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個稅改革力度到底大不大?

最近出臺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個稅起徵點提高到了5000元,

2018年個稅改革力度到底大不大?

明確了幾點扣除,

包括六個方面:

——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繼續教育。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額扣除。

——大病醫療。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可在每年6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住房租金。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沒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發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據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

——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一定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每月扣除額度2000元。

聽著很嚇人吧,每個月可以扣除幾千塊,但是仔細想想,對個人而言真有這麼多嗎?看看2017年平均工資,雖然一直對完全平均求法有一堆吐槽,但是可以反映很多人都是被一個“錢百萬”平均上來的。

2018年個稅改革力度到底大不大?

以北京為例,月工資10000元計算(雖然北京工資很高,但是很多行業,或者很多年輕人,10000元應該還是一道坎吧)。

2018年個稅改革力度到底大不大?

每月個稅83,這個還是直接算的,如果考慮社保和公積金繳費年限和基數變化,估計個稅還會有所降低。相對於83而言,上面的各項扣除一項就能抵扣完成了。基本對於每月工薪階層不會有很大的變化,也就多個每月手機費。而且吐槽一下,本人在天津,已經有個稅扣除的實施,領導單位人事需要每個月給他們發住房貸款還款憑證,31號前上傳(我們剛好30號還款),有時候碰上週末還扣除不了,吐槽一下,我住房貸款又不是短期還款,給你一次提交或者每年提交一次不就好了,你不知道下個月仍然要還這麼多嗎。。。。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單位問題,大公司的話制度完善一點,還能幫忙辦理,小公司都不一定能夠負責辦理個稅抵扣,能夠扣除的就更少了。

將上述六項扣除加一下,平均每個月可以扣除4400元(沒有算醫療,還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而且不是大概率事件,房貸和租房衝突,只算了房貸),每個月繳納個稅4400元的人士,以北京為例,每月月薪要在37-38k之間(五險一金基數沒有增加),這麼大的力度,真正能夠起到很大作用的是每月30-50k的人士,再高就是按照年薪計算了(估計人家也對這點力度感覺不大)。

說到底,大家可能對於提高起徵點更感興趣,覺得提高到8k或者10k的話,大家還能普天同慶一下,目前的狀況,想要增加普通工薪階層收入,降低五險一金繳存比例,降低企業成本稅後,這些政策估計作用更大。當然這些都是宏觀經濟大環境方面的討論,我一個小白就不妄加評論了。

最後還是祝願大家工資年年漲,錢袋日日鼓。2018年要過完了,給大家拜個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