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上級要求參加道德模範評選網絡投票,你會怎麼辦?

進入九月份以來,筆者在單位工作群裡面接到領導發的通知,按照本地宣傳部門的要求,每個單位的每個人都要參加某道德模範評選網絡投票,而且要求只能夠為指定的本地兩個候選人投票,還說會統計投票截圖,上報有關部門。通知發出之後,大多數同事陸陸續續的發出投票的截圖,筆者考慮再三,還是沒有響應領導的要求,沒有投票。

筆者反對參加投票的原因是:第一,筆者和候選人素不相識,對候選人的事蹟的真實性無法證實。萬一候選人的先進事蹟是假的,豈不是助紂為虐?第二,筆者對於要求投票而且指定投票對象這種半強制性的規定很是反感。是否投票,給誰投票應該是每個人的自由,怎麼能夠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做要求呢?

更重要的是,筆者認為,道德模範是一個道德概念,一個人是不是道德模範,是看他是否擁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出了突出的高水準的道德行為,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道德模範是通過社會的輿論逐漸形成的,不應該受到行政命令的干預。

面對上級要求參加道德模範評選網絡投票,你會怎麼辦?


對於社會的道德現象過多的行政干預,會造成好事辦成壞事的結果,比如,前幾年發生的被評選出來的“中國好人”安徽淮南貪官範光林因為犯罪而被判處有期徒刑19年的例子,讓人大跌眼鏡,大失所望,再加上不少地方在投票過程中發生的網絡刷票,讓很多道德模範的評選都幾乎成為一場鬧劇。本來評選 道德模範的目的是,樹立先進典型模範,倡導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良好道德風尚。可是,過多的行政干預,造成很多道德模範的評選失去了正面意義,反而成了一次作秀。

總之,網絡投票作為現代社會表達大眾的一種形式,應該充分大眾的意願。地方有關部門不應該以過多的行政干預。而道德模範的產生,通過投票的方式產生,的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