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風暴將是影視行業?崔永元曝出“大小合同”規則

新的風暴將是影視行業?崔永元曝出“大小合同”規則

沉寂許久的崔永元又回來了!不是因為抑鬱症,不是因為轉基因,而是因為手撕演藝圈天價片酬及“陰陽合同”潛規則!”

6月3日,因崔永元在微博中曝出寫有范冰冰名字的拍攝合同,以及“大小合同”“4天6000萬片酬”事件,國稅總局下令徹查明星“大小合同”,無錫市濱湖區地稅局隨後宣佈介入調查取證。隨後,A股影視傳媒板塊大跌,華誼嘉信跌停,歡瑞世紀、華誼兄弟、唐德影視、光線傳媒等知名影視股也跌幅接近9%。截至發稿時,其中華誼兄弟收盤跌停,市值縮水22.75億至204.20億元。

6月4日下午,崔永元明確指出,“4天6000萬片酬合同”涉事明星並非范冰冰,但涉案金額也遠超目前曝光金額的十倍以上。

崔永元的爆料,引發了人們對高收入藝人群體偷稅漏稅問題的討論,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明星介入資本市場的好奇。

1 開撕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2003年馮小剛拍了一部電影《手機》,票房口碑雙豐收,獲得不少獎項,電影中的臺詞“做人要厚道”,也被人們爭相引用。

但《手機》,卻給小崔帶去了長達15年的陰影!電影拍攝前,馮小剛請他去家裡吃飯,說要藉助他主持人的角色,以及他的《實話實說》節目框架,進行電影創作,還邀請他出演,但他拒絕了,說自己不會演,臺裡也不允許,但給馮小剛提供了很多建議和素材。《手機》上映前,馮小剛還跟他說:“一定給你個驚喜!”

結果驚喜居然是驚嚇!葛優演的男主角嚴守一,跟他同樣是主持人,主持的欄目叫《有一說一》,構架也跟他的《實話實說》相同。但嚴守一是個婚內多次出軌的渣男,還讓出軌對象,也就是,范冰冰演的武月頂了自己的崗位。

而當時小崔已離開《實話實說》,女主持人和晶,接替了他的節目,於是許多觀眾,把嚴守一對號入座給了小崔。他被罵成渣男,遭到侮辱,他的妻子、女兒,也無辜受到極大的傷害。

可沒想到,15年後的2018,馮小剛居然又想拍《手機2》!小崔提前發短信詢問編劇劉震雲,寫了《手機2》是不是真的,劉震雲說是的,但主人公已經是另外一個人物,而且電影名字改叫《朋友圈》。

結果5月10日,馮小剛在微博宣佈《手機2》開拍,電影根本沒改名,還原班人馬迴歸。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下崔永元徹底怒了,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復仇”。 從馮小剛撕到范冰冰,再到徐帆劉震雲。

而到現在為止,焦點卻都聚集到了范冰冰出演電影《手機2》時簽訂的“大小合同”上。

2 片酬

無論是否有通過“大小合同”方式簽約的事實,其實背後無非是明星天價片酬的老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正是因為涉及到過高片酬帶來的稅務問題,才有可能通過兩份合同的方式簽訂合約——一份用來對外報賬,一份用來真正收益。

不過,在行業不規範的背後,除了“陰陽合同”,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種操作方式。

比如在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地方註冊公司,比如要求製作公司承擔稅費,甚至知名演員還可以參股,以投資方的身份獲取更大額度的回報。

當然,也有評論稱“陰陽合同”背後可能涉及洗錢,那是另外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更需要專業機構調查。

那麼,一線明星的片酬到底有多高呢?

這次新聞的調查結果還沒出,先不說。上次引發熱議的是電視劇《如懿傳》,兩名主演的薪酬高達1.5億元。此前島文也曾引用過一位資深經紀人的消息,目前圈內演員片酬貧富懸殊巨大,一些一線演員片酬近億,而一般新人三個月的打包價則為15萬。

明星演員的薪酬達到電視劇或者電視綜藝預算開銷的70%,已是如今廣電行業的家常便飯。甚至,一些演員會相互攀比片酬,簽約時提前找人從片方那裡打聽搭檔的酬勞,然後坐地起價。

以電視劇為例,演員圈內有句行話:“要麼看戲,要麼看錢”,不少影視劇質量差,沒有內容優勢,一味依賴明星。很多電視臺、視頻網站等根本不重視影視項目的劇本、製作和定位,只關注明星陣容,如果有某當紅明星參與的劇目,就提高購劇價格。這樣一來,片酬自然被提高。

坦白講,如果均是市場導向,一切合法,大家也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其中有偷漏稅等違法行為,相信在此間的發達資訊手段下,民眾應該較難接受,中國也不是沒有明星因為偷漏稅被處罰甚至坐牢。

但當熱鬧的新聞熱度退減,總有一些真問題留待解決——比如高片酬對於整體行業的影響。事實上,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當代文藝批評中心主任孫佳山看來,每次類似的新聞出來,背後暴露出的都是我國文化娛樂產業不平衡不充分、畸形發展的問題。

3 失衡

高片酬對於行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三分之二以上的製作成本都用來給明星付了片酬,那麼粗製濫造的問題就很難避免。同時,高片酬帶來的“壓力傳導”,可能會引向“收視率造假”——只有知名演員參與的大製作劇集和綜藝才會有相對穩定的收視率,只有收視率高了才能得到更多播放,為下一部劇拉來更多資金,形成循環。

天價片酬最終需要支付,作為電視節目、廣播節目和廣告交易的“通用貨幣”,收視率可直接影響電視劇的身價和排期、電視臺的收益、廣告商的利潤,重要性非同小可。收視率造假就應運而生了。

為什麼會有“高價片酬-收視率造假”這樣的鏈條存在?

在孫佳山看來,其實這種亂象背後,是廣電行業“產能過剩”帶來的惡性競爭。比如,我們其實每年有大量電視劇根本播不出來。在中國電視劇產量見頂的2012年,當年全國電視劇產量達到了17000集,但我國現有的頻道播出容量,每年最多隻能容納8000集左右;2013年,全國共播出616部電視劇,其中首播新劇僅為266部,只佔黃金段播出總量的43%。

也就是說,在目前的格局下,大部分年份,國內新拍攝的電視劇,有一半甚至更多,根本沒有播出的機會。

而在網劇層面,如果按照目前國內網劇的產量增速,以觀眾平均每天觀看2小時為上限,國內的網劇市場已經接近3倍的明顯飽和——同樣,網劇成本也在高速增長,但國內網劇的用戶付費,卻很難讓一兩家主流視頻網站盈利。

很像電影對不對?大賣的就是明星雲集或者口碑不錯的那些,還有大比例的電影沒有排片、“影院一日遊”。聽上去就是影視行業的“馬太效應”。

孫佳山說,正如許多行業的產能過剩帶來的負面效應一樣,過高的片酬只會繼續加劇影視領域的寡頭壟斷的現實,使得電影、電視劇嚴重依賴知名演員、大資本投入;這也使得大量小資本精心製作的作品和未成名演員進一步喪失了成名的機會,進而導致了作為文化工業關鍵要素的“結構性失衡”。

4 解決

其實管理部門不是沒有看到過這些亂象,也一直在出臺規定,限制天價片酬、打擊收視造假和票房造假。但僅靠下藥,恐怕還難解決產業的系統性問題。

比如大家關心的陰陽合同。因為文化產業鏈條的缺失,生產要素的價格很容易被人為炒高;即使不拿陰陽合同,管理部門限制片酬,從業者一樣有很多規避手段。

打個比方,你限定五百萬一部的片酬,OK,但在現有其他格局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作為稀缺資源,一線明星完全可以通過肖像權、廣告費、贊助商等其他形式拿走十倍的薪酬。

病灶不解決,花樣總是會翻新。

行業失衡發展的背後,也有金融槓桿過度撬動的影子。

孫佳山說,以電影為例,其實電影界現在流行的各種術語,比如眾籌、私募、基金、完片擔保、保底發行,其實都已經是金融資本運作的手法。無論相關各方是否願意面對和承認,中國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金融衍生品,這在當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從前期籌備、拍攝,到後期製作、宣發,一部影片在面世的全過程中所需的全部資金,在當下都可以被打造成標準化的理財或信託產品進行融資,包括飽受非議的P2P模式。

也就是說,在過去,電影只有在影院放映才能收回成本的商業模式,在如今已經幾近被淘汰,最極端的情況下,一部影片可能甚至尚未面世,就已經提前收回成本。

因為在今天的不斷高漲的票房神話下,票房冠軍的門檻在幾年間就由上億暴漲到20億級別,這種甜蜜的“允諾”自然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捧,但凡一部影片取得了票房佳績之後,相關投資方都在股票市場等金融領域大快朵頤。

事實上,中國電影的發展,還遠遠無法掙脫出中國經濟的宏觀大環境,原有能源、房地產和資本市場上的“熱錢”,在近幾年迅速湧入到影視等方興未艾的文化產業領域,中國電影在最近幾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資金槓桿。

孫佳山指出,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目前的電影產業本身還遠遠沒有跟上文化產業金融化的節奏和浪潮。目前為止我們還只有武打、宮廷、喜劇等屈指可數的幾個成熟類型,電影版權和衍生品等領域還極不規範,更遑論由專業法律保護的、健全的投融資資金監管和退出機制,全產業鏈的有效權益保障還無從談起。

這種脫節、錯位的發展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一個縮影。既然影視已經與金融深度融合,那麼在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上所不斷提及的“去槓桿”,也依然適用於中國影視。

去槓桿是一個過程,擠泡沫是必經的階段。

在孫佳山看來,解決當前一些大牌明星天價薪酬問題的鑰匙,更多還在於中國廣電行業及其背後明星制度迫切需要調整頂層設計。

對於中國廣電行業而言,整合、調節廣電體制近二十年所沉積的錯綜複雜的利益格局,針對影視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下大氣力進行供給側改革,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讓明星片酬迴歸到正常區間,也讓影視行業迴歸到理性發展的軌道。

5 監管

依照我國稅法規定,明星的工資薪金與普通人繳納稅款相同,適用於個人所得稅課徵;片酬為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於勞務報酬課徵;利息股息紅利按偶然所得課徵;工作室收入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課徵。

根據不同的課徵標準,以上4項稅種,以工資、薪金所得稅率最高,為3%-45%;其次為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20%-40%;再次為個體工商戶稅率,為5%-35%;利息、股息、紅利為20%。明星的收入較高,在累進稅率中,一般適用的都是最高檔,即45%的個稅、40%的勞務稅和35%的個體工商戶稅。偷、漏稅行為的盛行,會導致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嚴重影響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正常運行,致使我國財政收入額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減少,這將會影響到市場經濟活動的公平性和資源配置的效率性。

作為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稅種,個稅具有“收入越高、交稅越多”的再分配效應,但在普通工薪階層領著五六千元工資都依法納稅的情形下,處於財富金字塔頂端的明星卻鉅額偷稅漏稅,這無疑是對國家分配製度的公然侵蝕,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極大傷害。

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劉曉恩律師表示,明星偷、漏稅行為對於經濟活動水平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環境下,明星偷、漏稅行為會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這對公平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也是一種破壞,使稅收的調節收入功能成為一紙空談。

談及明星逃稅屢禁不止的原因,劉律師認為,不僅是稅收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不夠廣泛深入,而且對偷稅、漏稅違法犯罪活動打擊控制不力。要想徹底肅清明星逃稅亂象,除了稅務稽查手段要跟上,更關鍵的還是完善法律法規、織密信用體系,應重點打擊偷稅、漏稅犯罪的大案要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