠與專一了。女人心,海底針啊!


▼▼▼

“秀恩愛死得快”是不是真的?

--------


其實,剛才故事中的林怡,就是一個“秀恩愛死得快”的例子。她的恩愛秀得太頻繁,太多,轟轟烈烈,沒想到結婚剛半年,就再也看不到那個愛她的男人出現在朋友圈了。

她後來發了一條圈告訴大家,她離婚了。這段經歷給了她很大的成長和頓悟。其實她一直秀的並不是自己的MR RIGHT。且,雙方認識半年就閃婚,婚後半年又性格不合,只能閃離,前前後後,他們其實沒有做更深入的交流和磨合。些許的浮躁、急於求成,讓她沉浸於激情之中,而忘記了細水長流,導致對對方認知不清。

其實對方陪伴她秀了那麼多的恩愛,感覺疲乏勞累,生活變成了一場又一場的表演,而自己就像是明星。“生活演藝圈”說變就變,誘惑也說來就來,林怡有幾個美女朋友,跟自己的丈夫一來二去,擦出了新的火花,一年之後,兩人激情褪去,新的激情登場,婚姻宣告結束……

林怡的故事也說明了一些90左右年輕人在秀恩愛方面的輕率、方式的不夠得體,對對方的心情照顧不夠……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所以,坊間確實有“秀恩愛死得快”一說,其實你發現沒有,從這些年公佈的全國離婚率來看,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三四十,而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實不秀恩愛,也不能保證恩愛就能長久不死,更別說你秀了。

嫉妒你秀恩愛的人,可能會趁此出擊,試探你另一半的底線;不爽你的人內心默默詛咒,讓你的親密關係快些死掉;窺探你隱私的人,也可能會覺得你的恩愛不怎麼樣,撒播一些新的誘惑;就算是祝福你的人,也可能把你的親密話題做一些品評,或許也能看到一些破綻、問題,也就是說,他們很可能戳穿你這不是真的恩愛哦。

每一段關係都要經歷很多的歷練,考驗,經歷漫長的磨合期、權力鬥爭期,少不了彼此的爭吵。你能保證,當你在秀你太太為你下廚的場面時,你們沒為了彼此口味不合而爭吵過?你能保證你和太太攜手旅行真有那麼風光,而不是勞累奔波?你每一張照片都要美顏嗎?理性的男人或許早看到了多年後你滿臉皺紋的樣子,因此,並不執著於你P圖後的美貌。

那種總是有恩愛要拿出來秀的人,也許反躬自省,也可能自己還沒有太恩愛,因此要製造一些溫柔的記憶,給自己一些希望,也給關心自己的人一顆定心丸。因為真正的恩愛,可能真的就在一呼一吸的默契當中,在同在的眼神當中,那種彼此心心相印的感覺,如同靜水流深,難以言喻。在你秀的瞬間,某種當下感會被這個過程打破,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博取朋友圈的好感,獲得點贊好評,製造良好人設上面了。

你成了一個自戀症患者。

想來,那些“秀恩愛死得快”的人,很可能就是注意力總轉移到自身身上,反而忘記了真正的親密其實是為對方著想,走出自我中心,將心比心……


▼▼▼

社交網絡上的維繫愛情之道

--------


那麼有沒有高級的秀恩愛方式?我認識一個朋友,他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在我看來,他的恩愛堪稱朋友圈裡規格少有。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他初次秀出自己女友的照片,是一幅“仕女圖”,一個女人安靜對著滿桌的繁花,準備插花。只有她的側影,景象朦朧,好像是一場夢中。很當下,也很美好。後來,他結婚了。他秀出的照片並不頻繁,但每次都富有質量。比如,妻子在海邊和兒子相互嬉戲,紅裙的妻子還像一個少女般,富有活力,很多時候都是生活自然的抓拍。準確,飽含深情,有意味。

後來知道他和妻子還有自己的攝影公眾號,喜歡在生活中隨手拈花一朵,拍照放到微信上,於是又有了妻子茶道的專注,育兒的精心,生活的細緻……

能夠體現他內心深處的愛意綿綿,任哪個女人看了都會被感動。而他和妻子的實際生活也是富有詩意,恩愛有加。

古代詩人杜甫秀恩愛,常常寫詩以寄懷:杜甫和他的妻子相守一生,此生創造了1500首詩,也是提到老婆最多的詩人!

像那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體現出,妻子就是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女人。這種高級秀恩愛法,自然,淳樸,不造作,值得一學。

周恩來和鄧穎超之間的恩愛,也常常在互通的書信中讓人感懷。比如,鄧穎超在書信最後常提及:“深深地吻你,輕輕地吻你!”,而周恩來的覆信裡文末會提到:“望你珍攝,吻你萬千!”意思就是,對你愛愛愛愛不完啊。

秀恩愛,是宣誓主權,是自戀,也可能是感情不和的掩飾......

那麼,在當前社交網絡媒體盛行的年代,究竟該如何把握秀恩愛的度,維繫好彼此之間的愛情呢?以下幾點供參考:


  • 1、最好不要成為“零”秀愛一族。

你對自己的私生活過於保護,甚至對別人的朋友圈也很少點贊,這樣會失去同社交圈朋友分享生活的好機會。這樣的你存在於朋友圈等同於沒存在。選擇最佳的秀恩愛時機,比如生日、婦女節、情人節、結婚紀念日等,選擇雙方都滿意的合照或家庭留影發在社交媒體,也是一種小確幸和生活的儀式感。


  • 2、不要變成直男癌。

如果你的女友或妻子想要你偶爾秀一次恩愛,配合比拒絕要有利於親密關係的維繫。要知道,女性富於聯繫性思維,親密關係在她們內心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你在挑照片時,最好徵求她的同意,偶爾把老婆當模特兒,為她拍攝一些自然流露的文藝美照,體現了你們共同生活的樂趣,這種高雅的秀法,何樂而不為?最好再選擇一段文藝的詩歌或者句子搭配,好比古代畫作配小詩的做法,維繫了雙方的感情,又愉悅了朋友們。


  • 3、把握頻率,適可而止。

你的恩愛秀,其實也可能讓一些親密關係不盡如人意的朋友,感到有一定的壓力。朋友圈和社交媒體也得不時照顧大家的感受。因此,切忌天天秀,時時秀,而是恰到好處地,自然真實地秀一下就可以了。這種秀可能變成了朋友們對你生活的放心和祝福。而不會生出其他情緒,比如厭惡、嫉妒、懷疑、不滿等。


文/鄭予禪(燕園博思資深心理諮詢師)


添加微信公眾號(yanyuanxinli),獲取更多資訊。

添加微信號:tjyybs2,備註:加群。即可加入“免費心理問答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